固基筑高台球乡风满帆 振兴“足球之乡” 取成效
●本报记者 刘野
梅州客家队冲甲成功,成为全国唯一的县级中甲球队;刘彬彬、叶楚贵等梅州球员在各级职业联赛和“国字号”球队中崭露头角;五华U12少年足球队代表广东问鼎全国冠军,并代表中国赴瑞典参加“小世界杯”……今年是我市自2010年出台《振兴足球之乡十年规划》(以下简称《十年规划》)以来的第6年。期间,我市建立了以足球场地、组织机构、赛事体系、人才培养和足球产业等为代表的足球发展体系,为足球之乡的振兴道路打下了坚实基础。
成果:形成完整的足球发展体系
2010年以来,全市范围内共新建或升级改造足球场地175块,目前全市共有各类足球场地745块,已完成《十年规划》中场地建设目标任务的74.5%。
足球场地建设的增加,为足球活动提供了场地保障,也为足球赛事的举办打下基础,将我市足球运动向基层延伸。去年,全市首家镇村足球俱乐部——梅县区松口镇元魁塔足球俱乐部成立。至目前,全市共有15家业余足球俱乐部,市、县、镇三级足球社会组织已初步形成,推动我市足球运动升温发展。
在赛事体系上,我市已建立起校园、职工、乡镇、草根四大足球联赛体系和贺岁杯、青年杯、足协杯、球王杯四大品牌赛事体系。去年,我市举办各类足球赛事3000多场次,比赛时间覆盖全年,提高了市民参与足球运动热情,激发了以赛促氛围、以赛促普及和以赛促提高的局面,足球人才在赛事中不断涌现。
我市搭建起校园足球、业余体校、省专业队、职业俱乐部和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平台,为足球人才的培养和输送提供有效保障。随着刘彬彬、叶楚贵、饶伟辉等梅州籍球员入选“国字号”球队和各级职业联赛,梅州在全国足球版图中的影响力不断提高。
展望:抢抓机遇助力球乡腾飞
今年是我市“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市将围绕《十年规划》第二阶段的目标任务,抢抓国家、省发展足球的大好机遇,为足球之乡的振兴腾飞再添新动力。
我市将从组织体系改革、人才队伍培养、足球基础设施建设、擦亮品牌赛事和完善足球产业等方面着手,进一步推动我市振兴足球第二阶段工作的全面完成。抓好扶持职业足球、足球场地建设奖励、市县体校建设、市体校文化教育、足球队奖励等5项足球改革配套设施政策的落实,借鉴足球发达地区和国家的经验,完善足球社会组织,壮大草根足球队伍,扩大足球人口。按照《梅州市足球综合改革方案》的要求,在2020年完成全市足球场地达到1000块的任务。继续加大与广州体院、嘉应学院的合作力度,促进足球教练员、裁判员数量和质量的提高,继续拓宽足球人才的输送渠道,调动青少年参与足球运动的积极性。此外,将各类赛事向乡镇中延伸推广,做到省、市、县、镇、村赛事对接联动。将足球产业与城市经济发展相互结合,加快足球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带动竞赛表演、体育传播等相关产业的互动发展,将足球产业培育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