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理工大学中国“市长班”观察:一年学费十万
图:2013年9月13日,发改委和新加坡宜居城市中心联合在京举行“城市治理领袖课程”培训结业式。该课程旨在学习借鉴新加坡在城市建设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
中国“市长班”观察
每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以下简称“南大”)管理研究生院都会接收大量中国官员,为他们进行培训。培训课程时长不等:短期培训从10天到3个月,根据政府和单位需求而定;长期培训则为学制一年的硕士课程,有公共管理硕士课程(MPA)和管理经济学硕士课程(MME)两个专业,毕业后颁发硕士学位证书。这类培训即大陆人熟知的南洋理工大学中国“市长班”。(全文请见《凤凰周刊》2014年第13期(总第507期)封面故事《新加坡模式:榜样危机》)
“市长班”现场
2013年8月1日上午,南大“市长班”的课堂正在为学员讲解政策制定前如何做好社会调查。这门课名为“政策分析中的研究方法”,授课的张志斌教授为学员准备的第一张PPT上写着:“毛泽东-湖南农民考察运动”。
张教授是公共战略管理和绩效评估方面的专家,对中国的情况也十分了解。这堂课要从早上9点一直持续到中午12点,因此张教授想用一些学员们十分熟悉的字眼来吸引注意力。
开课前,学院就为学员准备好了一份300多页的讲义。上课时,学员边听边记,教授举的例子都在讲义上一一备注。在讲到“不能在调查问卷中使用引导性问题”时,张教授特意举了台湾大选前,媒体在问卷中用引导性问题得到偏差很大的民调结果作例子。
正在上课的班级是今年秋季开学的“管理经济学硕士班”,共有29名学生。学生们的来源十分多样:区人民政府、国土资源厅、纪律检查委员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创新服务中心以及一些大学、公司等等。来自福建和广西的学员占多数,其余则来自北京、南京、新疆等地。上课时,每位学员的座位前都放置一个A4纸大小的名牌,上面写明自己所在的单位、姓名。
在讲到新加坡政府如何制定政策时,张教授还给同学们介绍起了新加坡的政府人员构成和政务官的工资。学员们对新加坡制定公务员、政府官员工资的方式十分感兴趣,课间休息时,几乎都选择留在教室和张教授交换对“多少才是合理工资”的看法。
这节课的教学任务除了讲解研究调查的方法,还包括介绍毕业论文的撰写要求,这也是学员们十分关心的话题。待张教授讲课完毕,解答完学员们的提问,已是12点30分,“拖堂”了半小时。
“课外活动满满当当”
“市长班”的课表强度很大,容易让人想起国内的高中。但跟高中不同的是,“参观活动”也被列入了“市长班”课表。每周三下午2点半至5点半的行程安排都是讲座、参观。讲座内容、参观地点并不固定,学院会提前贴出通知。最近一次,学员参观的是“环境愿景展览馆”。
“每年‘市长班’的中国官员都越来越积极,活动很多,也不像以前一样总是抱团行动。”南大管理学院研究员马亮博士对记者说。
2013年9月5日,南大学生中心办了一个主题为“探索中亚”的活动,“市长班”学员曹运动提前在网上注册参加这个“茶会”。听完来自中亚国家同学们的PPT展示,曹运动与南大其他学生一样,加入了答题互动。之后又留下来与来自中亚的同学们聊天。曹运动来自新疆国土资源厅,而且英文流利,与来自中亚的同学们有很多共同话题。
管理学院一位教学秘书说:“一年学上下来,瘦了起码有十斤。”许多学员也表示,在新加坡“脱产学习”没那么多应酬,早睡早起,定期运动,加上课业压力大,自然就瘦了。
北京交通大学博士后郝火炬也是“市长班”的学员,来南大读书后,他学会了游泳。“学校有游泳池,太方便了,每周至少游两次。”他还参加了学生击剑俱乐部,第一节试听课后就交了20新币的入会费。教练说的英文听不懂,他就请旁边会讲中文的同学帮忙翻译。训练班上都是“90后”,很多是94年的大一新生,郝火炬是最年长的一位。
优秀“市长班”学员如何毕业?
对于2013年春季入学的第一批“市长班”学员来说,已经该着手准备“连环挑战赛”了。这是南大从2008年开始设立的一项赛事,要求学员以小组的形式提出施政报告,涉及环境保护、公共服务管理、社会保障三方面,往往成为“市长班”优秀学员的毕业课题首选。
7月初,15个小组向研究生院遴选专家委员会提交了参赛课题。7月中旬通知了入选下一轮的10个课题,下轮选拔将在11月下旬、12月上旬进行。
春季“市长班”读MPA的五名来自江苏淮安的政府官员分成了两组参赛,提交的《共有产权住房保障模式研究——以江苏省淮安市为例》和《智力残疾群里权益保障研究——以江苏省淮安市致残人士托养体系建设为例》两个课题均进入了下一轮。他们要在11月18日中午12时前提交最后的论文成稿,并提供一份论文简介的PPT。
有些秋季“市长班”的同学也开始早早备战,曹运动、郝火炬、吴斌、莫三正四位同学组成了一个参赛队伍,暂定了“新疆煤炭资源开发与水资源保护”为参赛课题。
据悉,优秀施政方案将获得由连氏基金会提供的奖金。该奖金以前都是作为课题的实施经费,但现在根据基金会的意见,不一定要求获奖学员拿钱去做项目,而是提供现金鼓励。一等奖五万元新币,二等奖二万新币,三等奖一万新币。
2012年有个广州官员小组拿到了一等奖,作为优秀学员从南大毕业。他们将奖金捐了出来,用作广州官员来南大的培训基金。
“市长班”学费谁埋单?
时至今日,几乎每一天都有中国官员踏上新加坡的国土求学,其中既有中央派遣的高级官员,也有地方选拔的干部,更不乏央企、国企、大型企业的管理者,甚至部分地区的村委会干部。
如此求学规模,自然需要庞大的财力支撑。以著名的“市长班”为例,仅一年课程的学费就是近10万人民币。那么到底是谁在为官员们的海外培训埋单?
2004年5月,中新政府曾成立“新加坡-中国基金”,支持两国年轻官员的培训与交流。一部分由两国政府签署了奖学金协议的派遣学习项目,学费系由新加坡方面出资,但对象仅限于中组部、教育部等中央级别选派的极少数官员。
例如中新两国教育部互换的奖学金生,留学人员在新留学期间学费、生活费由新方负担。不过,由于该项目是中新两国互换项目,所以被派往中国学习的新加坡学员的学费,自然也就由中方埋单,但国际间的往返旅费均需自理。
自理部分,有些是由原单位出资,有些则是由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负担。按照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的规定,正式录取人员需按照国家公派留学人员选派办法的规定,与国家留学基金委办理签订《资助出国留学协议书》、交存留学保证金、交纳国际交流服务费及其他有关手续。
根据2012年7月《国家外国专家局、财政部关于调整中长期出国(境)培训人员费用开支标准的通知》,前往新加坡,接受90天以上培训的人员,标准经费(不含学费)超过1万元人民币/月。即为期一年的“市长班”,生活费用超过12万元。
而来自国家外专局培训司方面2010年的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党政干部和企事业单位人员出国(境)培训共计76467人,其中执行审批类646项,涉及10505人,国家资助1.2亿元;审核类3171项,涉及65962人。
与中央派遣高级别官员全部由财政埋单不同,地方政府派遣学员往往要自筹一部分经费。据知情人士透露:大部分的出国培训费用一般采取“三分制”。以省级后备干部出国培训项目为例,中央财政出三分之一,省级财政出三分之一,所在单位出三分之一。
来自两国企业的赞助也是筹措经费的重要渠道之一。例如,据2011年1月,江苏淮龙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公开的一则新闻稿显示,该公司全额资助的来自淮安市的第二批5位“市长班”学员荣获南大连环挑战赛二等奖。
另外,如此规模的海外培训阵容,也少不了一些打着学习旗号的公费旅游者。在新加坡,少则一周、多则几周的培训课程很多。如此短的时间能学到什么尚且存疑,但体验新加坡的“风土人情”还是足够了。
针对东南亚学员的“市长班”
南大越南“市长班”的启动模式与中国十分相似。2010年,越南一位中央委员,相当中组部副部长的官员到访南洋理工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吴伟向他介绍了中国官员培训的情况。当时越南正在实施人才培训“一六五计划",越共中央组织部门很快派出高官与南洋公共管理研究生院接触,商议派官员到新加坡学习。第一批20人,一半是越南国家部级官员,另一半是司局级官员,由学院资助,培训期为两周。因为越南政府培训经费不足,所以南大给了他们一些奖学金支持。
学期结束,越南官员们收获颇大,想扩大培训人数。于是学院向淡马锡基金会作项目介绍,成功申请到淡马锡的资金赞助。去年南大培训的150名越南官员中有100名是淡马锡项目,其余50名是南大赞助的。淡马锡基金会与越南政府分别拨款60万元和47.5万元。越南方主要负责旅费和生活费,淡马锡负责培训费用。
据悉,南大已经为越南完成了分为四批、每批25人共计百官的培训计划,受训者都是高官。今年的越南官员培训项目刚刚得到淡马锡基金会60万元的赞助,25名越南妇女工会会员于8月25日来新,参加了为期两周的领袖才能与公共政策课程。
最近宣布对外开放的缅甸是东南亚引人注目的国家,其总统要在五年内把GDP翻三番,接到军令的部长们想从新加坡取经,发展闭关多年的缅甸。所以委托南大的培训都在缅甸当地进行,由南大派教授和前部长,针对缅甸的发展布局,给司局级以上领导解析经济发展管理。
东南亚一些走向发展的国家正在经历改革、开放。他们需要政府官员有所调整,走在变革的最前面。南大管理学院也意识到了东南亚官员培训的巨大市场。据吴伟院长介绍,管理学院正在开发马来西亚、越南、柬埔寨和缅甸的官员培训市场,目前进展十分顺利,这其中也有中国“市长班”这个品牌效应的功劳。(全文请见《凤凰周刊》2014年第13期(总第507期)封面故事《新加坡模式:榜样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