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院曲琛教授在《PLOS Biology》上发表神经科学领域高水平原创研究论文

27.07.2019  13:35

2019年6月6日,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曲琛教授在PLOS Biology杂志(影响因子9.31)发表论文“Neurocomputational mechanisms at play when weighing concerns for extrinsic rewards, moral values, and social image”。该研究首次从神经计算层面揭示了大脑如何权衡外在奖励、道德价值,以及社会形象三种动机。曲琛教授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和共同通讯作者。

人类追求外在的金钱回报的同时也重视他们自己的道德和他们在别人眼中的形象。然而,当人们知道自己的行为不受人监督时,违反道德规范的情况依然屡见不鲜。当道德价值和金钱回报冲突时,大脑是如何权衡道德和金钱利益的收益和成本的?在以往的研究中很少有人关注大脑如何权衡道德价值和金钱利益,曲琛等人的研究使用决策值(DV)的神经计算模型和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分别研究了公开和私密的情形下,是否有不同的神经回路参与人们为了金钱利益“做坏事”和牺牲金钱利益“做好事”的选择。结果表明,虽然同样是使用决策值(DV)来计算这些冲突情景,但两种情景存在两种不同的评估系统。权衡金钱收益和道德成本时,在人们愿意放弃道德价值换取金钱利益的情境下,决策值(DV)计算与前脑岛和前额叶皮层(PFC)有关。相反,权衡支付金钱成本和遵守自己的道德价值观这一决策下,决策值(DV)计算与腹侧壳核有关。此外,不管是在哪一种两难情形中,相比于私密情境,公开情景下大脑网络中前扣带回皮层(ACC)、前脑岛和颞顶联合区(TPJ)有更多参与。

这些发现共同确定了大脑如何处理外在奖励、道德价值观,以及形象关注三种动机。本研究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道德说服和社会认可对于抑制反社会行为,促进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及其神经机制,并为不同条件下的社会道德激励措施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本研究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470995)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16JJD880025)以及法国国家研究中心基金等资助。 作者/通讯员:何思雨 | 来源:心理学院 | 编辑:杨柳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