琶洲将建滨江立体空中花园,写字楼到珠江边只需“走两步”

05.09.2021  10:25

大洋网讯 近日,记者获悉,洲西区将建一座滨江立体人行交通工程,通俗地说,就是修建一座阅江路上空的“空中花园”,花园二层将建休憩平台、露天剧场等文化生活设施,并与琶洲西区临江的若干座写字楼直接相连,也能接驳有轨电车、交通站场、水吧码头等交通设施,行人可以从工作空间,直接步行到珠江岸边。

空中花园”不但提高了琶洲西区人行交通可达性、连贯性和安全性,也将为国际一流、活力繁荣的高端滨水商务区增添一处令人惊喜的公共景观。

阅江路上建空中花园

面积在8000~12000平方米之间

珠江前航道岸线风光旖旎,有着世界一流CBD界面和天际线,是市民放松身心休闲漫步的好去处,对于已经入驻琶洲写字楼的白领们来说,也不例外。近日,记者获悉,琶洲西区将建设一座滨江立体人行交通工程,就是修建一座阅江路上空的“空中花园”,行人可以从工作空间,直接步行到珠江岸边。

滨江立体人行交通工程,位于珠江广州河段的黄金水域,北接珠江,西接保留水面公园,东至华南快速西侧绿地。南至腾讯广州总部大楼、阿里巴巴华南运营中心、唯品会总部大厦等临江建筑。工程规划面积达48341平方米,其中规划红线东西方向长约530米,南北方向最大长度约120米。其中,二层平台南北向跨越现状阅江路、有轨电车轨道,最大跨度超40米,最长长度超110米,面积约在8000~12000 平方米之间。工程二层平台将成为纯公共空间,不设经营性项目,且首层、二层平台总绿化覆盖率不低于50%。

过马路不用等红灯

打造琶洲西立体交通系统

这座滨江立体人行交通工程,将弥补琶洲西区区域慢行系统功能的不足,增强沿线两侧交通连接,增加人行空间,让慢行系统与公共交通网络结合起来,实现人车分流,为市民游客提供安全便捷的立体交通环境。

滨江立体公园的二层平台将与腾讯、阿里巴巴、唯品会等建筑室内公共空间联系,并通过公共连廊与琶洲西区19个地块相连,公共垂直交通模块与地面首层和地下公共空间联系。同时,公园也将有效地组织起琶洲保留水面、绿地公园、珠江周边重要景观资源,以及公交首末站、水吧码头、LRT站等交通资源。项目建成后,市民游客从琶洲西区办公区到珠江边亲水观景,不需要找地下通道、过街路口,也不需要等红绿灯,直接穿过平台花园就能直抵珠江岸边,或进入交通站点,实现区域立体互联互通。

此外,连通空间24小时免费向公众开放,临江一线写字楼的白领们,无论是上下班通勤,还是在繁忙的职场中到水边透口气,也只需悠闲地“走两步”。

运动、社交、还能观景

打造CBD空中公共休闲场所

除了完善立体步行系统外,滨江立体人行交通工程还将为琶洲西区提供了一个立体的公共休闲场所。

据介绍,这座“空中花园”也将以人的活动流线和空间感受为出发点,充分考虑琶洲西区工作人员和市民游客的休憩、娱乐、健身、社交等需求,对平台交通流线、景观环境、公共设施等进行一体化精细设计。在平台设置适宜市民活动的步道、坡道,绿化景观、露天瑜伽场所、露天剧场等小品,营造生动有趣、层次丰富、开放易达、舒适宜人的多元公共活动空间,让行人能够停留,愿意停留。在琶洲西区的摩天大楼间创造一个现代文明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相互补充的景观环境,与珠江水域、沿江建筑景观设计衔接,真正发挥城市绿地功能,塑造城市形象、优化城市空间,实现人与建筑和自然,共生、共荣、共存、共乐、共雅。

项目还计划打造名为“珠江之吻”的滨水景观,让琶洲沿岸多一份灵动与浪漫。

专家:

滨江立体公园只是立体城市起步

未来琶洲将建成24小时空中连廊网络

立体城市空间体系是琶洲西区的重要特点。”主持了琶洲西区城市设计的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孙一民表示,“滨江立体公园,具有一定的景观和人车分流的作用,但这只是整个琶洲西区立体城市建设的冰山一角。未来,琶洲将形成地面交通、空中二层连廊,以及地下空间的多层立体城市空间。而街区内的立体城市交通体系,才是将真正改变琶洲西区出行方式。

琶洲西区是全国首个设置了地区城市总设计师制度的区域,在建设之初,就格外注重针对集约紧凑的城市空间进行立体化设计。孙一民介绍,在建设过程中,琶洲格外注重空中连廊系统的建设,确保每栋楼宇都有一个24小时开放的连廊通道,形成覆盖琶洲西区的空中连廊网络。而在地下空间方面,琶洲西区除了负一层的商业体和地下通道连通楼宇之外,孙一民团队还设计预留了负二层地下空间,与琶洲西区楼宇的负三层停车场相连,在应急情况下,负二层地下空间可以作为应急通道使用。

最终,琶洲西区将形成包括地面交通、地下空间、24小时开放的二层连廊在内的多层的立体城市交通网络,让在琶洲工作、生活的人通过立体城市体系,享受充分享受到城市的公共资源。

阅江路中央花坛将压缩

两侧非机动车道将拓宽

由于滨江立体改造项目需要增加桥梁架空,导致部分桥梁墩位立于现状机动车道上,所以该工程需要将桥墩保护的前提下对中央分隔带进行压缩,对人行道进行拓宽。

那改造施工工程是否会影响既有道路的通行?据悉,本项目改造沿既有道路通道走行,改造后道路基本维持原道路设计标准,包括原设计速度、车行道数和主要交叉口的转向功能,不对既有道路平面线形进行改造,道路中心线基本参照现状。

施工期间将分两个阶段对阅江路进行疏解,第一阶段,将对阅江路中央花坛进行围蔽施工,架设平台结构立柱;第二阶段将对阅江路两侧进行围蔽施工。同时,本项目交通工程设计考虑补充和利用原有交通设施,对于现状不完善和不合理的地方进行改造设计,其中,道路改造后设置3个路口,5处人行过街等。改造后,阅江路两个方向车行道路宽度不变,但中央绿化带将从5米压缩到3米,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将从3~19米,拓宽到4~20米。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贾政、卢梦谦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杨耀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