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不生二孩需科学综合考量

22.01.2016  11:34

  ■ 卜志敏

  本报昨日报道,“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给一些家庭带来喜悦的同时,也给一些家庭带来矛盾和烦恼。日前,梅城李女士因为实际原因不想生“二孩”,没想到家婆竟因此逼其“离婚”。看来,“二孩政策”让很多家庭带来希望。

  中央决定全面放开“二孩政策”,是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重大调整和完善,是国家人口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既顺应了新时期群众的殷切期盼,又有利于优化人口结构,是一项既有民生温度,又有战略深度的好政策。

  但是,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生或者不生,公民个人有自我选择的权利。我国《妇女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妇女有生育子女的权利,也有不生育的自由。生育问题属于夫妻生育权的范畴,应由夫妻个人自主决定。

  很多人不愿意生,并非不喜欢孩子,而是受年龄、社会保障、职场压力等客观因素制约所致。现代女性不少都是职业女性,女职工因怀孕、生育、哺乳给用人单位带来人员紧缺、工作开展不畅,甚至因寻找替代劳动力而增加经营成本等实际困难,是不可否认的社会现实。另一方面,对于不少年龄超过35岁的妇女而言,已迈入高龄产妇行列,生二胎对母体和胎儿都意味着存在不少风险。

  如此看来,生不生二胎并不是政策放开就可决定的,还需要满足很多其他条件。抚养孩子要有经济基础做支撑,更要有时间、精力来保障,要有专人来带孩子、哺育孩子成长,对于生育二胎的夫妻而言,不愁生就愁养。理性的夫妻会充分考虑经济收入、住房条件、子女教育、抚养成本、年龄,以及双方父母能否愿意帮助带孩子等,科学综合考量这些现实问题后,只有当所有条件都成熟了,他们才会决定生二胎。

  当然,透过民众对“二孩政策”的不同反应,政府及社会也需认真反思。在政策推行过程中要出台相对完善的配套措施,积极推动相互间正向调节的作用,特别是要完善妇女生育二孩延长带薪产假、养育补贴、社会保险制度等。以人性化为基点,让更多制度设计抹平生育背后的那些忧虑和鸿沟,真正缓解生育者的身心压力和培育成本。如此没有了压力,符合条件的夫妻才会敢生、愿意生,“全面放开二孩”才能最大限度地释放政策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