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花的革命生涯》热播获专家好评 树立抗战剧新标杆

10.04.2015  13:25

  由简川訸导演,郝岩编剧,闫妮、张博、李思博等主演的谍战悬疑剧《王大花的革命生涯》目前正在央视一套热播,收视率居高不下。该剧用人物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充满浓厚的人文气息和地域特征,加上显著的喜剧氛围获得业内业外一致好评。

  该剧也引起专家关注。8日在京举行的研讨会上,专家认为,该剧把目光转向战争环境中的弱势群体,打破了普通作品的叙事模式。该剧的创作无疑是成功的。

  极致视角获肯定

  《王大花的革命生涯》讲述了抗战期间平凡煮妇王大花的成长故事,对此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名誉主席、著名文艺评论家李准首先从该剧内容方面表示了肯定:“该剧把这个焦距对准了最底层老百姓的抗日自觉和行动,通过一个农村小集镇,最普通的家庭主妇,王大花从自发、反抗到成长为自觉战斗的大城市心脏的中共谍报人员,令人信服地揭示了中国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最深刻的根源是广大人民群众反侵略的自觉行动。她作为一个独特的视角,表现出了全民抗战,才是赢得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最正确、最辉煌的方面。是抗战题材第一部这样的作品。”李准认为,该剧选王大花这样一个小集镇上最普通的家庭妇女作为主角,这是一个很可喜的地方。同时,该剧运用喜剧元素,形成了一种很有魅力的艺术表达方式,打破了同类题材常见的沉重叙事方式。

  正值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该剧表现出了同题材中少有的胆识。李准表示:该剧不仅仅是简单的是非对错,而是站在一个比较高的历史观察点来看待历史,看待已经发生的事情,意味着人们将笑着和自己的历史告别,这个告别是更理性地看待历史,《王大花》为整个行业提供了一个样本。该剧树立了抗战剧新标杆。

  突破谍战题材困境

  面对充斥着雷剧的行业现状,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表达了对正向影视品位的呼吁,再度肯定了《王大花》在题材中的重要意义:“这部剧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它的关键问题是靠它本身的历史品位和美学品位在吸引感染受众,而不是视听感官去冲淡受众的精神美感。它是正方向去提升观众的,而不是反方向去败坏观众的趣味,我们有一些神剧、雷剧,就是反方向,亵渎了这场神圣的战争,也亵渎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庆瑞同样肯定了该剧在矫正行业风气方面的积极作用,表示:“比较其他无所不能的谍战题材的作品来讲,《王大花》把固有的思维模式扔到一边,把目光转向战争环境的弱势群体,在意义上早已突破了普通作品的叙事,希望用天然小人物的亲切之感来改变观众对于抗日雷剧、神剧的抗拒和反感,对已经陷入困境的谍战剧有一个改变。”(新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