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脑风暴”激扬生物医药 广州将建重点实验室搭公共服务平台

09.06.2017  10:31

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座谈会召开 广州将建设在国际国内具有影响力的重点实验室

钟南山(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

韩忠朝(法国国家医学科学院、法国国家技术学院院士)

颜光美(中山大学原副校长)

叶文才(暨南大学副校长)

  裴端卿(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院长)

大洋网讯 如何创新驱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如何构建广州生物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如何打造广州特色的生物医药品牌?正值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拐点的黄金时期,昨天广州举行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座谈会,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钟南山,法国国家医学科学院、法国国家技术学院院士韩忠朝等专家学者、企业家齐集一堂,献计献策。在会上,广州市领导宣布广州将建立国际国内具有影响力的再生医学与健康重点实验室,集聚高端要素,打造全球全国领先的生物医药产业重镇。

巨头纷至沓来 瞄准生物医药集群

我当人大代表时,就写过提案,希望把生物医药作为广州支柱产业,打造万亿级生物医药集群,经过十几年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现在看来,广州到了一飞冲天的时候了!”广药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刘菊妍表示。

如今,广州生物医药产业正形成聚集效应,巨头纷至沓来。“我们计划在增城建全球最先进的医疗机构,希望在广州建一个全球领先的精准医学研究院。”深圳华大基因股份公司副总裁赵立见提出,光有机构不行,还希望建立产业联盟,整合医院和医科高校,纳入华大、金域等龙头企业,通过联盟把行业标准建立起来。

绿叶制药集团副总裁郭文飞表示:“将在7月份的官洲生物论坛会上宣布,绿叶集团华南总部落户广州生物岛, 专注再生医学,生产的制品是皮肤烧伤科的福音。

广州医药大学教授、广州金域医学检验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梁耀铭表示:“金域检验扎根广州,经过多年发展,在全球打响了名堂。现在很多全球巨头来中国,都想跟金域合作。金域与他们积极对接谈项目,集聚引进到广州。”梁耀铭称,金域检验的数据库相当于30多个三甲医院的大数据,是战略性资源,“如何利用好这个金矿,往上游走,往人工智能走。目前正在推进第一诊断的人工智能应用。

广州是生物产业的重镇,这么多年很想落户广州。”北京博奥医学检验董事长史保明表示,希望广州人才吸引方面要更灵活一些,可以建立院士工作站,多办交流会,吸引短期人才前来交流。技术创新应聚焦应用端。资金投入应该持续,政府和民间资本相互结合。广州人才优势明显情况下,资本催化剂就会作用明显,对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有巨大作用。

广州赛莱拉干细胞公司董事长陈海佳表示:“广州是一个创业的好地方,我们建全球最大的干细胞智慧工厂,期待以广州为核心打造干细胞生态圈。

搭一个平台:建重点实验室搭公共服务平台

如何发挥广州本土力量?众多医学泰斗、专家呼吁广州搭建大型公共平台,形成生物医药产业“广式服务”,吸引更多产业巨头前来广州。

钟南山院士呼吁,依靠广州力量,打造呼吸疾病大平台。他透露,广州呼吸中心选址荔湾区大坦沙,预计本月底奠基,将建成国际最大的呼吸中心,既有医疗又有科研产学研平台:“这个平台会吸引很多人来做研究。同时我们打算申请成为国家呼吸中心,就利用大坦沙的呼吸中心,做成龙头!” 钟南山表示,广州拔尖的科学家不一定比得上北京上海,但是协作起来,可以干更大的事。

中大肿瘤防治中心教授黄文林给“广州速度”点赞:“广州市政府干实事、效率快,昨天有事找政府,马上给解决了。”对广州的认同感让他打算扎根广州:“虽然自己得了肺癌,如今决心扎根广州,为广州干点事!”黄文林牵头研发的抗肿瘤药物三期临床接近尾声,即将产业化,但医药产业研发费用缺口达到2000万~3000万元,期待政府给予科研转化补贴,并当场得到市领导的回应。对于广州生物医药发展,黄文林建议要集中力量打造生物医药研发、中试平台。“期待广州能投资打造生物医药研发中心、公共中试基地,广州市政府建立管理平台,为生物医药搭建公共服务平台。

广州要思考,如何打造广州特色的生物医药品牌?”广州医药大学中法霍夫曼免疫研究所所长彭涛建议,建立一个服务平台服务相关产业。广医计划成立免疫及抗感染评价中心,为医药、诊断、疫苗、保健品等抗感染产品进行评价。此外,广东联合疫苗开发平台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率先拿到昆虫细胞作为人用生物制品的报告。

深圳北科生物公司总裁刘沐芸提出:“如果广州成立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可以解决新技术应用之前的科学伦理、政策、法律等方面的问题,为生物企业提供公共服务。建议广州致力于营造产业环境和生态,金融配套科技前沿领域。

办一个论坛:打造生物论坛广州品牌

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中国体外诊断专业委员会施晨阳提出:“做大广州影响力,还要做大广州品牌的国际会议和论坛,打造成生物医药科技领域的‘博鳌论坛’,形成国际效益和影响力。” 施晨阳说:“我们最大的客户金域检验在广州。在诊断和医疗方面,广州有全国最好的条件,拥有金域检验和达安基因两家龙头企业,现在跨国企业来广州都会去生物岛考察。建议依托龙头企业,打造生物医药产业生态环境,形成聚集力,吸引体外诊断方面的企业聚集。同时走出去,去海外建立孵化器,引孵化企业到广州落户。

设一个智库:云集最强大脑 促进产业飞跃

一定要坚定不移发展生物医药产业!” 著名的细胞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裴钢未能赴会,但特意托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院长裴端卿带来书信建言。裴端卿表示,“建议建立一个生物医药行业的智库。”目前生物医药产业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很多企业家有办企业的愿望,每个都身怀绝技,但是头疼于复杂的流程、审批,没办法与政府顺畅对接。建议成立智库,云集生物医药行业的最强大脑,促进产业飞跃。

生物医药学必须发挥医务人员一线作用,但是受制于很多政策,没有把医务人员纳入科研人员范畴。应该把临床医生纳入技术人员范畴内,发挥更大作用。”广东省人民医院、华南理工大学医学院庄建院长建议,应该把心血管作为重要的方向打造。心血管病在中国发病率、死亡率很高,现在2.9亿人患有心脑血管病,但生物医药产业设备耗材药品百分之七八十靠国外。希望将心血管病产业作为链条打造,做出广州特色。

建一个临床医院:提供临床服务 解决转化最后一公里

布局生物医药产业,要造环境、建平台,抢制高点,”香雪制药公司董事长王永辉建议,广州建一个再生医学与健康实验室,集全国、全球高端人才,这会奠定未来广州的干细胞地位。可以办一个干细胞论坛,成立一个产业联盟细胞中心、建一个研究型临床医院,将代表未来广州医疗水平。同时,他提出,生物岛能否变成精准医学特区?特区内包括医院、细胞库、细胞加工中心、国家实验室,生物医药技术尖端应用都在里面。

中山大学原副校长颜光美通过自身经历提出建议,广州要打造医药临床服务机构:“我们研发的国家1类新药正在临床,因为广州缺乏安全性评估机构,所以只能去外地做。广州有着无与伦比的气候条件,又是航空航运中心,可以承接海内外的企业。希望广州尽快整合生物医药所有的创新要素,形成完整的创新链,形成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他为广州开发区效率点赞:“效率很高,只要是国家认定过的,不需要再走流程,大大简化了企业的办事流程。

广州条件很好,我们想在广州把干细胞新药落地。”法国国家医学科学院、法国国家技术学院院士韩忠朝表示,干细胞新药已经进入临床研究了,希望在广州把药品搞出来。目前正在加快推进一期实验室项目,药品一旦获批将建设生产基地。同时,他建议发挥广州优势,专门建设高质量的临床研究医院,推进科研成果及早落地。

广州有优势,基础很好,人才多,新型研发机构已经颇具规模。建议不断创新研发新药,加强研发投入。”暨南大学副校长叶文才表示。

论政府投入:

每年投1亿 科研转化快1倍

2014年开始,广州每年投入1亿元专项资金,我们的科研转化快了一倍!”钟南山院士表示:“广州提出IAB计划,生物医药瞄准引进高水平企业。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发挥本地区的科技工作者转化作用至关重要。”2014年为了集聚广州地区科技力量,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广州成立协同创新项目基金,每年投入1亿元,如今已经进入第四个年头。“广州地区拔尖的科学家协作起来,采用‘产学研政企金’大协作模式,能干大事,产生了很大效果:在四个方面走在全国前列,甚至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这是花小钱办大事。政府花一亿元,我们的科研转化快了一倍!

中国生物医药企产业临千载难逢的机遇,一定要做成规模。建议广州打造一个生物医药创谷。”中大教授、达安基因何蕴韶提出,建议打造生物医药招商引资平台,成为广州生物医药方面一张靓丽的名片。内外孵化是一种创新发展的新模式。达安创谷全产业链全程参股孵化200家企业,如今新三板9家,创业板1家。

设科研基金:

用全球技术推动广州智造

如何让广州的科研成果本地开花本地结果?钟南山呼吁,广州尽快打造产学研一条龙服务,将很强的科研力量转化为很强的生产力。“我们打算发起科研投资基金,投资10亿元的母基金,吸引项目做转化生产。

目前广州已经有一系列可以产业化的科研成果。钟南山掰着指头一个个数出来:“经过十年研究,证明了板蓝根的抗病毒、抗炎症作用,搞清了板蓝根的有效成分,而且找到了新工艺,使得疗效明显提高;还有江门的柑普茶,北京人很喜欢喝,我们证明这个茶确实可以消除雾霾影响,消除炎症。还有冬虫夏草,现在可以人工培育,而且我们证明成分与天然的完全一致!医药产业,广州正在起龙头作用。

广州民营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徐胜广也提出,希望广州成立投资生物医药产业的基金,政府提供政策,吸引产业基金,再利用资源撬动资本,并购全球的先进技术,用全球技术来推动广州智造。

(广报记者耿旭静、陆建銮、莫伟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