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补贴为名 电信诈骗为实

26.12.2014  18:06

  12月12日上午,家住苏州桃源利群村的姜先生接到一个陌生号码的来电,电话里的人能准确说出姜先生的个人信息,连姜先生妻子刚刚生过小孩都一清二楚。正当姜先生疑惑之际,对方亮明“身份”,称是为其发放680元生育补贴款的工作人员,让姜先生提供银行卡账号。姜先生提供银行卡账号后,对方又用另一个号码打过电话来,说钱已经打进去了,让他到银行查一下,然而姜先生到提款机上查询后发现并没有钱到账,便回电话联系对方,对方让他不要挂电话,在自动存取款机上按照对方的说法进行操作。姜先生按照对方的提示,把银行卡插入自动存取款机,接着输入密码,经对方误导后按了转账键。然后,对方提供了一个账号,又告诉他一个13897的验证码让他输入,操作完成后,姜先生重新查询银行卡余额,发现里面的一万多元不见了,姜先生才发觉自己被骗,于是打电话报警。 

  2014年12月14日凌晨6时许,实施诈骗的苏某周、苏某斌、陈某三人在惠州落网。12月25日,惠州市惠城区人民检察院依法对三名犯罪嫌疑人作出批准逮捕决定。经查,犯罪嫌疑人苏某周在网上购买了新生婴儿的个人信息后,雇请苏某斌作为“第一线”冒充医院工作人员打电话给新生婴儿的父母,谎称财政局有一笔680元的生育补贴款,让对方打电话到财政局咨询。取得对方信任后,犯罪嫌疑人苏某周、陈某随即作为“第二线”冒充财政局的工作人员,接听被害人的咨询电话,然后让对方按其操作提示,输入“查询序列号”(实是犯罪嫌疑人提供的银行卡号)和“验证码”(实是转账金额),最后将被害人银行卡上的金额转走。 

  据承办案件的检察官介绍,新生婴儿父母的个人信息资料是犯罪嫌疑人从网上购买的,每条个人信息二至四元不等,每次购买约120条。本案三名犯罪嫌疑人共购买过13次,总共有1800条个人信息资料。除了对婴儿双亲进行诈骗外,苏某周、苏某斌、陈某三人还对学生群体进行过类似诈骗。因为婴儿双亲不容易骗,于是他们在网上购买了一批学生的信息,然后由苏某斌谎称是某某学校的工作人员,有九年义务教育补助返还款项,接下来就和诈骗婴儿双亲类似的步骤了。负责做“一线”的犯罪嫌疑人苏某斌每天要拔打约100个诈骗电话,目前已经诈骗成功五宗,共计3万多元。 

  检察机关经审查认为,犯罪嫌疑人苏某周、苏某斌、陈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虚构事实的方式骗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其等行为已涉嫌诈骗罪。目前,该案在进一步办理中。同时,办案检察官也提醒广大群众不要轻信此类电话,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 

  (编辑:邢曼)

温国辉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
优化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 推进共建粤中国广州政府
广州市委部署干部监督工作
完善干部监督制度机制提高干部监督工作水平 日中国广州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