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点亮留守儿童成长的“心灯”

18.01.2016  13:21
用“”构建家校教育的合力   孩子首先接受教育的地方是家庭,了解孩子的家庭教育,是教师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家访正是构建家校教育合力的重要途径之一。班里开展跳绳比赛、踢毽子比赛、手抄报比赛、象棋比赛、讲故事比赛等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大埔县田家炳小学 杨冬娜

  我的班里有10多位同学是留守儿童,这些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直接的关爱与管教,心理健康方面存在阴影,对学习产生一种无所谓的态度。针对以上情况,为了让留守学生有一个健康良好的学习环境,我尝试着用“爱”的教育方法,用真情来感化他们,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用“爱”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爱心,是教育的催化剂,我在教学中处处留心留守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给予帮助解决他们思想上的问题,特意善待和包容他们的优缺点。生活上给他们优先照顾,学习上给予耐心辅导,活动上优先安排,让留守学生感受到班级给他们带来的温暖,使他们在良好的班级氛围里快乐的学习。

  班里有一名留守儿童小张同学,通过观察、了解,我发现他内心封闭、感情冷漠、性格孤僻,不与同学交流,学习基础极差。通过老师的关爱和同学的帮助,小张同学平时会和同学交流了,作业也能按时完成了,学习成绩都进步很大。

  用“爱”构建家校教育的合力

  孩子首先接受教育的地方是家庭,了解孩子的家庭教育,是教师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家访正是构建家校教育合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我曾和其他老师一同到留守儿童小谢家进行家访,通过跟小谢奶奶的交流,我更加了解小谢的家庭情况。小谢在家根本不听她老人家的话。然后,我向其奶奶介绍了小谢在学校的表现,也和小谢同学进行亲切的交谈。家访过后,我发现这些孩子变了很多,学习上更主动了, 心里话也会跟老师说了,真情的沟通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为孩子们的家庭教育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用“爱”构建展示自己的平台

  留守学生小林,原来学习成绩一直都较好,可是近期发现其成绩直线下降,上课常常无精打采,这种现象引起了我的注意,经过了解知道,他感到学校里上课太无聊,就进入了网吧,梦幻般的网络世界吸引了他,使他陷了进去。为此,我先找他谈心,让他知道沉迷网络的危害,引导他参加各项兴趣活动。班里开展跳绳比赛、踢毽子比赛、手抄报比赛、象棋比赛、讲故事比赛等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根据一些留守儿童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自卑懦弱、行为孤僻、性格内向,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班主任需要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倾注自己的心血,用爱点亮他们成长的“心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