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命守护生命

16.06.2017  23:06

个人简介:

杨伟康,男,汉族,广东梅县人,1971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生前为广州市公安局海珠区分局治安管理大队二中队民警、三级警长、市公安局“三防”警务专家。2017年5月26日18时许,杨伟康出差返穗后赶回单位工作途中,在越秀区沿江中路猝然倒地,经送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抢救无效死亡,因公牺牲。

1989年3月,杨伟康参军入伍。他先后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指挥学院、南京陆军指挥学院进修学习。在部队期间,他从一名士兵逐步晋升为排长、副连长、副连级参谋、正连级参谋。2001年10月经特招进入公安队伍后,长期在海珠区公安分局治安管理大队从事防排爆和安保警卫工作,并作为公安系统“三防”专家,被市公安局纳入警务专家库,多次被抽调参加亚运会、G20峰会、央视春晚分会场、广交会等重大活动的防排爆和安保工作。他凭借高超的防排爆业务素质和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圆满完成了上级交办的各项任务,受到各级领导和支援单位的表扬和肯定。因工作成绩突出,杨伟康在参加公安工作后,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个人三等功3次、个人嘉奖3次,并荣获广州市公安局冬季警卫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昨日上午,广州殡仪馆白云厅白花胜雪,庄严肃穆。广州市公安局海珠区分局在这里举行送别仪式,沉痛悼念因公牺牲的民警杨伟康同志。

广东省公安厅、广州市公安局、海珠区委、区政府、海珠区公安分局的各级领导及民警代表,杨伟康同志的亲属、生前好友共400多人参加了送别仪式,并敬献花圈。杨伟康,一位优秀的警队排爆能手,首批入选市公安局警务专家库的“三防”警务专家,一位用生命保护生命的人民警察。从警16年来,杨伟康同志忠于职守、严谨敬业、为民爱民,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个人三等功3次、个人嘉奖3次,为公安事业奉献出自己的青春、热血乃至生命。在每一次生死抉择的危爆警情处置现场,他都挺身而出,义无反顾,用生命守护生命,以英勇和担当演绎“刀尖上的舞者”、“生命线上逆行者”的壮举,用实际行动证明,他无愧为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

斯人已逝 音容宛在

2017年4月30日8时许,市公安局110报警服务台接报海珠区某民居门前发现可疑物品。

一赶到现场,杨伟康说的第一句话就是那句同事们再熟悉不过的“你们撤到旁边吧,让我来”。语气不急不缓,声音坚定有力。在一番细致检查后,他发现可疑物品其实是个“诈弹”,于是使用简单的工具,三两下就将其拆解。当他拿着解体后的“诈弹”走到在安全区内紧张等候的同事们面前时,轻松一笑,说了声“搞定了”。

这起因债务纠纷引发的可疑物品警情是杨伟康生前的最后一次处置任务。

在他军旅和从警生涯的28年中,他曾一次次面对生死的考验,在险境中化解危局。此外,他还参加了数百次大型活动保卫安检和警卫保卫任务,从未发生过任何差池或疏漏。

然而,2017年 5月26日17时49分,他赴外出差交流学习后返穗,在回单位加班途中猝然倒地,经送医院抢救无效,不幸因公牺牲,年仅45岁。

得知杨伟康猝然离世的消息,他的同事和亲人久久不愿意相信,单位的排班表上还留着他的名字,安保排爆任务分工会还等着他牵头,病榻上等候手术的老母亲还絮语念叨着孝子的归期,准备参加高考的儿子还等待着父亲来兑现要陪他的承诺……

一对浓眉,一双炬目,一脸沉稳。每一次危急关头,他留给人们的永远是负责和担当的身影。

斯人虽逝,音容宛在。

在心中立下用生命保护生命的誓言

我很感激上天,它让我每次行动的时候都选对,我很感激上天,让我用生命保护生命”。这是电影《拆弹专家》里刘德华所扮演的排爆专家在成功排除炸弹后说的话。用生命保护生命,这也是杨伟康生命的写照。

杨伟康的家乡在广东一个普通的乡村,从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娃成长为一名业精技强的排爆专家,以对生命的热爱,挚爱自己的事业。是什么让他在这条注定不平凡的路上义无反顾?

分局治安大队内勤民警许晓云说:“他是那种经历过生死,懂得生命宝贵的人,所以才会热爱自己的事业”。这是她对杨伟康为什么会对自己的事业如此挚爱所给出的答案。

作为杨伟康的同事,她曾亲眼看着这位人高马大的壮汉流着泪说起在中越边境排雷时的往事。当时,杨伟康刚到部队,几乎每天都能收到战友负伤的消息。作为一名新兵,他对排雷的危险也曾心存畏惧。但他很快发现,每次有危险任务,他的老连长都会第一个站出来,让杨伟康这样的新兵跟在后面边学边做,自己打头阵。后来,在一次起爆作业时,老连长不幸负伤,并落下了终身残疾。当他和新战士一起看望老连长时,老连长的一番话深深地打动了他:“看看那些在边境附近踩到地雷落下残疾的老百姓,总得有我们这样的人去蹚雷吧。老百姓把信任给了我们,我们就得用生命对老百姓负责。

在部队和地雷打了14年的交道,野外行军家常便饭,丛林中、池塘边、山洞里,甚至坟墓旁都待过。为的就是克服心理的那些障碍,在极端压力下,锤炼一个排爆员应当具有的忍耐力、专注力和判断力。也正是从那时起,永不退缩,用生命肩负责任,用生命保护生命的誓言在杨伟康的心中深深种下。

2014年7月15日,广州大道南发生公交车爆燃案,现场火光一片,多名群众受伤。当时正休班的杨伟康一接到通知,就立即开车赶往现场,准备与同事会合。一路上,他一直担心周围群众是否全部疏散,公交车的液化气罐是否还有危险,是否会产生二次爆燃等不明情况。快到客村立交时,由于道路拥堵,车已经开不动了。他丢下车,一路狂奔到达现场,是最早到达的排爆人员。

现场这么多救援人员还有围观群众,车上如果还有残留爆炸物,很可能发生二次爆炸,万一把车尾的液化气罐引爆,造成的二次伤害不堪设想,必须马上疏散所有人,让我上车检查吧。”这是他到达现场向指挥员请战时说的话。现场刚疏散完毕,划出警戒区,他就拿起电筒,只身一人走进车内。当时,车上的火刚被扑灭,车内的高温几乎让人透不过气,睁不开眼。他穿着厚重的防护服,拿着爆炸物探测器和手电筒,在炙热的车厢内一寸一寸地仔细检查过每一个角落后,才走出车厢,接着对车底和车尾部的液化气罐进行了检查。在确认车厢内没有可能复燃或爆炸的物品,液化气罐也已基本稳定后,他才走出危险区,让同事们开始下一步勘查工作。

防排爆是一项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打击暴恐分子违法犯罪活动,维护国家和社会安全的神圣工作,也是一项与死神打交道的危险工作。不但决定着自己的命运,还决定着他人的命运。因为对排爆工作的了解和对生命的热爱,杨伟康懂得什么叫危险,也因为懂得危险,他每每都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想到的总是群众,总是身边的同事。

以对专业的极致追求要求自己

上天不会给你两次机会,只能选择对的。”拆弹是个专业活儿,在杨伟康从警生涯的16年里,他成功处置过数百起真真假假的涉爆警情,无一差池,靠的是对专业的极致追求。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部队时,他就是大家公认最爱钻研的战友,靠着勤学苦练,很快从一名普通士兵被擢升为军官。1993年,时任排雷队长、代理班长的他带领队伍参加广西中越边境大扫雷行动,在13个雷场里先后排除了上千枚各型地雷,仅其个人就排除500多枚,并以零伤亡、无事故的成绩荣立了军功。

2002年,杨伟康从警海珠,义无反顾地继续干老本行,成为分局第一批专业排爆员。他研究的对象也变成了真真假假、五花八门的可疑物品。以前在部队排制式地雷,还能对照型号,翻翻资料、查查结构,有把握了再动手。可到了警队,面对的却是不法分子随心所欲制作的各种可疑物品,有些比军用地雷的结构还复杂,放置的空间也更隐蔽,外形也更具迷惑性,根本没有统一的标准,其中的一些威力甚至不比地雷小,而且很不稳定。

当时分局的防爆设备不足,装备人员严重紧缺。他就与同事一起找各种专业书籍、上国内外网站搜集资料,向上级部门请教,与各地同行交流学习,汲取知识经验,潜心笃志钻研。渐渐地,他练就了一手过硬的“功夫”,只要看到可疑物品,基本就能分析出其类型、结构、伤害程度等关键要素。更难得的是,对日新月异的各种高科技装备,他都会主动摸索,掌握技能,既能用小工具钳化腐朽为神奇,也能操控精密仪器化险境于无形。

不管是平时的训练还是真实的处置,杨伟康总是一丝不苟,把每一次都当作第一次,把第一次当做仅有的一次。这种严谨的态度与责任的坚守,使得他的人生哲学里头永远不会出现“等一下、再一次、差不多”等字眼。

排爆员的工作与拿手术刀的医生一样,需要高度的精准性、稳定性、灵活性。2003年,杨伟康发现自己的左手长了一个良性脂肪瘤。如果是一个普通人,根本不会把这当回事。但他觉得任由这个小脂肪瘤在手上滋长,以后肯定会影响其手部神经。为了不影响手的灵敏度,他马上跑到医院做了切除手术。恰好就在手术后的第二天,大队就接报某街发生一起警情。大队领导考虑到他的手刚做完手术,就决定让其他同志前往排爆。但杨伟康却不同意:“我做这手术就是为了不影响自己的专业水准,我有信心。”他立即赶到现场,忍着伤口的疼痛,凭着娴熟的技能,很快将可疑物品分离,成功拆除。

最危险的一次排爆:“他把可疑物品捧进了防爆桶

排爆员就如钢丝绳上的舞者,容不得半点差池,每次行动都是一次生死赌局。赢了,可以平安回家。输了,后果不堪设想。

与杨伟康共事多年的治安管理大队民警钟学军在回忆两人最危险的一次排爆经历时,说起了2004年在海珠区某商铺门口的处置经历。当他与杨伟康赶到现场时,可疑物品周边的8家商铺已经关闭,百余名群众被紧急疏散。“当时,他让所有人都退到警戒线以外,一个人紧贴着一面墙的拐角观察可疑物品的结构,然后又做出手势让大家再退远点。

当时的情形历历在目,杨伟康用一根长竹杠轻轻地挑起可疑物品,用防爆毯慢慢地将它裹起来,用双手捧着缓缓走向警车旁,然后缓缓地将它放进了防爆桶里。整个过程之小心谨慎,似乎他怀里捧着的是个稍微晃动就会惊醒的婴儿。虽然整个过程前后不超过1分钟,但现场的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心提到了嗓子眼。直到看着防爆桶的盖子被盖上的一刹那,大家才发觉身上的衣服已经被紧张的汗水浸透了。

在防爆圈范围内,都听我的

作为一名有担当、负责任的排爆专家,平时爽朗大度的杨伟康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印象中还有其“霸道”的一面。在最紧要的关头,大家往往能听到他那句很不客气的话:“防爆圈范围内,谁都不能随便进来,都听我的!

2013年的一个夜晚,海珠区某广场的一名保安员在宿舍门口的一个垃圾箱上发现了一个鞋盒,打开一看就吓坏了,里面有一封恐吓信和一个可疑物品。

由于可疑物品所在建筑物的下层裙楼是商场和物业公司,上层为居民住宅,现场指挥员决定立即转移可疑物品。但杨伟康很快确认这是一个比较危险的物品,如果先转移再拆除可能会贻误时机,必须争分夺秒就地拆除。在他的极力建议和专业解释下,指挥员同意了他的方案。他立即穿好排爆服、带上工具设备,毅然走向可疑物品展开危险任务,向“死神”发起挑战!……10秒……30秒……1分钟……2分钟……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现场静得只能听到每个人急促的呼吸声。

杨伟康小心翼翼地将可疑物品外包装一层一层分离,在认真分析它的结构后,果断地拿起排爆工具……当所有人听到他略带兴奋地报告:“没事了,搞掂!”时,沉寂的现场瞬间爆发出一片掌声。

还有一次,杨伟康和同事接到海珠区某工地施工时在地下挖出几十枚疑似战争时期遗留手雷的警情。他与同事们赶到现场,头顶烈日,用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把浅土层中发现的手雷全部清理完毕。就在所有人都以为任务已经完成的时候,杨伟康看着现场若有所思。他说现场被挖掘机挖得很凌乱,很可能还有手雷遗留在浅土层下面,今后如果还有施工人员进场作业,就是隐患,群众的生命财产就无法保障,必须再彻底排查几次。

于是,已经筋疲力尽的同事们把探雷针换成了更沉的探雷器,与他一起又干了整个下午,每个人衣服上的汗水湿了又干,干了又湿。最后果然在地层下较深的位置又发现一枚手雷。

险情排除后,工地负责人深深地为民警这种敬业负责、确保群众安全的态度所折服,拉着杨伟康的手一定要请他吃饭。杨伟康笑着摆摆手说:“时间不早啦,我们还有勤务啊。”婉言谢绝。

全国各地的重大安保岗位上留下了他宽厚的身影

杨伟康对排爆工作的热爱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加上多年的实战经验,使得他对排爆现场的处置,各种保卫排爆安检都能提出科学合理的意见和措施。

安检是排爆民警一项重要的工作职责,有三多一少的特点:任务多、勤务多、加班多、休息少。特别是警卫任务,责任重,压力大,一般排爆员在检查完场地后就交由相应的责任单位接管,但杨伟康总是主动留守到最后,以认真负责的态度确保万一。作为组织信任、领导放心的业务能手,杨伟康出差支援那是常事。无论是高原藏区周年庆典,西南重镇成都峰会,江南水乡杭州G20……都留下他忠诚敬业、勤恳奉献的身影。

2016年8月,G20国际峰会在杭州召开,其安保规格之高,责任之重,远超历届。杨伟康作为广州市公安系统的防排爆专家被抽调支援,他克服家中年迈父亲重病住院需要照顾的困难,连续一个多月驻守杭州。开展学警岗前培训,组织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河北廊坊武警学院、山东警官学院、浙江警官学院、南京森林警官学院、东北刑警学院5所高校进行安检知识授课,其中人身安全检查培训800多人次、车辆检查培训500多人次。杨伟康协助带队进行前期安检,对核心区实施治安管制,全天候对进入该区域的人员、物品、车辆一律进行严格安检。他负责的3个安检点及核心区安检任务,共进行人身安检3000多人次、车辆1000多辆。圆满完成G20峰会安检任务,受到公安部的表扬嘉奖。

每年的广州花市、广交会同样少不了杨伟康的身影,他常常担任保卫安保组长。由于岗位的特殊性,杨伟康每次都是来得最早,走得最晚,提前并延后3小时成了属于他的“自动”项目。常常是披星戴月而来,又披星戴月而归。

别了 我们的好兄弟

你们不要抢我的东西”——这又是一句杨伟康生前常说的话。每每想起那一同经过的生死考验,患难与共的手足情谊,心照不宣的信任与默契,治安管理大队大队长邓亮明不胜唏嘘。

有好几次我和伟康一起处置现场。每次有可疑物品出现,他就跟我开玩笑:‘你们走远点啊,别以为自己是领导就站那么前,我的东西你们不要跟我抢。’我知道他其实是关心我们,每次遇到险情,我让他回来,他从来都没推脱过,从不讲条件。

严家宝是杨伟康的搭档,生前最亲密的战友,两人同是涉爆专业,有同样的参军经历,就连从警也仅相差一年。

在他离开的那晚,我不停地接了4个小时的电话直到手机没电,都是同事们的关心,重复着问,我重复答,那晚我一宿没睡,想到这么熟悉的人,就这样地离开了,真的心塞,不愿再提……”家宝语带哽咽。

他就像大哥一样照顾我们排爆小组的几个人,只要他到现场,主排爆手的位置他一定抢着来,总是笑呵呵地指着装备说:‘这是我的东西,别跟我抢啊。’”严家宝的家庭异地分居,常常聚少离多。他和杨伟康往往是互相补位备勤,一个休息,一个就得随时候命。为了同事能多与家人见面,杨伟康常常主动把备勤的任务揽过来,“没什么大不了的,放心回去陪陪家里人吧,有啥事我顶着。”可是,杨伟康自己又何尝不是异地分居,又何尝不挂念家人呢。

岁月静好,只因有人负重前行;平安祥和,是因为有人用热血和生命铸造。在杨伟康因公牺牲后,有其生前同事为他写下了这样一首诗:

平身素有英雄志,为人忠勇始为公;

自有家境寒与苦,逐渐长大去投戎;

军旅生涯多艰辛,排爆英雄常建功;

除去军装换警装,伟康始终未放松;

人品忠厚且大气,待人接物常笑容;

长年累月忙工作,乐观豁达且从容;

更有专业之绝技,危难敢把死神碰;

近日突有噩耗来,吾等无一不悲痛;

珠水有性音呜咽,云山叹息自黯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