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肯定之光”照耀后进生

29.02.2016  10:48
同时要及时调整对学生的期望值,对于学生的不断进步或转变,不断提升对学生的期望值,让学生能够感觉到自己的进步与成长,感觉到自己也有成功的一面,从而不断提升信心。慎用批评,给予机会   批评一个学生很容易,但是一个错误往往会成为压垮学生的最后一根稻草。

  梅县区扶大中心小学  黄志浩

  赏识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意义重大,作为教师,在教育转化后进生过程中应充分运用,让赏识的阳光照亮每一位后进生成长的路。

  真情接纳,撒播爱心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爱是教育的灵魂,是联系师生情感的纽带,是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教育的对象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和期待发展的个体,教师需要用爱去包容每一位学生的点点滴滴,对后进生更应如此。即使学生的行为不端带给教师苦恼、劳累甚至精神打击,但宽容和仁爱应时刻充盈着教师的胸间,这是教师职业决定的人格修为。在教育中教师要做到“以人为本”,让后进生觉得自己是一个有价值、值得赏识、值得爱的人。作为教师,在指出学生的缺点或是称赞学生时,一定要就事论事,不要把爱用作奖赏或惩罚的手段,要经常向学生传达爱的信号,让他们在困惑中看见阳光、在迷途中知返。

  善用肯定,照亮学生

  “被肯定”是每一个人的心理需求。每一位学生都有值得肯定的地方,教师不要被后进生的“问题”蒙蔽了双眼,要用寻找金子的心态发现他们学习、生活、思想等各方面的闪光点。当然,教师不要吝啬肯定,要慷慨地给予赞扬。一句话、一个会意的眼神、一个会心的微笑都能给他们极大的鼓舞。只要长期坚持,教师就一定能够拨开乌云见天日,就一定能够让后进生的心充满阳光。

  调整预期,培育信心

  每个人的能力有大小,每个学生都存在个体的差异性。因此,教师要合理调整对学生的期望值。合理的期望值首先基于教师对后进生有一个客观、真实的了解。教师要深入学生的生活和家庭去了解问题形成的原因,才能更客观地处理他们的问题。只有俯下身子才能客观了解后进生,才能敞开胸怀去接受他们的一切。同时要及时调整对学生的期望值,对于学生的不断进步或转变,不断提升对学生的期望值,让学生能够感觉到自己的进步与成长,感觉到自己也有成功的一面,从而不断提升信心。

  慎用批评,给予机会

  批评一个学生很容易,但是一个错误往往会成为压垮学生的最后一根稻草。比如“你无可救药了”“你坏透了”……这些批评往往会使学生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形成无法接纳自己的心态,看不到自身存在的价值。所以教师要谨慎使用批评之手段,尤其是严厉的否定性批评。但谨慎使用批评并不是一味的纵容,缺乏分寸的批评是要不得的,教师不能对学生的“问题”视而不见,要注意场合、语气、措辞等。在不挫伤学生自尊的前提下,合理的运用批评也是必要的,否则会将学生引入教育的陷阱。这需要每一位教师不断探索批评与表扬的技巧,使之成为教育转化后进生的有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