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电信诈骗"马仔"的自白:最爱骗服刑人员家属

19.04.2016  17:48

记者采访王景。

电话诈骗成功率约千分之二 最爱骗服刑人员家属

明天来趟我办公室。”王景(化名)打通电话后直切主题。

你是谁?

哪位领导,你都没听出来?”王景反问。

听你口音像王总。

对啊。办公室来了几个领导,正好准备给他们送点礼,一大早我没有准备好现金,你那边有没有?有的话直接打过来给我。

说来说去就这几句台词,王景一再强调很简单,但成功率却很低。虽然时常有挫败感,王景还保持着“激情”继续打,他的理由很简单:“虽然1000个人里骗到钱的最多两三个,但这种赚钱的欲望战胜了挫败感。

文、图/广州日报记者李华、关家玉

通讯员张坤玲、罗丽贤

电白的麻岗和树仔两镇是电信诈骗的“重灾区”,“打工不如打电话”,当地从事电信诈骗的群体也呈现出年轻化、本地化、家庭化的特征,不少是“夫妻档”、“兄弟连”。他们多半是看到同乡人迅速发财致富而心动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吸引力太大,我心动了

2005年,上完初中的电白少年王景外出到广州打工,一开始他做的是电工,“一个月不吃不喝能赚5000元,花销之后剩下的也就3000多元。

春节前,王景回到老家树仔镇,他看到同村人盖了新房,他感觉“他们盖个房子特别轻松”,不少老乡穿着名牌,开着名车。刚好隔壁村的朋友过来找他玩,“他二十几岁,比我还小,开着20多万元的好车。

王景看到朋友年纪轻轻赚钱特别快,朋友问他,愿不愿意干电信诈骗,骗钱很快。王景问朋友,“最近能不能干?”得到肯定答案后,朋友问他,“你会不会做?”王景撒了一个谎,说自己会做。

王景环视了一下发现,村里“大部分人都在干”,他觉得“入行”很正常。他没有犹豫,加入了电话诈骗行列,“吸引力太大了,当时就心动了,不用投资,不用交费就可以赚钱,就想碰碰运气。

王景知道有风险,但他没有多想,抱着侥幸的心理,“不会这么倒霉就抓我吧?

王景没有告诉家人,开始干起了“打电话骗钱”的活。“特别简单。”王景多次强调电信诈骗没有门槛,他相信“别人能成功,自己也行”。

入门”后,王景拿到了一些公民的个人资料和手机,他在旁边观摩了一段时间,看看小伙伴是如何打电话的。不久后,他就开工了。

王景诈骗的目标在北京,而一家移动运营商一卡双号的功能,让他很轻易地将来电设置为北京当地电话。

开工的地点是在森林,“市区租金贵,在森林不用成本。”王景和几个小伙伴就在森林“办公”,“第一次打电话很紧张”。

我是你领导……我的声音都听不出来了……对,我是张院长!明天来我办公室一趟。”王景知道电话诈骗随机应变能力要强,他要顺着对方的话,承认自己是某某领导。

王景一般下午两三点开工,一张纸约有50个公民的电话信息,刚开始他一天只能打50个电话左右,熟练后一天可以打100个电话。

王景计算了一下,他和小伙伴10个人打1000个电话,上钩的有10至20个,最后成功骗到钱的差不多只有一两个。刚开始,打电话失败后,王景还会有挫败感,打多了几天电话,王景的脸皮就变厚了。

王景有几次接近成功,“把银行卡号发出去了,当时心里高兴,对方把钱打过来,我就可以赚几千元了,等于打工一个月的工资。”王景说,诈骗成功后,他可以分成50%,心里美滋滋的,此时他没有看到违法的风险。“骗到钱就换卡”是他们的行规。

随后,王景不仅仅自己干,也介绍自己以前的工友(同时也是老乡)一起加入,“他们诈骗成功后,我可以提成0.3%。”王景靠着这份提成,赚了10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