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大圣归来》成功逆袭,国产动画电影告别低幼化

22.07.2015  16:32

 

   国产动画电影《大圣归来》作为一部纯粹的动画电影,它意外领跑内地动画电影排行榜,宣告着国产动画电影不依赖电视动画,也能吸引观众走进电影院。那么“大圣”是如何逆袭的?“大圣”之后,国产动画电影将走向何方。

  《大圣归来》在7月15日达到单日最高票房6486万,总票房达到了国产动画片史无前例的高度——4.66亿(截至7月19日),有望与目前内地动画片票房榜第一名《功夫熊猫2》(6.17亿元)一争高下。不过《大圣归来》的逆袭,让人看到以全年龄段为观众定位的国产动画电影的潜力。突破了“低幼”后,这类影片的票房也能获得提升。而告别“低幼”的另一个方面,标志着国产动画电影也有望从电视动画“断奶”。

  要想告别低幼化,脱离对电视动画的依赖,主题的转变十分重要,能把成年观众吸引到电影院里的动画片,主题上首先要有深度。《大圣归来》导演田晓鹏介绍,影片其实是个关于“成长”的故事,“我们设计了被如来压了500年的悟空也基本丧失了斗志,不再是个大英雄,是内心有大爱、执著信任英雄和正义的唐僧,让悟空找回当年的勇气,通过救赎别人找回自己,成长为一个‘超级英雄’。”这样的主题,显然针对的不只是10岁以下的孩子。

  曾几何时国产动画被人诟病的原因之一,就是特效上与好莱坞动画差了不止一个档次,随着一大波国产动画电影登上大银幕,不少作品的技术水平都让人刮目相看。这次的《大圣归来》尤其如此,再不是一味地模仿好莱坞,而是能在技术上实现东西方人物形象的微妙差异。

  国产动画虽然突飞猛进,但需要改进的地方并不少。从票房统计来看,截至目前内地票房前十名的动画片中,国产动画片只占两席,分别是第四位的《大圣归来》和第十位的《熊出没之雪岭熊风》,其余八个席位分别由来自好莱坞和日本的动画片所占据,且都是主打全年龄段的作品。不难看出,目前国内乃至全球占据最多份额的仍是好莱坞动画片。

  在《兔侠》导演董大可看来,拿国产动画跟欧美大片比,缺在想象力上,“技术上欧美已经不占优势了,还是要在讲故事和呈现模式上去抗衡。”

  动漫产业研究专家宋磊认为,因为前几年大家都在做“低幼”作品,导致国产动画没有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75%的“低幼”作品占据了90%多的动画票房,这样就给市场、排片、观众一种“错误的导向”。但是随着像《大圣归来》《秦时明月》《龙之谷》等动画片的成功,“可能未来马上就会有很多青年的、成年的、合家欢、多元化的这些动画电影被投拍。这样一来,对于中国动画电影来说,可能就真的迎来一个春天了。”(新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