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吃人后谁来赔怎么赔?广东38万台电梯投保责任险
人民网广州8月7日电(记者张海燕)近期,湖北荆门“电梯吃人”事件引发公众普遍关注。电梯安全涉及制造、安装、使用和管理等多个环节,一旦发生事故,谁来赔?赔多少?怎么赔?广东保监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广东从2012年开始大力引进电梯责任险,通过市场机制和价格杠杆推动电梯设备使用管理者提高风险管控水平,在探索建立以政府监督、保险保障、企业管控为一体的电梯安全风险防范救助机制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截至今年上半年,广东有38.7万台电梯投保各类责任保险,占全省电梯总量的73%。
据了解,广东电梯责任保险目前形成“共保示范+市场竞争”的发展格局。“共保示范”是指由保险经纪机构提供中介服务, 6家保险公司组成共保体承办的共保示范项目。投保该保险,日常维保和检测期间因过失行为发生坠落井底,由于管理或操作失误导致的超载未报警、轿厢意外运动,由于维保不到位导致不平层、超速、坠落、轿厢意外运动,由于电梯零部件被盗抢、停电、爆炸等导致电梯故障等,上述问题造成的第三者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都可以根据合同约定进行理赔。“市场竞争”是指其他保险公司(非共保体成员)自主展业,通过市场自由竞争开展业务。自主展业的产品主要是针对投保单位的特点、需求不同,提供差异化、多元化的产品。
广东保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到,广东多维度扩大电梯责任保险产品保障范围。2014年,广东开始推行电梯责任保险统保示范项目。为更好地化解矛盾纠纷,该项目从时间、空间以及人员等各方面对保障范围进行了扩大和延伸,改变传统保险“谁投保、谁受益”的模式,电梯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管理方、维修保养方任意一方投保了电梯责任保险,上述各方都自动成为被保险人。只要属于保险保障范围之内,即使案情复杂,责任人一时不能明确,保险公司仍然可以理赔,能够较好地保障社会公众的合法利益,化解社会矛盾。二是保障较为全面。既可保正常运行期间,又可保维修保养期间;既可保外来人员,又可保维保人员、公司雇员;既可保责任事故,又可保其它意外事故。三是理赔相对便捷。只要投保该电梯责任险,一旦发生事故,每部电梯每次事故累计赔偿限额300万元,每次每人最高赔偿限额为100万元,每次事故法律费用赔偿限额为30万元。共保示范项目建立了应急支付垫付、小额赔款快付、先赔后追等机制,事故发生后赔款最快2日到账。
另外,一旦发生电梯责任事故,责任主体明确,才能使受伤人员尽快得到救助。为此,广东电梯责任保险机制对一系列环节的责任人进行了明确。一是投保主体明确。《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电梯安全监管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明确在全省建立以“使用管理权者”为参保主体,生产企业、检验机构和维保单位参与的电梯责任保险制度。目前,广东省多由维保单位投保,也有部分为物业管理、个人业主投保。二是报案主体明确。根据《广东省电梯使用安全条例》,发生事故时电梯使用管理人应当通知保险公司。三是承保主体明确。已在共保示范项目投保的电梯需张贴相关标志,标明理赔服务热线电话,便于业主了解所使用的电梯是否已经购买电梯责任保险。非共保体成员公司参照制作并张贴投保标志。
广东保险和质检部门还积极协助承保人加强事前风险管理防范事故发生。首先通过价格杠杆促进电梯安全管理。统保示范项目的基础保费为80元/台,结合各种风险因子调节,总保费在56-480元之间浮动。保费水平与被保险人的电梯安全管控水平直接挂钩,安全管控差的保费多,安全管控好的保费少。保险公司还可以对被保险人的安全管理及事故预防情况进行检查,提出整改意见,督促相关单位加强电梯安全管理。其次,广东保险业成立了电梯责任保险应急及事故防控中心,应急及事故防控中心的主要工作是从技术与风险管理结合的角度不断提升电梯行业内相关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并以保险培训会、风险管理研讨会等形式提升全社会的电梯风险意识,普及科学的电梯事故预防知识。2014年以来,广东保险业已组织近千家电梯相关单位参加了风险管理和应急处置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