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加紧电梯隐患排查 专家称安全“软管理”不容忽视

05.08.2015  19:57

金羊网讯 记者李婷婷,实习生陈智豪、钟嘉瑶报道:继广州市质监部门通报广州市内共有19台“苏州申龙”扶梯后,有媒体对相关隐患点进行了实地调查发现,广州仍有“申龙”系列的扶梯并未列入此次通报的名单。对此质监部门回应,目前已对广州市百余台申龙系列的电梯进行逐个排查,重点监测。有市民反映,电梯安全着重于安检和保养,但对于电梯使用者的安全意识的提升也亟需制度建设与保障;专家认为,电梯安全的“软管理”也不容忽视。

市民电梯安全意识需提高

电梯事故发生应该由谁买单?业内人士认为,与之相关的制造、安装、维保、使用等各方都有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但也有市民认为,在享受电梯给现代社会生活的出行带来快捷、便利的同时,每一个市民本身都有共同维护电梯安全运行环境的权利和义务,相关职能部门也不能只着重电梯本身的“硬管理”,在对电梯使用者的安全意识的提升上也要加大力度,营造电梯使用的良好的“软管理”。

记者发现,国内由于安全意识缺乏或处置不当而发生乘客伤亡事故并不鲜见。对此网友“天线得得BBB”认为:“每次事故发生后,就把矛头指向电梯,其实人也有责任。人的安全意识不强,再好的电梯供应也没有什么用”。而网友“pythoniii”则认为,“携带大件行李或推婴儿车需走垂直电梯,但常常看到很多家庭主妇手里拎着大包小包还推个婴儿车上扶梯,人流多的时候后面的人往前挤其实很危险,除了是安全意识不够,其实跟相关部门在安全指引方面宣传不够也有关系”。

电梯安全的“软管理”不容忽视

针对电梯安全管理的管理现状,金羊网记者采访了广州市社科院高级研究员、广州市城市科学研究会副会长谈锦钊。他表示,对于当前电梯事故频发,一方面要重视电梯质量安全,完善相关硬件设施;另一方面,对电梯安全的“软管理”也不容忽视。

各个单位的经营和管理应该是相辅相成的,不能一味追求经济利益而忽略了管理。在电梯安全事故背后,暴露的是某些单位存在管理上的空白点。当前婴儿车、行李箱等大件行李违规搭手扶梯现象严重,有关管理部门有没有做好相关告示工作呢?很多市民对哪些东西、哪些物件不能乘坐手扶电梯仍是一头雾水,根本不知道会发生危险。”谈锦钊说道。另外他还建议,相关监管部门应在每个电梯口应设立值班员,对违规搭乘手扶电梯的市民给予劝告、劝阻,对不理睬监管、依然我行我素的市民,可出动保安甚至警察。

此外,谈锦钊认为遵守规定搭乘电梯不仅仅是个人责任,更是社会责任,这反映了整个民族的素质,每个人都应该遵守相关规定,文明搭乘电梯,共同维护电梯安全运行环境。

金羊网记者今日下午致电广州市质监局,针对电梯质量以及安全意识问题提交了相关采访提纲。截至记者发稿时为止,尚未收到回复。金羊网记者将继续跟进此事。

【安全课堂】

切勿随意按下“急停”按钮

电动扶梯在设计时考虑到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相对应地设计了安全保护装置,装置包括自动停止装置和人为停止开关。

通常,在电动扶梯两侧围裙板的拐弯处都设有开关,当人的脚或衣物挤在梯级和围裙板中时,会造成围裙板变形,顶住后面的开关。此外,电动扶梯梯级梳齿板下面也有两个保护开关,当有物体卡在梳齿板中间时,开关也会关闭。

如果自动停止装置失效,电动扶梯上下两端或长扶梯的中部也有急停开关。出现意外时,可按下急停开关。电动扶梯的右侧近地面处有红色紧急按钮。按钮有嵌入式、按键式或突出型,仔细留意就能找到。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遇到紧急情况,否则不要乱按“急停”按钮。如果随意按下,搭乘的人会因为惯性而摔倒,甚至出现挤压踩踏现象。

如何乘坐扶梯才安全

在乘坐电动扶梯时,一定要握好扶手、站稳。当发现扶梯出现故障或有人员跌倒等涉险事件时,切勿惊慌,在扶梯上的乘客应保持冷静、紧握扶手;后续乘客请勿围观,切勿继续乘坐故障或涉险电动扶梯。

乘坐电动扶梯要当心夹住衣物。夏天出行,穿长裙的女士在上下扶梯时,最好将裙摆提起一些,避免裙摆卷入扶梯内。此外,不要用扶梯梳齿板边缘的“防夹毛刷”来刷鞋,否则鞋子很可能被电梯“”进去,非常危险。

此外,不要推着轮椅或婴儿手推车乘坐电动扶梯。由于扶梯呈一定坡度,倾斜的推车难以保持平衡,极易倾倒。使用轮椅、婴儿推车,携带大件行李时应乘坐无障碍电梯。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任何杂物、垃圾都可能是电动扶梯的“杀手”。如果将杂物、垃圾等扔在扶梯的梯级上,容易造成安全隐患。

【相关新闻】

广州排查1.1万扶梯 市民质疑为何不公布风险电梯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