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遭虐待男童回学校 养父称是真心为孩子好

08.04.2015  05:38

据新华社电7日,南京被养母打得遍布鞭痕的男童已回到学校正常上学。然而,由于孩子特殊的收养关系,未来孩子如何处理,亲属间收养的孩子谁来保护,收养之前谁来评估收养人的心理健康等问题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学校 对男童进行心理辅导

7日,记者来到被打男童施某的学校,学校德育处负责人陈媛媛告诉记者,当天上午,孩子已回归学校,正常上课。孩子是他亲生父亲送来的,据生父说,孩子一直哭闹着要回来上课。

回到学校,我们对孩子进行了心理辅导,我们也希望社会给孩子一个平静的学习环境。”陈媛媛说,孩子学习成绩不错,也很乖巧听话,相比同龄的孩子,感觉更懂事。

一直关注此案的心理学专家张纯6日见了孩子。他说,从孩子的举止看,这个孩子应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外向型孩子,但他的语言非常矜持,眼睛迷茫,敏感、多疑、戒备。这表明他天性中的一部分被抑制了,这或许与孩子被鞭打有关。

养父 他们是真心为孩子好

据施某的养父介绍,孩子的养母实为孩子的表姨。孩子的亲生父母之所以愿意将孩子送给他们抚养,一是因为其家庭日子较为艰苦,二是他们没有能力给孩子提供好的教育环境。2013年,孩子6岁时,他们办理了收养登记证,并将孩子带到南京上学。日前,施某的养父还向媒体出示了收养登记证。

孩子养父介绍,领养孩子后,主要由妻子来照料他的学习。妻子很要面子,为孩子说谎和学习也发过脾气,但是他们是真心为孩子好。

张纯说,一些人信仰棍棒之下出孝子,但棍棒教育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能矫正孩子的行为,也会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留下很大的创伤。对于这种家庭暴力,过去我们常以清官难断家务事为借口推卸责任,建设法治社会,清官一定要能断家务事。

张纯也注意到了孩子特殊的收养关系。他说,目前对收养者的评估,更多的关注在于收养人的家庭收入情况、养父母的学历情况以及住房等,都是给孩子提供一个物质保障,但是缺少心理评估。希望相关部门能汲取这一案件中的教训,进一步完善收养制度。

官方 亲属间收养很少回访

南京市民政局福利事务处相关负责人马红介绍,目前国内可办理合法收养手续的情况主要有三类,一是福利院弃婴,二是陌生困难家庭孩子,三是三代以内亲属间收养。统计显示,2014年南京市办理收养手续的家庭是47个,2013年104个,其中约一半是类似施某这样的三代以内亲属之间的收养。“三代以内”亲属收养条件相对宽松,收养孩子年龄由14岁放宽到18岁,送养家庭不受家庭困难条件限制,只要双方有意愿就可申请办理收养手续。

“‘相对宽松’的条件对亲属间收养家庭的评估和追踪会造成一定障碍。”马红说,2013年,南京民政部门出台《南京市收养子女家庭评估实施细则》,对收养的评估、收养后的回访有详细的规定,对一些特殊情况还有一票否决制,但这些规定只适用于福利院弃婴收养,不适用亲属之间收养。

事实上,在我国的收养法规中,没有涉及合法收养手续办理之后,制度上的跟踪监管应该由谁实施、怎么实施。2013年南京作为国家首批试点收养评估地区出台了这个实施细则,但这并不是法律层面的‘硬杠杠’,也不覆盖所有的收养类型。”马红说,目前对于福利院弃婴的收养家庭,基本上做到了评估打分和追踪回访,而对亲属之间已经达成协议的收养家庭,民政部门很少再进行回访。

马红说,现行法律体系下,民政部门只是送养和收养家庭的“中间桥梁”,收养中出现的虐待、遗弃等类似问题,还需公安和司法部门介入解决。

前5个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7万亿元 同比增长12.5%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王希)国务院国资委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至5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新浪广东
农业农村部部署高温防御工作 落实抗旱保苗关键措施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于文静)据中国气象局新浪广东
端午节假期出游人次破亿 文旅产品服务丰富
  新华社北京6月24日电(记者徐壮)文化和旅游部24日公布2023年端午节假期文化和旅游市场情况。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综合测算,全国国内旅游出游1.新浪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