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通融资渠道助力新型农业发展

01.06.2015  16:36

  ■ 武海义

  本报报道,近日,农业银行广东分行在蕉岭举行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签约仪式,两家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将部分流转土地的经营权及地上附着物作为抵押担保品,获得了47万元贷款。这是广东农行在全省范围内发放的首批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标志着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有了新的融资渠道,蕉岭成为梅州唯一享受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金融服务项目的县。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是一种农村普惠金融措施,对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都具有深远的影响。蕉岭先行先试推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是金融活水灌溉“三农”经济的积极尝试。

  实践证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是客观可行的。从一些地区的试点情况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推行后,不仅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农村新型经营主体的资金困难,而且推动了当地的农业规模化经营和土地流转,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新型农村经营主体的抵押物不足和融资困难等问题。

  当然,畅通融资渠道助力新型农业发展,还需完善配套措施。首先要完善农村土地法律框架,从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范畴角度,修订和完善《担保法》、《物权法》和《土地承包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从法律上明确农村土地的担保物权性质,允许土地承包经营权用作抵押进行融资。其次要完善农村土地价值评估专业机构。要引入具有权威的专业中介机构和专业人才对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价值进行准确评估,合理确定农村土地价值,为金融机构开展农村土地承包权抵押贷款创造条件,使涉农金融机构能够及时通过土地流转中介服务机构,将抵押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流转变现。再就是要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和承包经营权证书制度。明确土地管理部门职责,规范权证发放和抵押登记环节,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进行登记管理,通过完善登记公示系统,将抵押登记信息及时全面地向社会公布,真正将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和权证书制度落实到农户、地块,为金融机构开办推广抵押贷款业务提供产权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