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的别样暑假

04.08.2014  11:56


孩子们在庭院里和小伙伴玩“摸人”游戏。(吴腾江/摄)

  暑期已经过去将近一个月,留守儿童的暑期怎么过?记者走访了解到,他们要么做“候鸟”,飞到在外地打工的父母身边团聚;要么继续在农村留守。社会热心人士呼吁全社会都来关注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让他们也能过一个充实的假期。

  ●本报记者  李少凤  见习记者  黄焱

  实习生 杨锦钰  刘思琪

  飞到爸爸妈妈身边的“候鸟”

  有些留守儿童,一到暑假就成了“候鸟”,虽然奔波辗转,但能与父母一起,他们仍然感到满满的幸福感。不过,并非每一只“候鸟”都是快乐的。

  家住梅县区隆文镇的婷婷即将上六年级了,从小就由爷爷奶奶带大的她,以往寒暑假都是在家乡的田间地头度过的。今年暑假,在深圳打工的爸爸妈妈心想,孩子年纪也大了,更需要父母的关怀和教导,想把她带在身边一段时间。于是,妈妈专程回乡把她接到深圳。起初,婷婷很兴奋,想到可以与爸爸妈妈住一起,就觉得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可事实却不是想象的那样——爸爸妈妈每天八点就出门上工,几乎每晚都加班至十点。常常是,他们回来了,自己又睡着了。白天在出租屋里,没有电视可看的婷婷“整天趴在窗边看外边来往的行人车辆”,百无聊赖。“我想回爷爷奶奶那儿去。”婷婷只能偷偷地对堂姐倾诉。

  在农村享受“留守”时光

  许多不能“飞”到父母身边的留守儿童,只好选择继续留守老家,看电视玩游戏,自有一片快乐天地。

  在梅县区石扇镇建新村一户农家院子里,五六个小朋友玩起了“摸人”的游戏。十岁的小怡主动请缨,用红领巾蒙上自己的眼睛,其他小伙伴们逗她、躲她,小怡根据他们的脚步声来判断位置,小伙伴们差点被“抓”又敏捷脱身的欢笑声留在村庄的上空。小怡告诉记者,这些小朋友都是左邻右舍,当中也有父母在外头打工,跟着阿公阿婆生活的。因为有玩伴,他们的暑假并不孤单,大家一起捉迷藏、跳房子、看动画片,到了晚上,还跟着周边的阿姨一起跳广场舞,一天的时光很快就过去了。

  该镇另一个留守儿童小埼,她在玩乐之外还订好阅读计划,今年暑假先看《三国演义》。小埼说,读书的时光很快乐,很充实,还增长见识。而14岁的小思刚小学毕业,她趁暑期帮奶奶干些农活。“我们在田间劳作时,偶尔会叫她送水,或收一下晒着的农作物,让她帮忙干些较简单的农活,她也很懂事。”小思的奶奶说。

  而对小嫦来说,背井离乡在外工作的爸爸妈妈是那么遥不可及,靠着每日的手机短信,仍无法消解对他们的想念。暑假对她而言,成了“孤独”的代名词。小嫦今年9岁,跟外公外婆生活。记者见到她时,她躲在二楼角落独自看着电视,一脸的冷漠。记者希望能和她交谈,可一靠近她,她“唰”地关掉电视走开了。“她平时很乖巧,又有礼貌,逢人就主动打招呼。一到暑假,就变了个人,变得很孤僻,连家人跟她说话,她都不理不睬的。”她外婆不无担忧地说道。原来附近邻居就没什么小孩子,小嫦没什么玩伴,因此她每天几乎足不出户,待在家里,除了写写作业,就只有看电视。“我担心她闷坏了……”老人家叹气道。她外公徐伯正考虑带她出远门去看望孩子的父母。

  爱心让留守儿童暑假不孤单

  如何让农村的留守儿童度过一个安全而有意义的假期,这应当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广东道德模范”黄勤立一直关注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今年5月,他带着深圳180多个爱心家庭与爱心企业组成的爱心团来到了梅县松源镇,将筹集的4万多元善款捐助用于扶助贫困留守儿童。7月中旬,爱心团又来到丰顺县,在潘田中学开展为期一周的“助学行”活动。下个月,他将再次组织留守儿童与爱心家庭的孩子手牵手活动,邀他们到深圳共同体验生活,共度一周的欢乐时光。

  “希望孩子们出来开开眼界,回去之后认真读书。”黄勤立表达了他那质朴的心愿。他呼吁,城里的孩子暑假节目丰富多彩,农村留守的孩子也需要关爱。希望建立一些适合农村青少年活动的场所,至少每个村子要有一两处可供孩子们玩乐的去处。此外,社会各界可以把文艺、娱乐、游戏、电影和少儿科技展览等送下乡,同时有计划地把农村孩子接到就近的城市参观学习、开阔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