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广州 | 老番禺工业的往日辉煌,化作西坊大院的烟火气

26.04.2022  10:32

红砖瓦房、苏式建筑、老店招牌,壁上青藤郁郁葱葱,浓烈的历史厚重感扑面而来,在广州市番禺区市桥街,曾经生产出新中国第一双人字拖的一个旧工厂复活了!

通过城市微改造,一个具有60年历史的独特红砖瓦房厂被改造成复古而又文艺的创意园,成为周边有名的网红打卡地,既镌刻着老番禺人深刻的历史记忆,又流淌着新时代创意活力。

尊重历史、尊重文化、尊重生态,守护好城市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风貌,番禺区持续深化城市更新微改造,推动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将老番禺工业的往日辉煌,化作了西坊大院的烟火气。

西坊大院文化创意产业园位于广州番禺市桥街,占地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超过5万平方米,前身是1958年建立的番禺县国营农副产品综合加工厂。

上世纪60年代,这里曾经是番禺供销社、番禺食品厂,曾经的“何济公制药厂”的旧厂房选址在这,新中国第一双人字拖也出自这里。作为番禺工业经济的起源之一,随着不同时期的增量扩产,食品厂周边发展日益繁荣,一度成为引领番禺经济发展的繁华区域。

可惜因历史原因,曾经人声鼎沸的工厂日渐没落,繁忙热闹的景象不复存在,该片区几经转手拍卖,近数十年更是处于荒废破败状态,成为市桥城区“遗忘的角落”。 因为业态单一,体量偏小,这里招商效果不尽如人意,经营状况举步维艰。考虑到开发成本和市场前景,业主一直用来做仓库和加工用房,改造开发一直处于停滞状态。

作为番禺县工业经济的起源之一,目前保存了为数不多的红砖瓦房群落、苏式历史建筑以及充满改革开放年代气息的工厂车间建筑。

番禺区市桥街道办主任许东雨介绍,从2019年开始,番禺区、市桥街引入新的开发商,通过城市更新微改造方式,以“讲好番禺故事、展示番禺文化”作为突破口,为这里带来了新的生机。

从小在市桥长大的凌女士今年30多岁,已经嫁到了海珠区。小时候,凌女士的父亲曾在这间厂里做过人事保卫和办公室工作,小时候她常跟着父亲到厂里,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非常熟悉,厂区成为儿时的幸福时光和美好记忆。

她回市桥探望母亲时,偶然经过市桥西苑看到“西坊大院”门牌,顿时惊奇,但见厂区场景依旧,整体保留如初,瞬间唤醒儿时记忆,一种乡思、乡情油然而生。

70多岁的梁伯曾是这里的工人,故地重游,当年的房子、道路、树林还历历在目,仿佛一种当年的气息扑面而来,便约了十几个当年的老工友在此相聚留念,并发上朋友圈,从而引发工友重游之风。

看得见历史,记得住乡愁”,用好该片区的历史,讲好西坊大院故事,展示市桥、番禺的历史文化成为西坊大院微改造的突破口。

漫步在如今的西坊大院,红砖墙、老瓦房,壁上青藤郁郁葱葱,浓烈的历史厚重感扑面而来。

旧物长廊、童心泡泡屋、西坊巴士、彩虹楼、无边喷泉、人体雕塑、绿野仙踪打卡点等,新旧建筑完美融合,无不向游人展示着这座园区真正“”了过来。

西坊大院开发运营企业、广州九方印集团副总裁叶瑞立介绍,自开始打造西坊大院起,设计团队多次走访周边街区。从居民口述到官方记载,西坊大院及其周边的历史被他们“翻了个遍”。按照他们的改造思路,西坊大院并非简单意义上的文创产业园,而是整个片区的历史缩影。

基于这样的理念,西坊大院采取“修旧如旧”微改造方式更新。不仅要挖掘保留重现历史文化,还要满足相应的功能性和安全性,更要与市场接轨。

比如,西坊大院内,瓦房仅瓦顶的盖法就有三种。团队专门请来建筑之乡茂名电白的老师傅,从各处收集旧瓦片及木头,以传统修葺方式对旧厂房进行更新。近百年树龄的树木、老旧电箱电柜等工业历史印迹需完好保存,当下网红风格的园林设计、年轻潮流色彩搭配也要恰如其分地融入其中。

园区环境的打造上,厂房布局、道路不变,并力求尽可能地保持瓦房原有的风貌。除了古旧建筑外,园里还保留了近百年树龄的木棉树及其环绕周边的绿萝藤蔓、绿树成荫的古树,以及有数十年历史的果树,同时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宣传标语、老旧电箱电柜等工业历史印迹都被一一保留并在园区进行陈列展示,再融合当下网红风格的园林设计,画面充满冲突感却独具韵味。上世纪60多年的历史文化重新绽放,让人惊喜。

我们保护古树,并不是单纯地围起来。而是要在保护的同时,让市民游客能够亲近这些古树。”叶瑞立介绍,采用这样的理念,他们为一棵古树加上了楼梯和滑梯,成为备受欢迎的打卡点。

咖啡店里有旧式凤凰牌自行车、老款的脚风琴,我们将这些怀旧元素加入到了店里。”西坊大院一家怀旧风咖啡馆负责人蔡鹏峰介绍,他们原本是做婚纱摄影等方面的业务,因为员工都喜欢喝咖啡,于是索性就在这里开了一家咖啡店。“改造咖啡店的理念并非推倒重来。咖啡馆虽小,但也要配合园区的文化情怀,按照缩小版园区的气氛来打造。

用“后浪”方式演绎“前浪”的故事,用现代的方式来演绎前人的故事,让这个老旧的工厂区焕发了新的活力。

通过城市更新微改造方式,西坊大院将尘封的旧厂区改造成集创意办公、人文商业、艺术生活、社区休闲、旅游观光于一体的无界艺术生活演艺场,以历史和文化打造广州人文艺术网红新地标、新时尚。

改造过程中,我们还特别突出了文化载体和文化氛围的营造,特别是岭南文化。”许东雨介绍,西坊大院还规划建设了非遗文化工艺街、非遗文化体验区等非遗空间,定向邀约了广绣、漆艺、广彩瓷等非遗手工艺人进驻。通过这些文化空间的营造,让更多人感受到了岭南文化的魅力。

广彩瓷手艺人钟忠涉足广彩艺术近四十年,他将工作室开在了西坊大院文创园D4栋。“在这个见证了番禺发展变迁,堪称番禺建筑博物馆的西坊大院内把广彩瓷技艺展示出来,能让大家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特别有意思。

钟忠说,希望通过这里作为一个展示平台,让更多年轻人知道广州还有“广彩瓷”这样的好东西,让广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传承和传播。

番禺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负责人介绍,2021年,他们就授予了西坊大院“番禺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牌匾,拓展其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渠道。园区将以入选番禺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为契机,加强载体建设,拓宽工作渠道,积极投入到岭南的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中,多层次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按照计划,番禺还将在西坊大院组织策划举办“寻找家乡的故事”——番禺区历史文化传承系列专项活动启动仪式暨专家研讨会,探讨如何更好利用番禺本土文化资源。计划在西坊大院举办本年度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和番禺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申报事项培训等。

番禺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负责人表示,未来番禺区还将借鉴西坊大院微改造成功经验,以“绣花”功夫的运用,更好地推动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持续深化城市更新,以更大力度推动番禺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和“四个出新出彩”。

记者:刘怀宇 钟晓宇

摄影/摄像:梁钜聪(部分图片为资料图)

剪辑:余妍玲

海报:张雅

统筹:冯艳丹 罗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