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市疾控中心发布预防埃博拉健康指引如非需要避免前往疫区

22.08.2014  01:35
为了开展防控埃博拉工作,清远市疾控中心中心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近日,该中心发布了《个人预防埃博拉出血热健康指引》和《旅游者及涉外单位预防埃博拉出血热健康指引》,提醒公众,目前西非仍然是“埃博拉”疫情集中区域,如需前往西非地区,请务必做好个人防护。

清远新闻网 讯 自有历史记载以来,埃博拉病毒已是25次“光临人间”。自今年2月份起,埃博拉病毒已带走超过900多条人命,现在仍旧在非洲西部国家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和尼日利亚等地流行。

为了开展防控埃博拉工作,清远市疾控中心中心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近日,该中心发布了《个人预防埃博拉出血热健康指引》和《旅游者及涉外单位预防埃博拉出血热健康指引》,提醒公众,目前西非仍然是“埃博拉”疫情集中区域,如需前往西非地区,请务必做好个人防护。

无预防疫苗 病死率高达50%—90%

指引》指出,埃博拉出血热是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一般在接触病人或者染病等后的2—21天发病,一般认为果蝠(蝙蝠)可能是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宿主。患者可能出现高热、头痛、肌痛、咽痛,随后会出现呕吐、腹泻、皮疹、肾和肝功能受损,部分患者会出现内出血和外出血现象,目前主要在乌干达、刚果、加蓬、苏丹、科特迪瓦、南非、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等非洲国家流行。该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和预防疫苗,病死率高达50%—90%。

近日,清远市疾控中心召集流行病防治科、微生物检验科等相关负责人就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控工作进行部署,以期疫情发生时,各科室能各司其职、及时高效应对疫情,切实做到“无急可应,有急能应”。

指引》明确指出,埃博拉病毒传染有多种途径:通过密切接触染疫动物、患者而感染到埃博拉病毒,随后有可能在社区造成人际传播;通过破损皮肤或粘膜与患者的血液、体液或其他分泌物直接接触时科导致感染,性接触也可能传染;接触被埃博拉病人的血液和体液污染的环境或物品(如脏衣物、床单或者用过的针头)时,也可发生感染;在非洲,人们因处理受感染患者或者死去的热带雨林中的黑猩猩、果蝠、猴子、森林羚羊和豪猪等导致感染。

发现疑似病例 报告疾控中心

清远市疾控中心提醒,如非需要,公众应在埃博拉出血热疫情流行期间避免前往疫区进行旅游、宗教、外事和贸易等活动;在疫区活动应避免接触灵长类及其他野生动物,避免与(可疑)病例接触,避免果蝠或猴子、猿等野生动物的产品消费;从疫区回国后应留意自己21天内的健康情况,如出现有相关症状者,应当立即就医并将外游史告知接诊医生。

有市民提出,涉外单位出现埃博拉出血热疑似病例时,应当如何处理?对此,清远市疾控中心回复称,立即报告所在辖区疾控中心,并配合疾控人员对疑似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样品采集。

指引》提醒,疑似病例要配合疾控人员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期限为自最后一次暴露日起21天。医学观察期间一旦出现发热、乏力、咽痛等临床症状时,要立即报告疾控中心。配合疾控人员做好隔离现场和污染场所的清洁消毒工作。被患者呕吐物和粪便污染的被服、地板等物体表面以及清洁用具均用含氯消毒液浸泡清洗;被污染的衣物也可采用煮沸消毒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