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初五的月光》15年后再登银幕 张智霖陈乔恩佘诗曼等加入

14.04.2015  14:49

  张智霖、陈乔恩等主创人员在拍摄现场。 刘力勤 摄

  15年前在澳门拍摄的《十月初五的月光》至今仍是TVB最经典的剧集之一,也是当年收视率纪录的缔造者。15年后,这部经典电视剧将被搬上银幕,由擅拍爱情电影的叶念琛导演,并将在当年取景的澳门各处名胜拍摄。

  上周末,该片在澳门开放探班,张智霖、佘诗曼、薛家燕以及新加入的陈乔恩等演员与媒体见面。15年后再度扮演初哥哥、君好、Q姨这三个经典的角色,张智霖、佘诗曼、薛家燕都无比唏嘘。有意思的是,这几位当年的演员换上当年的装束,甚至根本让人看不出岁月的影子,外形上几乎没有变化。但就算当年最年轻的新人佘诗曼,如今也已经40岁了。不过,对此张智霖根本不在意:“我拍出来就是很年轻,我也没办法。

  张智霖:十五年了,看一次哭一次

  电视剧版本中,张智霖扮演的文初是个哑巴,有很多手语的戏,算得上是该片一大特色。很多时候甚至比台词更有感染力。而这次的电影版也加入了一个哑巴的新角色,由陈乔恩扮演,据说她将全程用手语,与张智霖、佘诗曼形成三角感情。

  不过,虽然是演同样的角色,但毕竟时过境迁,还能找到当年的感觉么?张智霖表示,自己甚至不敢回去重看那部电视剧:“当年我每看一次哭一次,现在为了有距离感我坚持不重看,希望有新的火花产生。”相比之下,佘诗曼轻松很多,居然坚持看了20集,硬生生地找回了当年的感觉。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叶念琛的版本并非将原作照搬回来精简,实际上算是电视剧的续集。故事从电视剧结束之后数年开始,君好重新回到澳门,遇到初哥哥,两人在琦琦对文初情感的催化下,才终于敢于面对心目中的爱情。

  从剧情来看,“新人”陈乔恩的戏分很重。而相对于其他人的轻车熟路,陈乔恩其实很紧张:“第一次要比手语的时候,很紧张,不知道节奏如何”,张智霖也教过她一些窍门,“接触电影才发现,手语可以把很暧昧腼腆深情的一些话表现出来,拍完之后很有趣”。张智霖称赞陈乔恩的手语很厉害,“有时候现场会临时改台词,她都可以把手语打出来。换了我不行,我一定会翻脸”。

  电视剧的结尾中,佘诗曼嫁给了马浚伟,但在澳门探班的两天中,记者并没有发现马浚伟的身影。对于这一点,剧组主创都故作神秘,称要看了电影才知道怎么回事。而佘诗曼则透露:“很多年后,在我身上发生了一些比较严重的事情,让我的心情变得好乱。

  叶念琛:压力大了,粉丝不敢得罪

  《十月初五的月光》导演叶念琛近年来一直都是走清新温情路线。但此前诸多故事都是他原创的剧本。而这次利用已经成型的背景和角色,对他来说是否会有很大限制?

  叶念琛解释说,自己其实非常喜欢这部电视剧,能够拍电影版对他来讲是很大的满足,所以,根本不会在意剧本人物本身的限制问题。对他而言,最大的限制就是电视剧20集的空间要压缩成电影2个小时,还要在保持原有风格的基础上增加属于叶念琛的“爱情元素”。不过,叶念琛表示,在他看来既然此前很多东西都成型了,那就任其发展好了。“因为都是原班人马,所以我也经常跟演员们探讨,我会问他们,如果这句对白,初哥哥会怎么说?君好又会怎么说?基本上,我给大家的空间很大。

  他透露说,比如佘诗曼的角色,因为遇上丧夫,她开始的表现就很明显很乱,虽然比以前成熟了很多,“但都是有君好的一些任性在”,初哥哥一直在陪她任性,但最后都顶不顺。叶念琛说角色身上发生了不同的故事,但性格仍然会延续,说什么台词好,让这个角色本身来发展是最好的。

  虽然对自己的剧本有信心,但叶念琛依然担心这部电视剧的死忠粉:“我现在最大的压力,就是不可以得罪他们。好在我自己也是粉丝,不会故意从毁坏角色的角度去做,他们应该可以理解吧?”(郑照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