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区跨境电商呈现井喷发展

14.09.2015  15:23

  白云区电商企业蓬勃发展,但分散各地亟需建设园区集聚。 2015年上半年白云区外贸进出口比去年同期增长63%,其中,在进出口排名前50的企业中,就有6家从事跨境电商的企业成为榜单“新秀”。

  白云区电商企业蓬勃发展,但分散各地亟需建设园区集聚。

  2015年上半年白云区外贸进出口比去年同期增长63%,其中,在进出口排名前50的企业中,就有6家从事跨境电商的企业成为榜单“新秀”。

  近日,白云区科工商信局发布的《跨境电商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下称《报告》)显示,白云跨境电商呈现井喷发展,新兴的跨境电商企业后来居上,甚至改写进出口排名榜单。《报告》指出,依托空港优势,白云区发展跨境电商大有可为,但在白热化的竞争中,产品同质化、保税仓储用地短缺、集聚性载体尚未成熟等因素制约白云跨境电商发展壮大。

  趋势

  开展跨境电商企业数井喷

  在跨境电商的发展浪潮下,白云区也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据海关统计,2015年上半年白云区外贸进出口总体形势向好,比去年同期增长63%,远高于广州市同期增长8.7%的幅度。其中,跨境电商的发展势头不容小觑,在进出口排名前50的企业中,就有6家从事跨境电商的企业成为“榜单新秀”。

  截至2015年6月,白云区已有海关统计数据的跨境电商企业有7家,包括威时沛运货运(广州)有限公司白云机场分公司、广州中远国际航空货运代理有限公司、广州高捷物流有限公司等;已在海关备案但还没有数据的跨境电商企业有11家。

  在白云的跨境电商企业中,不乏大型且实力雄厚者,如白云电气集团、广铝集团、欧派集团,白云化工等,而跨境电商也被民营企业视为实施品牌出口战略的“新捷径”,众多从事传统加工贸易的企业正积极建立产品研发中心,创建独立品牌。去年,白云区雄星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创立了自主品牌,并获得广东省名牌产品称号。接下来,还有荣诚鞋业、永新皮具等正努力创建自主品牌。

  经过前期的发展,白云区跨境电商呈现出三大特点,其一是跨境电商的经营主体持续增加。“去年只有高捷物流、易江南贸易和荟星电子商务3家,到今年上半年已增加到18家。”《报告》指出,预计从2015年下半年到2016年,开展跨境电商的企业数将井喷。

  其次是开展跨境电商企业地域集聚程度高,依托机场综合保税区优势,白云企业纷纷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取得仓储用地开展跨境电商业务;此外,白云区开展跨境电商企业营销模式趋同。据介绍,白云区开展跨境电商企业主要以网购保税进口(B2B和B2B2C)模式为主,上述提及的18家企业均是做大物流、大仓储或者进口保税体验店,以进口额为主,尚难以统计到具体的出口额。

  优势

  机场综合保税区吸引企业落户

  跨境电商被电商行业认为是“最后一块蛋糕”。在这个新兴的风口上,要想站稳脚跟,都将面临供应链、通关、仓储、物流等各环节的问题。而白云无可比拟的优势在于其拥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机场综合保税区,从而吸引企业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注册,成为白云区企业。《报告》指出,广州区域内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的主要集中在白云机场综合保税区、南沙和佛山三地,而白云机场综保区跨境电商的业务量大约是南沙和佛山两地叠加后的两倍。

  据悉,白云机场综保区是目前国家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手续最便捷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之一,可以开展保税仓储物流、国际贸易、检测维修、商品展示、研发制造、国际采购分销和配送等业务。

  在税收政策方面,相对于南沙的加工制造、物流业、前海的金融创新、横琴的服务贸易,白云综保区在“境内关外”、保税展示等方面享有税收优惠。货物从境外进入综保区可以保税,从综保区运往境外免征出口关税;货物从国内进入综保区视同出口可退税,在区内流转也不征收进出口环节的有关税收;区内企业货物交易不征收增值税和消费税等。

  在加工贸易政策方面,综保区内企业不实行加工贸易银行保证金台帐和合同核销制度,不实行单耗标准管理,综保区与境外进出口的货物,不实行进出口配额、许可证管理等。除三大政策优势外,还有检验检疫政策、外汇管理政策等多项优惠政策吸引进出口企业落户综保区。

  《报告》指出,从连续几年的广交会情况来看,长单、大单越来越少,短单、小单占85%以上。跨境电商效率高、成本低,尤其适合短单、小单的出口业务,为广州、白云外贸带来了新优势。

  举措

  引导部分产业园转型跨境电商园

  作为一种对外贸易新业态,跨境电商发展目前仍处于摸索阶段,其行业痛点不断显现,白云区同样面临发展瓶颈。

  “首先面临的是政策监管体系尚未善。”《报告》指出,由于缺少一个整体规划和监管体系,当前各相关部门之间并没有形成有序的协调互动,这也造成了一些政策和法规难以真正落实和执行,导致跨境电商的无序发展。

  而从交易的产品来看,同质化竞争越来越激烈。据介绍,白云区大多数参与跨境电商模式的企业往往局限于一种或几种销量好的产品,如母婴用品、化妆品和保健品,这类物品存在着大量的替代品,必然造成了企业之间的同质化竞争,其结果就是竞争性降价以获得一定的市场优势,极大地压缩了企业盈利空间,也会引起库存积压等问题。

  分散的跨境电商企业如何转型,打造成熟的集聚性载体被视为一个重要的“抓手”。不过,《报告》表示,目前在广州尚未形成成熟的跨境电商产业集聚园区,白云区虽有211跨境电商产业园和林安跨境电商产业园,但这些园区的规模和影响力远远不及苏杭地区。

  放眼国内,标杆在前。据介绍,杭州的下沙区有中国(杭州)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产业园,承担着杭州绝大部分的跨境电商业务,天猫国际就入驻其中,而苏州有全国首批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还有网谷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杭州主攻试验区平台,广州则把重心放在市区保税店的建设上。”《报告》提到。

  《报告》建议,要大力培育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园区和创意产业园向跨境电子商务园转型,引导园区加快配套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推进各园区差异化、特色化经营。目前,8立方创意产业园正筹备将跨境电商主题开展二次转型,与风信子等专营跨境新兴电子商务公司寻求合作,使园区企业产品与欧美和东南亚市场进行对接;211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亦已处在招商和推广阶段。

  值得关注的是,白云区跨境电子商务中心落户广州市民营科技园,将进一步促进跨境电商产业集聚,引进一批大型跨境电商平台企业,扶持一批中小跨境电商服务业企业,推动民科园成为白云区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区的排头兵。

  缓解仓储用地短缺

  争取在滘心口岸

  设海关特殊监管区

  建议

  据介绍,由于适合开展跨境电商的保税园区暂时只有白云机场综合保税区(北区),众多大型电商物流企业已经提前抢滩,保税仓出现供不应求甚至“爆仓”。针对企业普遍反映的仓储用地难问题,《报告》提出几点建议:

  首先,鼓励平台与物流合作,据调研显示,目前聚集在广州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主要都是大型物流企业,且这些企业均通过了海关资质验证,直接通过这些大型物流企业代理跨境业务,可以减少平台企业的仓储压力和成本。

  其次,支持设立海外仓,通过有实力的企业在跨境电商主要出口市场设立海外仓,搭建以海外仓为支点的目的国配送辐射网点,为白云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一站式”的仓储配送服务。目前,威时沛运机场分公司和荟星电商等均已或筹备在重要目的国建设海外仓。

  此外,推进白云滘心口岸设立海关特殊监管区。按目前的海关操作规范,滘心口岸的保税仓由于成本问题,难以对用仓企业产生吸引力。随着机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仓储问题日益明显,在更多地区设立监管区域将成为可能。《报告》提及,白云区将密切加强与海关的合作与沟通,争取在滘心口岸设立海关特殊监管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