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官场刮骨能否疗毒?

19.08.2014  14:39
摘要:前白云区委书记谷文耀涉嫌受贿一案在深圳中院审理(详见本报今日AⅡ04-08版报道),这意味着过去一年发生在白云官场的“地震”逐渐接近尾声。回顾梳理“地震”中的那些细节,结论远比光秃秃的81人涉案这个数字来得令人震撼。

        后窗视点  □吴笋林(南都记者)

        前白云区委书记谷文耀涉嫌受贿一案在深圳中院审理(详见本报今日AⅡ04-08版报道),这意味着过去一年发生在白云官场的“地震”逐渐接近尾声。回顾梳理“地震”中的那些细节,结论远比光秃秃的81人涉案这个数字来得令人震撼。

        一年多以来,广州市纪委接二连三的通报中,前白云区委书记谷文耀、原常务副区长钟向东、原副区长吴锦明、原副区长龚辉、原党组成员刘健生,原区城管局局长兰海峰……白云区政府原领导班子多名成员的名字逐一上榜,白云官场窝案全貌渐渐浮现。

        对案件的逐一还原,暴露出白云官场存在的至少三个层面问题。

        显而易见,区政府领导班子上,官员上下级之间,利益勾连,下级为仕途升迁,长年行贿上级。此特点在钟向东与谷文耀的案情上,尤为突出。有媒体报道称,谷文耀落马后自述“带坏了白云官场的风气”,身为区政府领导班子一把手,如此归责也不冤枉。

        在中层处级、科技干部中,与开发商、包工头走得太近,利用职务之便为商人的项目提供帮助、谋取利益,进而收受开发商的回扣,这一点,在城管系统拆违的问题上最为典型。大型违建“广州花园”在2011年6月面临强拆,时任白云区党组成员的刘健生,因与开发商赵某关系密切,受托向有关部门求情。刘健生找到了老下属、时任白云区城管执法局局长的兰海峰,要求网开一面,兰海峰也为此卷入利益链条中。

        “广州花园”的拆违有一个细节颇值得关注,即开发商赵某花钱疏通关系,摆平了刘健生、兰海峰等多人之后,政府拆违阻力陡增,最终白云区政府不得不派出一名副区长亲自督阵指挥,才成功将“广州花园”拆掉。

        白云区拆违力度屡遭市政府诟病,其间的阻力来源和利益博弈,可见一斑。

        村官群体弄权,在土地出租和小产权房开发上与开发商打成一片,从而结成利益同盟集体受贿,是白云官场地震的另一个明显特征。申通快递公司为了一块70亩的土地,砸下1200万元放倒白云区高增、汉塘、东华、明星4条村29名村官的故事,便是一证。此前2012年白云区棠溪村18村官饭桌上分掉647万元现金的故事,也证明村官弄权并非孤例。

        如果一个区的官场,从上至下,层层官员均为利益所绊住了脚,城市改造升级谈何容易?拆违如何能执行得下去?有观察人士将白云区此次的整肃评价为“刮骨疗毒”式的反腐,诚然。如今猛药一下,沉疴能否去除,白云官场风气能否为之一新,值得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