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草丰美、白鹭成群!广州大学城将建生态碧道

08.06.2020  10:52

大洋网讯 6月5日下午,市海绵办有关负责人在区海绵办、区水务局有关负责人陪同下,到广州大学城开展海绵城市及碧道建设现场调研,听取了大学城水生态示范区建设即河涌堤岸整治及生态修复工程项目有关情况。

记者从调研活动上获悉,广州大学城将建约25.14公里长的碧道系统,通过设置海绵措施、栈道、绿道以及滨水活动空间等手段建设碧道系统,加强各节点间的联系。

新建碧道平面图

改善大学城水环境,提升河涌水动

据介绍,广州大学城水生态示范区建设——河涌堤岸整治及生态修复工程,是大学城水生态示范区建设、打造弹性水空间,提升水体生态自净功能及景观效果、落实碧道理念的重要工程。

项目通过补水及水动力提升工程、生态岸线构建及河床生态修复、水循环及生态湿地工程以及碧道工程的四个子项工程的建设,改善大学城水环境,提升河涌水动力和构建打造大学城碧道生态廊道。目标是改善水环境,全岛水系全面消除黑臭,提升水体水质,恢复水体生态系统功能;提升水动力,根据河流水系的坡降、水力、潮汐规律以及现有水利设施等基本情况,结合流域污染特点及河道需补水分析,通过合理调度水利设施,实现水体有序流动;打造碧道生态廊道,即“河清岸绿、鱼翔浅底”“水草丰美、白鹭成群”的生态廊道,构建特色生态景观与游憩系统。

根据工程目标,工程主要分为补水及水循环和碧道生态廊道系统两大系统。通过补水保障稳定生态基流,通过构建水循环,让水流动起来,通过生态岸线改造及水生态修复提升自身的净化能力,最后通过碧道系统串接各个节点形成一个完善的生态廊道。

在改善水环境和提升水动力方面,一湖两涌考虑以自净保质为主,外源补水为辅;其余12条涌预留最大外源补给水量”补水量:在非水质恶化时期,一湖两涌通过构建自身水循环动力,经过河道“水体动植物生态系统+强化湿地净化系统”保持水质不恶化,其余12条涌利用潮汐换水辅助提升水动力,使得大学城内的河涌保持良好流动性以及一定自净能力;当水质不达标时,采用水质较好的杂用水对河涌进行补水置换,最小补水量满足生态基流需求,能有效、快速、经济置换水体。

构建打造大学城碧道生态廊道

据了解,河涌堤岸整治及生态修复工程考虑通过设置海绵措施、栈道、绿道以及滨水活动空间等手段建设碧道系统,加强艺术长廊、知识源头、阶梯式生态滤池、生态水源、时代印记、古祠流芳、步漫生花、乐寻栈道、智汇乐园、中药草植物园等节点间的联系。

该碧道系统有助于丰富河岸的功能性、拉近人与水生态的距离、完善河岸的路网系统和增加沿线的景观性与生态性。整体打造一个综合碧水清流的生态廊道、亲近自然的共享廊道以及水陆联动的发展廊道的碧道系统。实现大学城主环路、慢性系统、滨水碧道间的衔接连通;平衡生态构建-休憩空间之间的关系。

其中,生态岸线构建及水生态修复工程,堤岸生态修整3.7km,包括中心湖岸线及补水点生态改造、赤坎涌(3#)生态岸线构建及河床生态修复和南亭西街涌(8-1#)生态岸线构建及河床生态修复。

碧道工程,主要建设碧道系统路线约25.14km。通过设置海绵措施、栈道、绿道以及滨水活动空间等手段建设碧道系统,加强各节点间的联系。合计景观节点9个,其中包含中心湖5个节点与沿湖绿化提升;赤坎涌(3#涌)2个节点;南亭西街涌(8-1#涌)2个节点。工程施工总工期预计为5个月,工程静态总投资12904.15万元。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肖桂来 通讯员袁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