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红楼 东莞人看病的代名词
搬离前,医护人员在红楼门诊前拍照留念。
人民医院的老员工刘祺及女儿和外孙女三代人都在红楼门诊工作。(记者 陈奕启 梁清 摄)
人民医院红楼门诊昨停业,这座百余年历史的老建筑一度为东莞人看病的代名词
“红楼也会停业,怎么会这样?”昨日上午9点半,大朗的李女士带着孩子,赶了1个多小时的公交车才到了东莞市人民医院红楼门诊。11月1日,周末上午,本该是患者川流不息的景象。然而,这个百年老医院突然安静了下来,没有往日排长龙的模样,留下的只有空荡荡的大厅,以及医务人员凌乱打包的背影。“1号上午8点,红楼门诊医务人员站完最后一班岗,这里就正式停业了。”现任红楼门诊部主任陈莹有些落寞地地坐在大厅里,不停地向不知情而前来的患者解释,并指引他们前往附近的医院。
“红楼”的历史可追溯到1888年,一位名叫铁威临的德国牧师在莞城文顺坊仁和里创建了“中华基督教礼贤会普济医院”;1901年,普济医院迁到这里,新建的院区几座楼都是红墙绿瓦,“红楼”因而得名,后来经历几次合并改名,1985年正式成为东莞市人民医院。
期间这些“红楼建筑”也经历多次拆建,终被门诊楼、内科楼、外科楼、康复楼、行政楼、普济楼、同济楼等几栋现代建筑取代,但人们对“红楼”昵称至今未变,它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东莞市人民医院”的代名词。
“红三代”的记忆
“拍点照片吧,不然以后就没有机会了。”10月29日上午9点,东莞市人民医院护士刘芷颖搀扶着外公、妈妈,特别赶到了“红楼”,在院内行政楼门口的大榕树下,留下了三人合影。
早在今年9月,刘芷颖已从院内得知,红楼将会被拆。“当时,一家人听了都很失落,这里承载了太多的回忆。”
刘芷颖,27岁。2012年,南方医科大学本科护士毕业后,便到了东莞市人民医院工作。“外公、妈妈、阿姨都是医院的职工,我已经是家里的‘红三代’了。”刘芷颖从小在红楼长大,有着超乎80年代的“红楼情结”。
“从小外公就给我讲红楼的故事。”刘芷颖说,对于红楼历史,她仿若历历在目。
1888年,一位名叫铁威临的德国牧师受德国基督教礼贤母会的派遣,在莞城文顺坊仁和里创建了“中华基督教礼贤会普济医院”。1901年,普济医院迁至脉沥洲,当年新建的院区主楼红墙绿瓦,“红楼”因此得名,一直被沿用至今。
在红楼的近代史篇章里,外公刘祺也曾是默默奉献的“螺丝钉”。
上世纪40年代初,刚满20岁的刘祺从大朗松柏朗村走出来,辗转到了“红楼”(当时的普济医院)。“当时还是德国人在管,医院跟现在的红楼完全两个样,唯一没变的就是院内那一汪清澈的池塘。”刘祺还记得,那时整个医院只有一栋主楼,就在现在外科楼的位置,“主楼正堂是候诊大厅,各厅堂墙壁油浅绿色,候诊大厅楼上是基督教礼拜堂,在礼拜堂的上面就是个大钟楼。”
刘祺没受过多少教育,他只能在医院里打杂。“刚开始是放牛,后来,德国人走了,解放军接管了医院,我又开始负责采购、种树。”刘祺清楚地记得,现在医院行政楼门口的那几棵大榕树就是当年自己亲手种下的。
“要看病,去红楼”
几十年匆匆,当年的榕树苗已是遮天蔽日,而医院也经历了无数次重生。
“教会医院时常赠医送药,来这里看病的人也越来越多,大钟楼承载不了,就得重建。”刘祺说,他亲眼看见大钟楼倒下了,新的大楼又在原址上建起来了。
这只是医院升级之路的序曲。1981年,刘祺的大女儿刘笑英已是红楼门诊的一名药剂师,她还记得,1983年,最早的红楼门诊开设在医院的一间平房,当时被称之为“小门诊”。但是,后来病人越来越多,“1993年,一栋小三层门诊大楼落成,‘小门诊’又搬迁到了门诊大楼,也就是红楼门诊现址。”
“红楼门诊对外开放时,那情景太壮观了。”刘笑英还记得,那时候,挂号的队伍可以从窗口一直排到门诊外面的池塘边,有100多米长,“患者都是从各地赶过来,有东莞的,也有增城、博罗、宝安等外地的患者。”
“要看病,去红楼”,这句口头禅也逐渐被传诵。但是,辉煌景象背后总有艰辛。刘月梅是红楼门诊的第一任主任,1972年进入红楼工作,至今已经43年。回想起六七十年代的红楼,她仍记得,当时设备很落后,手术室连无影灯都没有,“做手术的时候,七八个人拿手电筒围着,照着手术部位,没空调没风扇,一场手术下来,累得够呛。”
“虽然很累,但是很满足。”刘月梅记得,当时的医患关系都很好,很多患者只认你一个医生,一家两三代人都是找你看病。
红楼门诊里,无论是医生还是护士,都有着甜蜜的负担。“我们都不敢去医院周边买菜,那些街坊都认识,每次去都不收钱。”刘笑英说,“那个时候医务人员备受尊重,所以我们才愿意让自己的子女去学医。”
最后的门诊
刘芷颖正是因为有这样的耳濡目染,才选择了学医。“小时候,每次路过医院里面白求恩、南丁格尔雕像的时候,妈妈总是跟我讲他们的故事,让我向他们好好学习。”刘芷颖说,“成为一名医护人员,是整个家族共同的希望,也潜移默化成了我的梦想。”
2011年,刘芷颖从南方医科大学本科护士毕业前,第一次以实习护士的身份踏进了红楼。而此时的红楼与小时候的印象相比,已有了巨变。
“小时候,看个鼻炎,还要走好长的斜坡才能到达‘小门诊’的二楼,那个时候连电梯都没有。”刘芷颖说,经过了10多年的发展,“红楼”已不再只是一个门诊,普济楼、外科楼、内科楼,一栋栋大楼都已拔地而起,“红楼已是东莞市门诊量最大的三甲医院了。”
然而,东莞市 经济 发展水平突飞猛进,人口数量急剧增加。在人们日益增长的就医需求面前,“红楼”似乎与现实又有了鸿沟。“院区狭窄、环境破旧、设备落后等问题日益凸显,各方面的条件甚至不如某些发达镇街的医院。”
2011年4月21日,位于万江的东莞市人民医院新院落成,“红楼”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也迎来了东莞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医院搬迁。考虑到老城区的看病需求,红楼门诊仍然保留使用,同时,普济楼保留了肝病中心、感染科、放疗科等科室,以收治住院病人为主。
至此,“红楼”逐渐落寞。“现在来红楼的人也少了,以前灯火通明的医院也暗了下来。”正在石龙读高三的小颖回忆,外婆家就住在附近,以前上初中的时候,每天晚上,都会坐公交车去外婆家吃晚饭,“公交车的终点站就是红楼,每次下车的时候,都觉得特别温暖和安全,因为东莞只有为数不多的地方的灯是24小时亮着的,红楼就是其一,那里的灯一直指引着我回家的路。”
相关
“红楼”规划
将建第九人民医院红楼或保留
“按照规划,我们会在这里建第九人民医院,按照三级综合医院标准建设。”昨日,市人民医院负责人说,按上级部门部署,将红楼老院区和红楼门诊部的土地回收,拟用于建设第九人民医院(市人民医院分院),会拆除一部分原有建筑,“像外科楼、内科楼、门诊楼不符合现在的标准,都要拆,普济楼、行政楼、同济楼等会在规范原有建筑基础上改建装修就好。”
“我们考虑到市民的红楼情结和附近居民的就诊需要,在拆建过程中尽量保留‘红楼’特色,同时为市民看病提供更多便利。”医院负责人说,比如停车位,会从现在的300多个增加到600多个,建设地下停车库,到医院的出入口一个都不会封,比如红川路入口,梨川大桥建好后,更方便高埗、石龙、万江等地市民过来看病。
去过红楼的人,都对院内的景观、池塘、公园印象深刻。上述负责人说,这些是陪着红楼,经历了百余年风雨的“红楼”元素,将在拆建过程中尽量保留,而新建的楼房也会继续延续红楼的建筑风格,“比如红色的墙体等。”
本版采写:南都记者
本版摄影:南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