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八周年 带你揭开“她”的神秘面纱

22.05.2014  14:09

  18世纪中叶,一场启蒙运动在苏格兰掀起,伴随着工业革命、科技观念的普及,以阅读为主流的文化突然之间兴盛起来。怀着当时还是新鲜事物的科学精神,爱丁堡书商和印刷工人科林·麦克法卡尔、雕刻家安德鲁·贝尔决定一起写一套百科全书,他们以200英镑为报酬聘请了当时28岁的印刷工人、博物学家威廉·斯梅利来写最初的三卷100章。1768年12月,这部百科全书的第一卷终于面世,售价六便士。这便是《大英百科全书》的雏形。一直到20世纪50年代,拥有这样一套百科全书一直是许多人的梦想,不仅为了书中的知识,也因为百科全书,已经成为中产阶级身份的标志。

  20世纪90年代起,互联网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网络的应用改变了人们查阅信息的方式,把人们从书架拉到了鼠标上。1999年10月20日,价值1250美元的32卷本《大英百科全书》全部上网,供人们免费查询与下载。这在当年是轰动一时的新闻,经全球1200多家媒体报道后,竟在一天之内惹来1500万的汹涌人流,令刚刚开通的网站顷刻间崩溃,两个星期内都无法正常运转。《大英百科全书》网络版的免费午餐没有持续太久,两年后,由于网络广告发展艰难,《大英百科全书》不得不放弃“免费”的承诺,宣布向个人用户收取60美元的年费。

  几乎与此同时, 2000年1月1日百度公司成立,那个时候的中国互联网可以说是莽荒一片,没有健全的渠道去获取知识和信息。从创立时起,百度的目标就是让人们免费的获取知识的认知——百科、问答,作为承载知识的两种基础形式,自然都在其中。2004年百度推出问答平台——百度知道,2006年推出网络百科全书——百度百科,其中百度百科对中国的网民获取权威信息和知识贡献突出,到今天百度百科已经成为中文互联网上最大的知识平台,作为互联网信息的提供者。

  在这样的背景下,06年,百度百科终于上线。如今已经过去了8年,根据百度对外公布的数据,如今的百度百科已经拥有了超过470万人的编辑者团队,积累词条800多万条,平均每32秒就有一个新的词条诞生。这些沉淀的庞大知识,如果一个人每分钟可以读500字,每天花费8小时在阅读上,全部读完至少需要182年。

  现在的百度百科也慢慢脱离了《大英百科全书》的传统形式,产生了一些新的变化:

  我们看一下“3·8马来西亚航班失踪事件”这个词条,这个词条的创建时间是3月8日9点37分,此时马航失联事件,在微博披露还不足1小时。要在词条创建的7分钟之后,外交部的应急预案才会启动。在事件进展最为剧烈的第一周,这个词条更新了42次,每2小时一次更新,几乎与新闻发布速度完全同步。即使在飞机失联第55天的5月2日,依然可以看到有用户在更新词条内容、跟进事件进展。

  在百度搜索“MH370”,可以看到,新闻类网站仍然承担了最新进展的披露工作,可是要想了解事件全貌,想要一个全面的梳理和回顾,只有百度百科这唯一的一家。越来越多的新闻事件,在百度百科拥有了词条,在这些事件中,百度百科成为了一个信息汇总和整合的平台。

  记者专门采访了 “3·8马来西亚航班失踪事件”词条的编辑者 “耶稣救主jah”,他毕业于文学专业,喜欢编辑事件类词条,对于没有中文资料的事件,他甚至自己翻译外文。之前使他闻名百科词条编辑圈的“肯尼亚购物中心袭击事件”,这个词条便是他一个字一个字对照着英文资料翻译来的。他这样对我说到:“到现在,MH370上乘客的生死没有官方结论,马来西亚政府一直在推卸,各种进展扑朔迷离。我整理这些消息,是希望更多人可以看到事态的全貌,看到全部的线索,不被混乱的消息所蒙蔽。……在我眼里,百度百科不仅是知识,也是媒体。”另一位同样参与了这一词条编纂的用户“哎_又见落叶”跟我聊到:“在有生还消息时,在这个词条上第一时间显示的就不再是失踪,而是生还。

  这样的用户还有很多,活跃在百科的不同领域。而这些用户中,贡献词条量最大的元老级用户“东篱小菊”,8年里一共编辑了3.7万个词条,按照百科词条的平均长度——1000字来计算,总字数达到3700万字。不算查找资料和构思结构的时间,正常人的打字速度,也不过3000字/小时,算下来,他在编辑百科词条上,至少花了12425小时,这是一个普通职工,接近6年的工作时间。

  在许许多多百科用户的身上,都能看到如前面几位的热情。正如李宇春的粉丝们喜欢自称“玉米”,这些参与了百科编辑的用户,也给自己取了一个统一的名称——“蝌蚪”。“蝌(科)”自然是“科学”、“百科”的科,可对于“”,不同的成员却有不同的理解,在百度百科核心用户毕啸天看来,这个“”字是“科学斗士”的“”。可也有成员认为,编辑百科词条是细致而漫长的事儿,这个字更应该理解为“精神抖擞”的“”,精神抖擞,才能持续奋斗。目前“蝌蚪团”已经有216个成员,他们有学生、老师、记者……,而这个群体,还在不断的扩大。

  毫无疑问,这些热爱知识、充满社会责任感的用户,就是百科最为坚实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过去两年,我们也看到百度百科尝试了一些新的产品形式:

  2012年初,百度百科推出数字博物馆——与传统博物馆合作,将线下的文物搬到线上,又通过二维码让访问博物馆的人从线下到线上去查看详细的背后知识,这样的互动让了解文物的过程更加有趣、也更加完整。

  2012年末,推出城市百科——每个城市的词条,变成了一张完整的、包含衣食住行的城市名片,让互联网上的每一个城市,变得触手可及。

  2013 年末,多媒体百科上线。

  2014年初,明星百科上线。

  百度百科,脱胎于传统的百科全书,却已经渐渐超出了百科全书的范畴,开始向着更灵活、更饱满的知识传播,迈出了探索的第一步。

  而百科的内容,还在不断的丰富完善。除了百科的“蝌蚪”,最近,卫生部、中国医学科学院,也成为了百科的用户,将会参与所有医疗词条的编纂完善;北京动物园也即将利用百科的平台,尝试线上的“动物日常直播”。

  也许很多新的形式,已经不能再简单的叫做“百科”,而是更广义的“知识”。

  让我们回到117年前,1897年——这是戊戌变法的前一年,这一年,在《湖南时务学堂札记批》中,梁启超曾说:“今日之中国,其大患总在民智不开。”这一句话,成为了此后一百多年里,所有改革家与革命者的共识。也正因此,才有了戊戌变法时的“兴西学”,才有了义务教育的普及和一次次的教育革新。一个世纪过去了,知识的形式、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也在悄悄发生着变化。我们希望,百度百科,作为中文知识在互联网的沉淀和整理者,可以继续推动着知识更加容易的被中国人获取,也推动着科学在中国的进一步普及。

  百度百科8周年相专题:http://baike.baidu.com/8ye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