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信“度娘”被骗近50万元 百度称与自己无关

27.08.2015  15:31

东莞时间网讯 生活中,遇到不懂的问题,很多都会使用百度搜索,问“度娘”。

今年6月,市民王某通过百度搜索机票退订电话,结果搜到一诈骗电话,被骗去499881元。

王某认为“百度百科”对于虚假信息的把关失责,于是将百度(中国)有限公司及其东莞分公司告上东莞市第一人民法院,要求全额赔偿被骗的499881元。

昨日上午,该案在南城法庭开庭审理,双方展开激烈庭辩。由于分歧太大,未能达成调解意向,法院将择日宣判。

案情

搜退票号码, 被骗将近50万元

今年6月,王某在某网站订了飞机票,后因航班原因,王某决定退订机票。由于没有记住退票电话,王某通过百度搜索相应的信息。她打开“百度百科”,搜索“某商旅网机票改签客服电话”,并按照上面提供的号码拨打了热线。

“‘百度百科’提供了一个400开头的客服号码,出于对百度的信任,我认为这就是退票热线,并没怀疑。”王某说,她根据“客服”人员的提标,打开网上银行界面。由于退订机票需要收取20元的手续费,这位“客服”称,必须转入公司指定账户,并输入相应的验证码才能成功扣除手续费,进行退票。

骗子以短信方式把验证码发给王某,而王某收到短信验证码“499881”之后输入。这个验证码,实际上就是被转走的金额。

“对方的账户是我自己输入的,客服称20元退票费是打入该账户的。后来我就收到了扣款短信,扣除了499881元。”王某说,在这期间,她一直和所谓的“客服”保持通话,对方称扣款信息是因为操作失误,这笔钱很快会返还。王某深信不疑,直到当天晚上钱还没退回,她才意识到上当受骗。于是,赶紧报警。

王某认为,百度公司对外宣称“百度百科”内容经过其内部审核,真实可靠,而她正是通过百度提供的号码被骗的,所以百度公司应承担虚假宣传、审核不实的责任。于是,王某将百度(中国)有限公司及其东莞分公司列为第一、第二被告,请求法院判令两被告赔偿499881元。

辩论

被告:百度网站不属于百度(中国)有限公司

参加昨日庭审的被告代理律师辩称,百度网站及“百度百科”的实际经营者是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和百度(中国)有限公司不存在任何联系。

这位律师当庭提供了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及百度(中国)有限公司、百度(中国)有限公司东莞分公司的工商登记营业执照,称从营业执照登记可以看出,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经批准提供因特网信息服务业务,是百度网站的实际经营者。

“两被告和‘百度百科’不存在任何联系,不应被列为被告。”被告代理律师辩称。但在原告一再追问下,该律师又辩称两被告与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是关联公司,并非“百度百科”的实际经营者,法院应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原告:百度公司打擦边球玩弄百姓

被告代理律师的答辩,令原告十分不满,双方当庭进行激烈辩论。

王某称,她完全是出于对百度公司的信任,才通过“百度百科”搜索退票电话。“对于百度的信任,让我放松了警惕,才导致被骗。”

原告代理律师称,被告对百度网站、“百度百科”的运营情况十分清楚,且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主动为两被告提供了加盖公章的工商登记营业执照,可见双方关系不一般。

“我们有理由认为,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实际上是百度公司所设立的,其目的就是为了逃避法律责任,混淆视听。”原告代理律师说,百度公司收到起诉书之后,“百度百科”上关于某商旅网机票改签客服电话的词条马上被删除,说明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实际上和两被告是同一家公司,被告故意打擦边球,有推卸责任之嫌。

同时,原告认为,作为一个普通公民,根本无法确认谁是网站的真正运营者。“‘百度百科’需经过内部审核方能对外公布显示,如要免责,则必须在显眼位置注明搜索内容真实性无法确认。百度公司作为一个知名企业,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而不是以这样的方式推脱,玩弄老百姓。”原告代理律师说。

由于分歧太大,双未能达成调解意向,法院将择日宣判。

提醒

“度娘”厉害 但不可尽信

生活中,不少人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去问“度娘”。“度娘”,指的就是百度搜索。

据记者了解,在一般公众看来,百度搜索就是“百度百科”。而“百度百科”实际上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任何网友都可以新建词条,或者修改词条内容。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根据百度内部工作人员透露,百度百科主要由机器审核网友编写的词条。符合百科规则的版本,将会更新至词条页予以展示;不符合百科规则的版本,将由编审系统打回,并反馈违规所在的一个系统。而人工审核系统并不是十分健全,也是导致诈骗电话成为百度词条的重灾区。

因此,“度娘”虽然很厉害,但也不可完全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