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视眼发病率高达53% 是非洲的5倍
9月19日,广州科普基地联盟“四进”系列活动——走近番禺启动仪式在南村镇文化中心举行,呈现了一场精彩丰呈的科普盛宴,形式多样,内容贴近生活,获得广大市民拍手称赞。
南方网讯(记者邹长森通讯员罗婉艺)中国近视眼发病率已高达53%,意味着每2个中国人当中就有1人近视!
在科普展览现场,广东科学中心、广东中医药博物院、广州微生物真菌标本馆等10多家科普基地带来了丰富的科普展项和演示活动,与学生、居民以及科学爱好者热烈互动,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学派对”。
张怡航介绍“海洋生态引导系统”
记者发现,作为广东省创新名校,广东实验中学此次活动带来了多个自主研发的新型设备,比如可测试鞋子防滑性能的“鞋底防滑测试系统”、今年5月份刚刚获得第13届全国中学生水科技发明比赛暨斯德哥尔摩青少年水奖一等奖的“海洋生态引导系统”等。广东实验中学的学生张怡航告诉记者,这些成果都是在本学校老师以及高校专家、教授的指导下完成,并且广东实验中学还跟相关企业合作,将推动这些先进研究成果实现产业化,未来在市场推出。
活动现场,台湾元智大学带来了生动而震撼的《百变科学干冰表演秀》,成为现场最大亮点,引起现场观众的阵阵欢呼和热情互动,以具象的形式让人见识到干冰的神奇。
此次活动还邀请了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视光学专家卢金华作题为“解密学生时代的眼睛近视”专题讲座。卢金华在讲座中指出,中国人近视眼发病率已经高达53%,意味着每2个中国人就有1人近视!这个比例接近美国的2倍,非洲的5倍。其中欧洲、澳大利亚、智利近视眼发病率只有20%,非洲低于10%。“眼睛跟肌肉是一样的,长时间使用会导致眼睛紧张、疲劳甚至痉挛,长此以往眼球就会拉伸变长,导致近视。”卢金华说,“现在很多人拼命手机,坐公交、地铁手机,关了灯还在玩手机。如果你想短时间内变成近视的话,那么我建议你这么干。”
据了解,“四进”系列活动以展品互动体验、展板展示宣传、科普宣传栏、科普咨询、基地开放、科普讲座、科普剧、特效电影车、特训营、教师培训等方式开展,自2011年正式开启以来,相继走入越秀、天河、增城、从化、萝岗等区,开展了一系列科普活动,受到广大公众喜爱。
为推动广州学习科技特色项目创建,广州科普基地联盟与番禺区科信局签订合作协议,从今年9月至明年6月在番禺区广泛开展“亲近科学 和谐番禺”为主题的“四进”活动,把广州近80家科普联盟成员单位的科普资源整合打包,定向送到学校、社区、农村和企业。
开发区、黄浦区形成立体式创新生态体系
目前,全区聚集“两院”院士32名、中央“千人计划”人才51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0名、广东省创新团队12个,吸引3000余名海外留学人员在区内创办700多家企业。今年,广东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其中,广州开发区是全省“完善事中、事后监管标准”改革的唯一试点区域。
在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的实验室里摆着各式各样的工业机器人。在一组冲压机器人生产线上,机器人手臂将一台冲压机上的零件迅速、准确地挪到下一个环节的冲压机上。以往这种简单机械的动作需要手工完成,而且在取件过程中容易发生意外。
“一套机械臂大概8万-10万元,相当于一个工人一年的工资,而且使用期限很长,不需要社保等成本。”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总经理彭兵介绍说。
以机器人替代工人,只是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创新发展的一个举措,类似的创新举措还有很多。18日,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主办的广州创新发展观察团系列活动走进广州开发区、黄埔区,感受火热的创新氛围,并为区域创新发展理性建言。
创新驱动,是广东省转型升级的重大战略选择。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在全省科技创新大会上指出,要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推动广东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战略,坚定不移地推动创新立省、创新兴省,以创新驱动发展开创广东现代化建设的崭新局面。
广东省省长朱小丹指出,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营造创新创业良好环境,力争到2017年初步建成创新型广东。
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任学锋到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开展调研时强调,广州开发区、黄埔区要加快建设国际创新要素集聚区、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当好经济社会发展领军者排头兵。
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坚决贯彻省市领导的指示,全力推动创新驱动。企业作为自主创新的主体,是广州开发区、黄埔区构建的创新生态体系中最为璀璨的明珠、最有活力的因子。通过政府“有形之手”与市场“无形之手”的双重作用,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形成了科技型企业引领创新,孵化器体系与顶尖“外脑”交相辉映的立体式创新生态体系,并与全球创新资源嫁接,迸发出巨大的创造力。
A
谁来唱创新主角?
汇聚3000多家科技企业 “瞪羚企业”最给力
未来,癌症病人再也不用“一切了之”或是承受痛苦的化疗。你可能在25岁时就通过全套基因检测预知身体里潜在的所有疾病,再通过基因沉默技术,让这些致病基因“沉默”和“睡眠”,以达到预防和治愈疾病的效果。
这当然不是异想天开,它正逐步在位于广州开发区的广州锐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锐博生物”)的实验室里变为现实。锐博生物也因此刷新了中国基因沉默领域的技术进程,成为国内市场的第一品牌,占全国八成市场份额。今年,公司计划完成两个核酸药物临床前研究,明年申报临床试验。一旦上市,有望实现数十亿元的年销售额。
与其他城市不同,广州开发区、黄埔区最主要的创新主体是高新技术企业。例如,冠昊生物是全国唯一的一家医用植入器械工程实验室;广州数控是国内技术领先的专业成套机床数控系统供应商和国内最大的机床数控系统研发、生产基地;LG Display第8.5代液晶面板是我国技术最先进、生产规模最大的液晶面板龙头项目之一……
目前,全区集聚了443家高新技术企业、3000多家科技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占全市的1/4、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全市的1/2。特别是124家“瞪羚企业”群体已成为该区创新发展的重要新生力量。
从近三年复合增长率来看,在纳税方面,瞪羚企业群体纳税增速是全区的5倍;在研发投入强度方面,瞪羚企业群体研发投入强度是全区的近4倍;在专利产出方面,瞪羚企业群体平均专利授权数是全区的24倍。在科技部对全国高新区瞪羚企业发展情况的综合排名中,广州高新区居第二位,仅次于北京中关村。成为了广州创新驱动发展的“主战场”、广州建设国家创新中心城市的“主引擎”。
“广州开发区这个地方,在过去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就已经是珠三角的标杆。在当前创新驱动背景下,它仍然走在前面。而实际上真正引领广州开发区持续不断创新的,是企业。”观察团学术团长、省社会科学院院长王珺认为。
在政策制定者广州市科技创新委员会主任马正勇眼中,对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寄予厚望。“广州开发区、黄埔区是广州创新驱动发展的示范区,国际创新资源的集聚区。下一步我们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过程中,它肩负着排头兵的任务”。他表示,即将陆续出台的科技创新政策,都将尽可能减少行政部门对市场创新主体的约束,少给企业做指挥,少替企业做决策,“企业创新活动的自主性越强,广州市科技创新的活力就会越好”。
B
谁来提供持续创新源动力?
创新裂变“育苗成林” “智力”集聚强化资源优势
在科学城的凯得众创空间,1200平方米的孵化面积里,按照功能分为咖啡交流区、合作洽谈区、路演区、办公区等,已经有10多家创业团队免费进驻,每天都有各种创业路演在此举行,零壹众筹、爱泊车、一呼百应、粤融网、科大讯飞华南创客空间等进驻团队和公司让整个园区显得活力十足。
目前,全区已建成各类孵化器42家,总面积343万平方米,其中国家级孵化器5家,成为华南地区面积最大的孵化器集群。依托孵化器体系的运转和高成长性骨干企业带动,一批创新型企业在广州开发区、黄埔区不断裂变、生长。
作为全球知名的平板电视主控部件设计方案集成商,广州视源电子科技公司是内生孵化模式的典型代表企业。依托视源电子母公司,一批“视源电子系”的独立法人子公司在开发区、黄埔区“开枝散叶”,目前裂变出12家从事商用显示、智能家居、汽车电子等领域的公司,取得500余项专利。
“内生创新、体外孵化”模式发挥了母公司在专业领域的带动优势,既保持母公司的创新活力,始终处于行业的龙头地位,又培育出子公司服务于企业,实现了企业多元发展。
北京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副所长武文生说,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孵化器的面积、体量和基础服务都比较好,但如何提升我们的孵化服务能力还需深入思考。“我建议尝试基于互联网平台型企业的孵化和服务模式,建议更多地培育和引入互联网平台型企业。现在BAT也在做基于互联网的孵化平台和众创空间。”
此外,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很早就认识到科技领军人才的重要性,把人才放到和项目引进同等的地位。
“一个科技领军人才就能培育带动一个产业”。就像锐博生物落户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带动了广州基因沉默技术的产业发展,可以说是白手起家培育起了一个产业。
目前,全区聚集“两院”院士32名、中央“千人计划”人才51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0名、广东省创新团队12个,吸引3000余名海外留学人员在区内创办700多家企业。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依托对外开放优势,广州开发区、黄埔区聚集了一批国际创新资源。就在本月10日,首个中以合作打造的机器人研究院与智能制造产业基地落户在广州开发区。据了解,广州开发区是国家发改委批准的中国4个中以高技术产业合作重点区域之一,此前在生物产业领域的合作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此外,还有全国首家中欧区域政策合作试点区,IBM、三星等8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设立了研发中心,与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等等,让区内企业和人才时刻紧跟国际创新脉搏。
C
谁来打造创新环境?
既当“加油站”又做“催化剂” “小政府”托起创新高地
探寻广州开发区、黄埔区的创新生态,难以回避的是政府与企业创新的关系。此次活动中,观察团的专家们普遍为广州开发区、黄埔区的高效、专业的服务型政府“点赞”。
政府在创新生态中应该扮演“加油站”的角色。当企业等机构有了自己的方向后,政府作推动,这就是加油站的作用。
今年,广东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其中,广州开发区是全省“完善事中、事后监管标准”改革的唯一试点区域。
“能不审批就不审批,不审批还要管得住。”广州开发区政研室主任陈永品透露,广州开发区将通过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转变监管方式。开发区于近期成立区行政审批局,对于企业呼声强烈、直接影响投资效率的审批事项,从原有职能局剥离并纳入行政审批局实行集中审批,涵盖建设项目的立项、土地供应、规划报建、施工图和建设、竣工验收全链条。
据了解,“八证一章”办理业务审批时间大大缩短至8个工作日,企业只需往返两次:一次提交材料,一次领取结果即可完成办理。
政府在创新生态中还应该起“催化剂”的作用。所谓催化剂,即是当很多创新要素在一起、有了不同的配比后进行融合,当哪个部分缺乏变化或融合时,政府促进、催化;没有发生变化和融合的,放入催化剂让其发生作用。
针对智能装备产业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开展“靶向”招商。区政府全面梳理了海内外智能装备产业领域的知名厂商和国内智能装备科研院所及领军人物,形成完备的招商数据库,以便“按图索骥”。“我们鼓励企业‘走出去’,政府先去对接,洽谈得差不多了,再让企业‘出海’。会比企业自己‘单打独斗’更容易些。”广州开发区、黄埔区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在区政府的鼓励推动下,不少企业已经勇敢迈出第一步。珐玛珈广州包装设备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高端医药包装设备生产的公司。2010年,该公司在意大利博洛尼亚成立了研发中心。
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科技投资研究所所长郭戎看来,政府为企业提供服务应从资助型政策向服务型政策转变。“我们都知道硅谷聚集全球最牛的高新技术企业,但仔细统计后发现,真正高新技术企业可能不到硅谷企业总数的40%,大量是围绕着高新技术企业服务的包括会计、知识产权、法律等。只有高质量的科技服务业,创新才会有温床,它越厚,最后才能长出‘参天大树’。”
广州创新发展观察团黄埔行专家名单
团长
张东明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总编辑、南方日报社社长
学术团长
王 珺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院长
成员
郭 戎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科技投资研究所所长
竹立家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
武文生 北京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副所长
王垂林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副总编辑、南方日报副总编辑
江金波 华南理工大学经贸学院副院长
杨再高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曹 进 广州股权投资行业协会执行秘书长、千人计划创业导师
杨永强 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卢如西 广东威创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总策划:张东明 王更辉
总指挥:王垂林 姚燕永 郎国华
总执行:胡智勇 姜玉龙 谭亦芳
执 行:黄 伟 黄少宏 马喜生
AⅡ02版-AⅡ03版统筹:陈思勤
主 办:南方报业传媒集团
学术指导:广东省社会科学院
支 持:中大创投
广州青年创业帮扶行动组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