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 | 真正的关心,不会通过“三天可见”的朋友圈

25.10.2017  04:53

- 01 -

前段时间事情多,觉得刷朋友圈浪费时间,于是闭关了好一阵子。

我的“闭关”是单方面的,别人可以看我,我却不去看别人,就像监狱里审问室的玻璃,从里往外看不到什么,从外往里却能监视得一清二楚。

重新打开朋友圈,想翻翻好朋友们最近的动态,却发现很多人都设置了朋友圈“三天可见”。看不到前几周的自拍和美食,也看不到深夜矫情和分享歌曲,只有一根细细的横杠,不再喧闹,却略显孤单。

带着疑惑刻意地多翻了几个人的朋友圈,发现有近三四成的人已默默地将自己的朋友圈打上“赏味期限”——新鲜或者乏味,都定时打烊,过期不候。

王子猷雪夜访戴,趁兴而至不入门而返只是性情而已,今人足不出户,不过动动手指,也能吃一碗闭门羹。这种感觉论谁都会有点儿失落,毕竟那种被拒之门外的感觉不太好。

- 02 -

想起刚出“三天可见”这个功能的时候出现的一个段子:“还是陌生朋友的时候还能看你十条朋友圈,加了好友之后只能看三天了。

之前后台也出现过一条因为“朋友圈三天可见”的抱怨,一个女孩子跟风好玩,设置了朋友圈三天可见,在外地读书的闺蜜看到了就生气了,理由是:“你怎么能对你最好的朋友设置朋友圈三天可见呢?

那姑娘很委屈,“可是三天可见只能设置为所有人的,我不想让太多人看我以前的朋友圈,但是我又不想为了她一个人打开我全部的朋友圈,难道真的要分组吗,为什么她都不能理解我呢…

写这个话题的时候我顺便问了坐在旁边的两个小伙伴,都是戏剧节做志愿者认识的,她们都刚毕业,才开始工作。之前都不熟识,也算代表了很多同龄人的看法。

我问她们,为什么有的人朋友圈会三天可见呢?

小姐姐a说:“我本来也不怎么发朋友圈。也不太在意别人对我几天可见了。“

小姐姐b说:“因为工作原因,加的陌生人多了,就不太想展示太多的生活了,而且不管是新朋友和老朋友,我都不希望他们通过我的过去来了解我,如果很想了解我,为什么不直接了解现在的我呢。

我特别喜欢她说的一句话:真正想了解和关心我的人,大概不那么在乎三天之前的我。

- 03 -

现代人大多都没耐心,以为微信加了好友就是真朋友,以为翻了半年的朋友圈就曾并肩走过一段岁月。

加好友之后还没说上一句话呢,就先翻起了对方的朋友圈,旁敲侧击地从那一张张自拍,一条条深夜有感,哪怕是分享的歌曲和推送链接,也能推测出对方的爱好啊,职业啊,甚至私生活八卦。

这种页面上”偷窥”的感觉,给了我们了解和亲近一个人的错觉。

有次我特意翻了翻高中好友的票圈,那时候我们真的无话不谈,就算分了班也常一起站在栏杆前谈天说地。那时候忙,生活无趣,彼此分享一下关于未来的幻想就是最大的安慰,也带来了无尽的趣味。

点开他朋友圈迎面撞上了“三天可见”的提示,心中也忽然泛起一些失落,就像兴高采烈地去兑一张彩票,却不知彩票已经过期了。

点开我们的对话框,才发现聊天记录停留在今年的四月初,他问我“清明节打算去哪儿玩?”我说”现在上着课呢,等会儿聊。”

这“等会儿”就等了半年多。仿佛我这节课上了半年。

刚才的怪罪这时都变成了愧疚,半年都没有联系的人,怎么会有资格在意对方是否三天可见?

自己都不曾如何放在心上,怎么有资格去苛责别人对待一段关系的态度。

上了大学之后交心的朋友越来越少,工作之后尤甚。大家各忙各的,很少有时间凑在一起,更别说高中同学了。大一的时候常常吐槽着大学的友谊像朵塑料花,还是高中好,还是高中的友谊纯,高中的友谊最珍贵。

其实每一段友谊都没有高低贵贱。只不过是我们对于外界的触角随着长大而失去了某种敏锐的力量,我们不再脆弱,不再害怕孤独,不再渴望被理解,孤独成为了一种常态甚至一种性格之后,一切都不容易在心中泛起波澜。

现代人更多的时候都在自给自足,从物质到精神。我们可以在网络上获得大量的信息,我们可以通过wifi获得有时效性的热闹,以至于人与人的亲密关系都不那么重要。

我们的生活很热闹,但我们依然形单影只。

- 04 -

别人是否对你“三天可见”其实并不是问题,毕竟这是一个针对所有用户的功能,肯定不是因为你一个人,别给自己加戏。

而且朋友圈是用户的“自留地”,怎么使用都是个人权利,这是互联网时代每个用户对自己的信息的最脆弱的隐私保护权利。

越来越多的人,在意对方朋友圈上的动态,却对现实生活的动态一无所知。

真正的朋友,是不会因为不说话就失去的人。而对于那些你根本不想了解的人,就算是屏蔽都没有任何意见。

真正的关心,不是我知道你最近三天,近一个月,近半年都在干嘛就够了。是明白你朋友圈的光鲜和沉默之下的辛苦和努力,不仅仅只是三天而已。

前5个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7万亿元 同比增长12.5%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王希)国务院国资委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至5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新浪广东
农业农村部部署高温防御工作 落实抗旱保苗关键措施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于文静)据中国气象局新浪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