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他们的冬天——叙利亚人的苦难生活

16.02.2015  23:20

  新华网大马士革2月16日电(记者 杨臻 刘阳)眼看即将熬过这个冬天,一场突如其来的寒流令挣扎在生死线上的叙利亚难民猝不及防。

  大马士革郊外的一处难民营,一些帐篷已被大雪压塌。

  “我的家人都死了,”来自叙南部德拉省的阿德南·贾西姆说。从他身上褴褛的衣衫不难看出,他是饱受战火磨难的数百万叙利亚难民中的一个。三年前的一场爆炸袭击夺去了他妻子和两个儿子的生命。

  “看看我们国家现在这个样子,”脸上刻满皱纹的贾西姆手指天空,眼神中充满了忧愤和悲凉,“这场战争,究竟是为了什么?

  家园变成废墟,妻儿不幸遇害,目睹自己的国家一步步滑向动荡的深渊。家破人亡,贾西姆痛心疾首。

  “现在的叙利亚已经成为全世界极端分子的家园了。”贾西姆苦笑道。

  “美国人和他的盟友一边向恐怖主义宣战,一边纵容极端分子渗透进叙利亚,扶植、资助反对派武装……而我们无家可归、流落街头……他们真的在乎我们叙利亚人的利益吗?他们所谓的民主和自由,就是要让我们血流成河?”贾西姆说。

  “没有人能体会我们的痛苦。”另一位难民苏珊满面愁容地向记者诉说,怀里还抱着刚满两岁的孩子。

  苏珊的丈夫在一年前被极端组织绑架后惨遭杀害。苏珊回忆起当时抱着孩子从家中慌乱逃走的情形,不禁潸然泪下。

  现在最令苏珊担心的还是孩子的温饱。她说:“他是我活下去的唯一动力……我不希望孩子在这么恶劣的环境中长大……但是又有什么办法?这场灾难到底什么时候才能结束?”说话间,这位母亲不停用手搓着孩子的双脚,为他取暖。

  在难民营里,贾西姆和苏珊仅能维持生存。因战局胶着,救援物资难以抵达,叙利亚北部的阿勒颇、伊德利卜省,东部的拉卡、代尔祖尔省等地的难民更是身陷人道主义危机的“重灾区”。而在难民营之外的寻常百姓家,人们每天除了要为头顶随时可能落下的迫击炮弹提心吊胆,还要面对停电、停水以及汽油短缺等生活物资匮乏的困扰,同时人们手中的钱不断贬值缩水,物价却与日俱增。

  联合国秘书长叙利亚问题特使德米斯图拉日前表示,叙利亚的经济状况与战前相比倒退了40年。叙利亚冲突已成为二战后出现的最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之一。根据联合国难民署今年年初发布的全球难民趋势报告,叙利亚难民人数在2014年6月突破300万,30多年来首次超过阿富汗,成为全球难民人数最多的国家。

  学者预测,美国等国在“反恐”问题上的双重标准将使叙利亚危机继续僵持,相关各方如果不放下“一己私利”、弥合分歧、达成共识,则无法对日益猖獗的“伊斯兰国”等极端武装实施有效打击。但现在看来,谁也不知道贾西姆和苏珊还要在难民营里再熬上几个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