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藤的创新进化史 畲江镇手工艺品走进欧美复活节、圣诞节

30.03.2016  08:24

  梅州市锦芳工艺有限公司的产品。

  从上世纪70年代进入行业,刘国南已从艺40年。

  梅州市锦芳工艺有限公司产品展示。

  公司已获得200余项国家产品技术专利。

  走进繁华的畲江镇,大小不一的圣诞树、憨态可掬的小熊、藤制的白天鹅、猫头鹰等手工艺品,多种多样的创意形象让人眼前一亮。

  临街的商铺人来人往,不少店主边做生意边编织工艺品。拥挤的街道旁,梅州市锦芳工艺有限公司映入眼帘。谁能想到,这家看似不起眼的公司,每年出产数以万计的工艺品漂洋过海,走进欧美的复活节、圣诞节,烘托着节日的气氛。

  从上世纪70年代一条简单的藤条,到集电动、电声、光源于一体的新材料;从质朴无华的竹篮到憨态可掬的小熊,这背后是一群工匠30年的钻研和思考。

  ●南方日报记者 马发洲 本版摄影:何森垚

   传承

  从藤编到现代工艺品

  带翅膀的天使、逼真的恐龙、藤制的猫头鹰,每一件都精美考究。每逢圣诞节,这些工艺品都会漂洋过海,被用来装点节日的气氛,成为各国儿童的节日礼物。

  这是畲江的工艺编织品。谁能想到,这洋气、精致的工艺品,始于一条藤条。

  上世纪70年代,梅县松口、大埔茶阳开创了广东省编织工艺品的先河。梅县、大埔、兴宁、五华等地相继兴办起编织工艺厂。松口的工匠将手工编织的技艺带到畲江镇,从此落地生根。梅州市锦芳工艺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刘国南,正是70年代“洗脚上田”、学习藤编手艺的小学徒之一。

  小家庭作坊,代表了当时手工编织行业最广泛的生产生态。1982年成立的锦芳工艺有限公司,是最典型的一个写照。成立之初,仅有刘国南兄弟两人。

  30多年过去,如今的畲江已是广东省工艺编织专业镇。当初的小学徒变成总经理,当年的小作坊变成年产值近千万美元的企业。

  早春3月,锦芳公司已经备足马力开工,订单是在去年秋季广交会和今年春季广交会接到的。“每年的5月到8月是最忙的时候,今年的忙碌来得更早一点。”今年65岁的刘国南,每天还保留着去生产一线“查岗”的习惯。

  “对产品有感情的人才能把活干好”是刘国南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刘国南认为,无论行情怎么变化,立足根本、紧跟市场、坚持创新才不会被淘汰。

  小小工艺品,内有大文章。从最初的藤条制品到集电动、电声、光源于一体的各式造型的装饰工艺品,这背后是一群工匠30年的钻研和创新。

  在仓库里,摆放着一堆工艺品,刘国南说,这些是被市场淘汰的“次品”。从这堆“次品”中挑出80年代的竹编篮子和现代的篮子,刘国南告诉记者:“最大的不同就是外观设计更加精致、潮流,材料越来越环保。

  在生产车间里,很多师傅正在工作台前聚精会神地工作,冲压、塑模、焊接、打磨。一名师傅说,现在的分工比较明确,不再是从原材料包干到底,轻松了很多。“当然也有的材料要求比较高,需要重复打磨。

  在加工车间,工作人员对“骨架”进行装饰,有工人娴熟地用手中的画笔为已经成型的工艺品模型上色,一件憨态可掬的小熊逐渐成型,彩绘后的工艺品色彩细腻鲜明,造型生动饱满,一件件创意十足的作品跃然眼前。

  在沿袭传统手工艺的同时,锦绣公司在生产方式上,不断探索新路子。原先主要靠手工加工,现在由纯手工转为半机械化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从原先只为他人“做嫁衣裳”,代加工编织工艺产品,到创立自主品牌,锦芳在设计方面更加注重创意,吸引了如沃尔玛、美国CAF等企业上门洽谈。

  “无论是从原产地、原材料的选择,还是加工、制作等环节,都追求精益求精,这一切都得益于工匠的一手制作。”刘国南告诉记者,由于出口欧美,环保标准都比较高,因此胶、漆类、粘贴剂各种辅助原料需要认真采购、适量使用。

  墙上挂着的“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标志,似乎在响应着刘国南的话:“从原材料到成品的每一环节都严格审检,确保产品质量达到国家标准。

  事实上,刘国南早在4年前已“退居二线”,将管理权力全盘交给下一代——6名海归的“80后”。刘国南的儿子刘络成为锦芳的“掌门人”,更加注重设计创新。

  对此,刘国南笑道,一些新的造型创意,基本都是年轻人设计出来的,我们哪里知道复活节要用小鹿、兔子那么多讲究。

  锦芳工艺是畲江编织工艺品的一个缩影。如今的畲江镇是梅州市重要的编织工艺品生产出口基地,全镇有2万余人从事工艺编织行业,占全镇八成的就业劳动力,共有工艺品编织企业30余家,编织工艺品远销欧美、巴西等国家。在欧洲礼品市场中,只要一提中国进口工艺品必有人谈及畬江。

   一年设计过万种样本

  创新

  “只有专注这个行业才能做精,才能做到行业的最顶层去。”在一个领域数十年的“坚守”,加上持续不断的“创新”,成就了锦芳今天的地位。

  在大众认知中,编织工艺品这一典型的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似乎已没有太多的高技术创新与利润空间。然而锦芳却告诉你,只要肯钻研,有创意,再传统的行业,再古老的工艺环节,创新也是没有止境的。

  走进锦芳公司的办公室,十几名工作人员各司其职,有的在浏览网页,采购原材料;有的在关注国外市场动态,跟踪价格浮动;有的在网络上联系业务、订单签单;有的在设计产品样式、不断修改完善……

  1982年的广州秋交会上,锦芳工艺拿下第一桶金——7000美元。然而,接下来连续几年,订单始终停滞不前。为此,锦芳在设计上进行突破,不再单纯生产竹编、藤编的传统工艺品,而是融入西方元素,终于在订单上取得重大突破。

  尝到了工艺革新的甜头,在产品设计上,锦芳更加努力打破了行业思维定势,将部分中国元素与西方节日狂欢元素相结合,融入白描、烫烙、压模等传统民间手工艺设计元素,从生产纯手工编织的篮、箩等传统实用工艺品,到集电动、电声、光源于一体的各式造型的装饰工艺品,种类达十几万种。

  “我觉得,工匠精神就是精益求精。”一名工艺师告诉记者,工艺精巧是畲江工艺品畅销欧美的一大“法宝”。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让工人在编织过程中化难为易、化繁为简,让产品更为生动形象。

  同时,企业还会根据国外节日制作相关的产品。在感恩节时,欧美人喜欢在家中摆放小动物饰品,就会推出小鹿、小兔等小动物编织品。复活节时,则推出用草藤、丝绸等材料编织的鸟巢。

  “我们经常派样品设计师到世界各国参观同行展览会,学习并引进国外设计思维。”刘国南说,公司的设计创作人员在认真搜集和整理国外市场需求信息的基础上,针对市场需求,帮助客户开发出适应不同国家、不同市场的产品。

  “工匠精神就是不断创新,公司每年设计的样本超过一万件,淘汰率达一半以上。”刘国南告诉记者,工艺品是一种技术更新快、变化多、周期短的行业,设计速度稍迟一步,就可能导致产销脱节。因此,市场是最好的裁判,要让创意跑在前面。“我们现在培养的年轻工艺师,关键是要会设计、有创新精神。

  在材料方面,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客户重视环保,畲江工艺品企业出口的编织品用草藤、竹子、木头、丝绸等编织而成,美观而环保。锦芳将传统的藤条、竹等材质发展到农产品和混合金属材料。如胶水、漆类、粘贴剂等各种辅助原料,都需要精益求精,测试铅、铬等含量,为此多数采用进口物品。

  30年来,锦芳不断进行技术革新,申请专利和知识产权保护,获得国家产品技术专利200余项,获评广东省民营科技企业、广东省出口名牌、梅州市工程技术产品研发中心的殊荣。

  在国际经济形势疲软的大背景下,锦芳的产品因设计创新,融入了现代多彩的流行色,广受欧美客商青睐。匠人们的潜心钻研、精益求精,加之产品独特、精致的特点,让合作伙伴遍及美国、欧洲多个国家。

  以锦芳为代表,这是畲江编织工艺品转型升级的一大亮点。2008年至2012年间,在欧美整体经济下行的不利形势下,畲江工艺品编织产业年均总产值仍达到了2.3亿元,实现年均税收2000多万元。其中2011年,以畲江编织工艺品为代表的梅州工艺品还位列广东省装饰品出口产值第三。

  ■对话

  梅州市锦芳工艺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国南:

  市场是最好的裁判

  从上世纪70年代进入工艺品行业,到成为畲江镇编织工艺品龙头企业的“掌门人”,刘国南见证了畲江工艺品的转型升级之路。在市场化的大潮中,刘国南形成了自我对工匠精神的认知,紧跟市场、开拓创新。

  南方日报:畲江镇的手工艺企业多、竞争也比较大,锦芳是怎样脱颖而出的?

  刘国南:上世纪80年代,在广交会上,我们连续好几年都没有大订单,因为那时候只懂得卖传统的竹编、藤编,不懂得西方市场的需求。

  后来,我们产品越来越多,订单也逐渐增加。虽然每年都过圣诞节,但产品不能千篇一律,否则很容易产生审美疲劳。因此,创新是很关键的。

  我认为工匠精神是创新精神,是精益求精的精神,是不断探索和开发的精神,无论在任何行业,好产品都是紧跟时代和市场的潮流。比如畲江的手工艺原来是从松口镇传过来的,当时松口的藤制品发展得很好,后来没跟上市场,逐渐没落,让人遗憾。

  南方日报:你认为工匠精神的价值是创新,那锦芳平时如何参与创新?

  刘国南:市场就是最好的裁判。现在很多无牌的产品已经倒下了,个性化的新产品引领潮流,显然是符合市场的发展需求。早在1999年,我们就在互联网上建立了网页,利用互联网方便、快捷的信息,拓宽外贸市场,了解市场需求。

  第一,是在材料上寻找物美价廉、环保的原材料,从最初的藤到现在的麻、葡萄藤、铁等金属、辅料的混合使用,需要不断探索。

  第二,是在设计上创新,创作出个性突出的产品。为了准确把握海外市场需求,在原有本土设计师的基础上,我们还聘请了国外设计师,专门设计生产引领国外消费潮流的工艺产品,不断提高产品创新能力,提升国际竞争能力。

   ■记者手记

  “工匠精神”需要一片沃土

  30多年来,锦芳公司一步一个脚印发展到今天,从小学徒到公司总经理,刘国南牢牢地把握住市场的潮流,工匠精神贯穿其发展始末。

  然而,把工艺当做艺术来对待,在赋予产品更多的精致元素、提升品质的同时,锦芳也在遭遇着最常见的山寨。

  在这个所谓“商人精神”“山寨文化”横行的年代,研发专利受到侵犯,该不该维权?如果是熟人模仿又该如何?大多数人选择睁一眼、闭一眼。

  不少企业过度追求“赚快钱”,喜欢“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的短期利益,似乎成为一种常态。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编织工艺品这个小领域,在互联网领域和传统制造业领域更为盛行。

  山寨风气导致企业缺乏钻研生产工艺的耐心,自然失去自主创新研发能力,核心竞争力自然无从谈起。低端、低效一段时间以来成了“中国制造”的标签,代工、模仿、贴牌一定程度上代表“中国制造”的形象。

  培育“工匠精神”,需要一套制度。从国际经验而言,凡是具有较强工匠精神的地方,一般会有一套完善的制度,让违规者受到严惩、让创新者获利。

  在热议“工匠精神”时,似乎人人言必称德国、瑞士、日本等,鲜有人注意身边。其实,“工匠精神”并非舶来品,“庖丁解牛”“鲁班精神”等典故都足以说明中国人一直都流淌着“工匠精神”的血液。

  只是,“工匠精神”,需要一片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