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期间,《凤凰周刊》推出东莞深度报道
■广深科创走廊东莞段规划涉及85个项目、投资逾2000亿元
■滨海湾新区长安新区板块效果图 滨海湾新区管委会供图
东莞时间网讯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对发展改革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作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致力打造创新驱动发展升级版的东莞,受到了境外媒体的密切关注。10月22日,《凤凰周刊》以“东莞跃升——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创新极点”为题,刊发了大篇幅的深度报道,深入解读东莞在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建设中的地位、优势、机遇和目标。
据了解,此报道为《凤凰周刊》“砥砺东莞,向现代化启航”东莞系列报道的第一期。接下来,《凤凰周刊》还将以“砥砺东莞,向现代化启航”为主题,推出10期东莞系列报道,从2017年10月-2018年9月每月刊发一期。系列报道聚焦东莞经济转型,从科技创新、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倍增计划”等方面进行深入解读,向读者介绍东莞经济转型发展路径,揭示东莞在中国实体经济发展、城市转型过程中的样本价值和意义。
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中部脊梁”
《凤凰周刊》是香港凤凰卫视旗下一本以政商界高端人群为主要受众的时政刊物,在境内外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10月22日正值十九大召开期间,该杂志刊发了《东莞跃升——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创新极点》一文,从我市近期隆重召开的“东莞市推进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建设工作动员暨系列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及规划发布会议”出发,聚焦东莞科技创新。
文中将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与被誉为“金色半圆形”或“美国的技术公路”的128号公路相提并论,并点明了东莞在其中的重要地位。“从广州到深圳的高速大动脉和128号公路几乎同样长度,是一条立身的创新通道,更多的新技术、新思维在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迅速跨界融合,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日渐成型,构筑出中国南部最具活力和创新的都市带,而这个创新都市带的中部脊梁正是作为世界产业新都的东莞。”
滨海湾新区发展融入世界级湾区
文中提到,每一次世界经济格局大调整都会产生一个世界级湾区,由香港、澳门、广州、深圳、东莞等11个城市组成的粤港澳大湾区如同纽约湾、金山湾,将会带来巨大的城市和产业格局革新,而东莞在把握这个历史机遇上触觉敏锐、行动迅速。“东莞前拥香港深圳、背靠广州这三个超大规模的国际城市,从经济总量、人口集聚和产业结构等方面看,已经是粤港澳大湾区的主要核心城市之一”。
早在2016年底,东莞第十四次党代会上,就把“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写进了党代会报告,紧接着有节奏地部署对接大湾区工作,大力发展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轴”——滨海湾新区。“新区处于珠三角东部发展轴中心地带,南与深圳相邻,距离前海25公里,北接东莞两大经济重镇长安与虎门,西隔珠江与广州南沙相望,是珠三角湾区的黄金咽喉之地,是珠江口东岸唯一连片待开发区域。”该文认为,滨海湾新区是东莞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一张重要底牌,“滨海湾新区的成功发展,是决定东莞总体经济未来30年顺利发展的重中之重。”
“世界工厂”走向创新型一线城市
文章认为,对于正在致力打造创新驱动发展升级版的东莞而言,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规划的提出无疑是一次历史性的重大机遇,“省委省政府明确,广州、深圳、东莞是建设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三大主要城市”,“东莞的发展,首次被放到与广州、深圳两个国家中心城市同一平台去谋划推进”。
该文认为,在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建设中,东莞的重大使命之一就是要向创新型一线城市挺进,“目标指向不是要成为特大城市,而是要成为以创新为特质的一线城市,构建以创新为引领及支撑的经济发展模式,与广州、深圳共同构筑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经济带。”具体来说,一方面,东莞的首要任务就是打造更多像松山湖一样的创新平台和创新节点,“带动人才、产业、资本等高端创新要素加速集聚,以点的引爆形成创新发展新局面。”另一方面,“要形成具有强大研发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科研基地,提高科技创新和产业化效率”,如位于东莞的中国迄今最大的大科学装置——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从全球范围中子源装置所发挥的作用看,散裂中子源将成为未来改变珠三角乃至中国在全球创新格局地位的重要平台。东莞乃至珠三角地区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可以利用中子散射技术,突破和掌握各领域核心技术,实现自主创新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