穗的哥辞职买豪车改行开专车 不到1年月入过万变四千

10.11.2015  09:55
4月10日下午,广州珠江新城附近,黄师傅向记者展示手机上的专车软件平台。 - 新浪广东
来源: n.sinaimg.cn
4月10日下午,广州珠江新城附近,黄师傅向记者展示手机上的专车软件平台。

  从年前的兴旺到如今的颓势渐现,不足一年广州专车市场温度有了明显的下降,这让12万专车司机体验了一把由盛而衰的市场轮回。

  做全职的,辞去了工作砸下了重本买车入队,却发现回本没想象中简单,如今为了延续此前的高收入,不得不每天开车12小时,有些司机甚至从早上6时一直开到晚上12时。

  与此同时,做兼职司机也慢慢发现补贴少、运费低,感觉这份外快性价比日渐下降而萌生去意。

  今年1月,年过五旬的杨长征(化名)做了3件事,第一件事是拿26万元买了一辆二手奔驰,第二件事是拿了1万元买了三部智能手机,第三件事是花了1  .5万元,拍了个车牌。他以为开了20几年出租车的他,终于迎来了一次转机:脱离公司,自己当家做主开豪车。

  刚入行月入一万五

  “那时候优步推出没多久,对乘客的优惠多,司机补贴也多,很多乘客乐意选择高级的商务车。”杨长征就是瞄准了这机遇,几乎是人生最爽手的一次,一笔付清买下了奔驰。一直以来开的都是别人的出租车,第一次拥有了自己的车,杨长征掩饰不住自豪。

  “以前每天一睁眼就欠了公司400块,现在是自己给自己打工。”杨长征说,刚开始做专车时,每天都很有干劲。新买来的手机24小时不关机。即使是半夜,只要一有单,手机一震动,杨长征就会条件反射地抢单,然后出车。

  当时一天最多能接45单,杨长征乐在其中,“一点都不觉得累”,杨长征说,甚至都没去认真查看过每一单赚了多少车费,“知道是能赚钱的,多劳多得。

  那段日子,减去运营成本,杨长征一个月净赚一万五六千元。

  而早在去年4月,杨长征的老乡毛师傅就毅然决然地卖掉了自己的出租车,转手用21万元买了部日产天籁。50多岁的东北人毛师傅,早在今年专车火起来之前,就尝到了开专车的甜头。

  “去年看着几个跳出去做专车的老乡混得不错,就跟着他们去了”,毛师傅跟普通“的哥”一样,每天值单班,得做足12个小时。

  2014 年的时候,专车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还是新鲜事,平台不多,竞争并不激烈。回想起那段日子,毛师傅觉得是做司机这么多年最悠闲的时光。“当时每天就接三四单 活,基本是去机场的,来回一趟就20  0多块”,毛师傅说,虽然一个月也是赚1万多,但工作时间短了也更自由了,“想着做几年,就能回本了”,刚做专车 时,毛师傅的如意算盘打得响叮当。

   快车冲击收入大减

  然而好景不长,转做全职专车的杨长征和毛师傅感觉到了一丝不安。

  5月4日,优步广州公司被工商和交通等多个部门执法查处,一批用于揽客的手机被查封。

  然而,让他们感到不安的并非专车的合法性,而是廉价“快车”的到来。

  5月7日,“滴滴快车”上线,专车的乘车优惠达到前所未有的折扣。随后更是推出周一免费乘车优惠。与此同时,市场对专车的需求大增,各大专车平台更落力招揽司机,一时间,市场上增加了大量专车,其中还包括很多外地车。

  “快车一来就零起步价。很多客人都转投快车去了。”杨长征说。

  为了能多接单,杨长征的两部手机里合共有六个专车平台同时开着接单。当时杨长征把目标定在了每天完成650元的流水账。“那样才刚刚够生活”,但杨长征并未想过转投更受欢迎的人民优步或者快车,“我开的是奔驰车,拉你都不够油费,怎么做?

  而毛师傅则是将工作时间延长,原来每天只用开不到8小时的专车,后来则是早上6点就出车,一直做到晚上12点才收工。“比原来开出租车还累,还得盯紧手机屏幕抢单”,但毛师傅这样也才能勉强维持着原来的万元收入。

  月入过万变月入4000

  即使没有新政的出台,专车市场亦难掩颓势。因为前期的低价竞争而导致专车司机增多,而一旦取消了优惠,客源有所回落,一时间专车供过于求。司机们明显发现,手机上的接单铃声骤减。

  杨长征已经四天没上线了。这两天在帮人跑活,拉一批面包车去送检,每天赚200块钱。谈话间,杨长征的烟一根接着一根地抽,“压力大,人累”,杨长征觉得抽烟能缓解。

  从 上两个月开始,杨长征开专车的月收入从过万元骤降到4000元。开豪车赚钱的梦想短短不到一年就被击碎。按他的话来说,掉坑里了。“不但补贴少了,还经常 多了些无故的扣费”,杨长征向记者展示最近的一单罚款,扣掉了147元,而原因上只写了“神秘客人扣款”。这样的哑巴亏吃多了,杨长征也懒得追究。

  “平台是人家的,他们说什么就是什么,我们连吱一声的机会都没有。”除此之外,杨长征还狠批某专车公司派单时优先考虑该公司旗下的司机,致使他和毛师傅这种归属外部租赁公司管理的专车司机的接单机会大大减少。

  而毛师傅早在一个月前,又重新回到了出租车行业,替一个老乡开夜班,下午5点到凌晨5点。原本因为开专车而恢复正常的作息又开始日夜颠倒。而那部日产天籁,则安静地摆放在家附近的停车场。

  “现在那么多人提出异议,说不定最后新规会有变化。”杨长征依然抱着一线希望,但若新规真的要求专车8年报废,“那我就把车子封存起来,重新找工作了。

  即使面对即将出台的新规,亦有全职司机愿意坚守。

  今 年5月,南都记者采访专车司机黄师傅,当时他专门在珠江新城、猎德等白领出没的地方等单,因为这些白领大多数在附近上下班,都是又近又有客源的地方。4月 的头10天,黄师傅开滴滴专车运营收入有4531元,大概有2000元来自平台补贴。扣除油费,他每月大概能净赚接近两万元。

  如 今,黄师傅每月依然能保持1万元以上,但开车时间比以前更长了。“以前是下午三四点可以收工的,周末也基本不用干活,现在为了要冲高峰补贴,要开到晚上七 八点,周六周日也要全天开”,黄师傅说,现在每周收入比以前少1000元,他有朋友已经不开专车,转行帮别人开车接送小孩。

  对于专车营运8年报废的问题,黄师傅表示自己可以接受,因为全职开车8年,车辆耗损已经很大了。

  全职司机

  开始

  以前每天一睁眼就欠了公司四百块,现在是给自己打工。

  一点都不觉得累,知道能赚钱,多劳多得。

  现在

  比原来开出租车还累,还得盯紧屏幕抢单。

  平台是人家的,他们说什么就是什么,我们连“”一声的机会都没有。

  ———  司机杨师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