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38.9%的在校大学生尚未签约 薪酬预期不降反增

28.07.2014  14:24
(记者 郝孟佳)近日,《中国大学生最佳雇主调查报告》在京发布,报告显示,去年的“最难”就业季在2014年变成了“更难”就业季,但在强大的就业压力下,大学生对首份工作的预期却不降反增。最佳雇主调查报告旨在深刻的洞察这种趋势,为应聘者、招聘方以及相关政策制定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最终实现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的完美匹配。

原标题: 调查:38.9%的在校大学生尚未签约 薪酬预期不降反增

  人民网北京7月28日电 (记者 郝孟佳)近日,《中国大学生最佳雇主调查报告》在京发布,报告显示,去年的“最难”就业季在2014年变成了“更难”就业季,但在强大的就业压力下,大学生对首份工作的预期却不降反增。

   面临“史上更难就业季” 大学生薪酬预期不降反增

  报告显示,截止2014年5月,仍有38.9%的尚未签约,与严峻的就业压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77%的在校大学生薪酬预期集中在4000—5999元的区间,而在2013年75%的在校大学生对薪酬预期只有2000—3999元。

  分析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经济因素是物价上涨以及由此造成的生活成本增加,但与此同时,90后对自我价值的认同和追逐更加强烈,进而通过薪资有所体现,也是造成预期薪酬逐年走高的成因之一。

   国企仍为首选但吸引力下降 2成就业者有创业倾向

  尽管仍有35.9%的在校大学生将国有企业列为最理想的求职单位,但在工作三年以上的就业人群中,依然选择国企的比例下降为23.91%,而愿意选择民营企业的比例则达到了33.63%。与之相呼应的是,在已毕业大学生中,有自主创业倾向的人占到了18.9%,这一比例较去年的2.21%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分析表明,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催生了大量的市场机会,客观上为自主创业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与此同时,已就业人群在积累了一定工作经验和社会资本之后,更期望通过自己能够掌握的方式实现自身价值。

   工作岗位与所学专业匹配度较低 网络求职仍为首选

  据调查报告显示,在校大学生中仅有19.3%希望从事与自己本专业相关的工作,而不希望从事本专业工作的比例则高达34.9%。与此同时,在已就业人群中有66.4%更换过工作,而且其中的86%的人要经过1至2次工作的更换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

  相比较传统媒体、校园招聘和新媒体等其它途径,48.5%的求职者首选基于互联网络的招聘方式。这主要是基于互联网所具备的经济成本相对低廉、可选择范围无限延伸、资讯获取更加容易、服务更加专业等优势。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也正在深刻的影响着求职者和应聘者的使用体验。

  中华英才网CEO Andrew North表示,90后的大规模就业、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迅速普及,都在深刻影响着趋势的变化,对于招聘者和相关政策制定者也提出了新的挑战。最佳雇主调查报告旨在深刻的洞察这种趋势,为应聘者、招聘方以及相关政策制定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最终实现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的完美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