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头兵的新征程 习近平考察广东三年来

23.11.2015  10:09

2012年12月8日,习近平在深圳莲花山公园与广东老同志亲切握手。

已是初冬,南粤大地依然艳阳高照、热力四射。

深圳,高交会上“中国智造”令人震撼;广州,“洋顾问”旋风为广东创新点赞支招;南沙、前海、横琴,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三大片区建设你追我赶;粤东西北加快振兴让全面小康之路越来越通畅……

历史一再青睐这片改革的热土。上世纪70年代末,南粤大地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迈开了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第一步。1992年,邓小平同志发表南方谈话,中国大地唱响了“春天的故事”。

三年前,也是这个生机勃勃的初冬时节,当中华民族走到了全面复兴的历史关口,习近平总书记将广东作为履新后地方调研的首站,向海内外宣示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坚持改革开放的坚强决心,向全党全国发出了凝聚力量、攻坚克难的动员令。

总书记寄望殷殷:“广东要努力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排头兵、深化改革开放的先行地、探索科学发展的试验区,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

三年来,广东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率先进入经济新常态的广东,面对国内外复杂的发展形势和世界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以莫大的决心创新前行,努力赢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胜利,交出了无愧于时代的亮丽答卷。

(一)

中国实现新一轮发展的时代考题,广东率先作答并非偶然。

在改革开放中最先起步的广东,最早遇到了发展的瓶颈,率先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经济规模、人口总量全国第一的广东,也存在了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情况,可以说是经济结构性问题的典型。

时代赋予使命,机遇考验担当。以总书记提出的“三个定位、两个率先”为总目标,广东省委、省政府用战略眼光审度广东发展,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总揽全局、运筹帷幄,立足新常态谋划推动广东发展,汇聚起全省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强大力量,带领全省人民开创各项事业发展的崭新局面。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强调,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省、全面从严治党,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大动力和可靠保障,不断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胜利。

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召开以来,广东一手狠抓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坚持扩内需与稳外需并举,千方百计开拓国内外市场,加大投资特别是民间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力度,发挥重大项目和重大平台的带动作用,做大做强实体经济;一手狠抓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不松懈,更加突出创新驱动发展和绿色低碳发展,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构建具有广东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增创广东发展新优势。

2014年1月,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广东省委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意见》,提出10个方面的主要改革任务,明确了引领全省改革稳步推进的“施工图”。

2015年1月,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广东省委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意见》,研究制定全面推进依法治省、加快建设法治广东任务要点和责任分工,向全面推进依法治省、加快建设法治广东迈出坚实一步。

11月25日至26日,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将在广州召开。全会将审议广东省委关于“十三五”规划的建议,进一步动员全省干部群众扎实工作、锐意改革,不断增创我省发展新优势,为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二)

牢记总书记的嘱托,这三年,广东啃骨头、涉险滩,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面推进:

三年来,经济增长质量效益不断提升。广东经济总量连续26年全国居首,人均GDP超1万美元,迈入中等发达经济体梯队。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率先加快形成。广东技术自给率达70%,接近创新型国家、地区水平;有效发明专利量和PCT国际专利申请量保持全国第一,国际专利申请量占全国一半以上;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和研发人员规模均为全国第一。广东经济发展对全国总体经济和战略结构调整的支撑作用更为突出。

三年来,简政放权释放改革红利。2014年初,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全面推开到全省,全面构建“宽进严管”的工商登记管理体制机制。率先出台《广东省行政许可监督条例》及《广东省行政审批事项目录管理办法》,统一公开省、市、县三级的行政审批事项通用目录,构建服务型政府,激发市场活力。

三年来,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成效初显。成立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高水平规则机制;印发《关于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意见》,大力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设置境外经贸代表处网络;加快CEPA框架下制度建设基本实现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启动省内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加快推进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

三年来,区域协调发展持续优化。深入推进粤东西北振兴发展战略,在严守社会稳定和环境保护这两条底线的前提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园区扩能增效、中心城区扩容提质“三大抓手”极大改善了粤东西北发展面貌,为广东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三年来,依法治省深入推进。紧密结合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难点,广东全面清理地方性法规,加强重点领域立法,推动立法与改革决策相衔接。作为全国首批司法改革试点省份之一,相继出台《广东省司法体制改革试点方案》和《全省人民法庭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实施方案》,设立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巡回法庭、广州知识产权法院,铸就了一个个“改革样本”。

三年来,文化体制改革稳步前进。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支持文艺院团改革,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不断创新完善文化管理体制。

三年来,民生福祉明显提升。先后出台政策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双到”扶贫成果遍及全省,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范围实现县(市)人民医院和中医院100%覆盖,改革成果更广泛更直接惠及人民群众。

三年来,生态文明理念普遍推行。我省编制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纲要,出台主体功能区配套的环保政策和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建立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机制。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提前完成钢铁、造纸、制革、铅酸电池等行业“十二五”淘汰任务。部分污染物排放显现“边际递减”的可喜变化,开始步入生态环境的拐点期。

三年来,从严治党落到实处。一方面持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另一方面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出台《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加强纪律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意见》,为我省今后一段时期党建工作提供纲领性文件,继续为广东在新常态下的发展保驾护航……

善谋者行远,实干者乃成。

(三)

奋斗者的实干足印愈加坚实,历史关口的发展轨迹愈加清晰。

“十三五”蓝图在望,这是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向更高发展阶段迈进的艰难跃升,是迎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第一个百年目标”的最后冲刺,也是跋涉在民族复兴之路上的社会主义中国的关键一程。

行百里者半九十,转型升级总是比想象更困难,尤其是作为第一经济大省、人口大省,广东面临的挑战更复杂。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描绘出更为广阔、更加光明、更加灿烂的前景,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广东新发展,将之贯彻到发展战略、发展举措和发展实践中,塑造新常态下的发展新优势。

30多年前,小平同志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带领中国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

三年前,在深圳莲花山的小平铜像前,习近平总书记向海内外宣示了坚持改革开放的坚强决心,赋予排头兵继续探路的光荣使命。

“十三五”再起航,中国巨轮终将乘风破浪,驶向胜利的彼岸。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渐行渐近,广东“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的排头兵冲锋号已经吹响!

世界期待着又一个中国奇迹,历史期待新的广东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