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看家族的来龙去脉吗 他们“云”上办馆免费查
如果你想查证一下你家族的来龙去脉,你要去哪里找?
如果你想了解你家或者你单位这块地域的历史发展情况,要如何查?
如果你正在写有关广州历史文化题材的论文,需要马上查证一些资料,又该怎么办?
历经20多年的积累,由9个广州年轻人自费建立的“南国古韵数字图书馆”已经运作了一年有余,这座数字图书馆将为市民了解广州历史文化提供大量的丰富的历史素材。
将实体图书馆数字化
余国祥是个地道的广州仔,也是一个“疯狂”的广州历史文化爱好者。从20世纪90年代起,读初中的余国祥就迷恋上历史,特别是广东、广州本地的历史,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余国祥走向了一条“买书”之路。无论去哪里,无论干什么,他总是不忘买书。家里地方不大,现在却堆满了书,总数超过一万册。
而在广州,像余国祥这样的人其实不在少数,随着社交软件的出现,余国祥认识了一批同道中人,他的“朋友圈”开始扩大,经常和小伙伴一起买书、一起研究广州本地文化。
康志斌从小喜爱阅读,自从2014年着迷于历史文化后,开始不断购买有关广州的地方文史类书籍。余国祥、康志斌等人在2016年的某次闲聊中谈到,眼下大家手上的地方文献类书籍总数已有几万册,但分散于各人手中,如果能把这些书籍集中起来,对于大家研究课题有很大的帮助。
于是他们开始到处寻找一个能容纳这些书籍的地方,联系多个单位选址,最终得到万木草堂的帮助,将馆址设于万木草堂陈列馆阁楼,实体图书馆的愿望得到初步的实现。
实体图书馆开起来了,但新的问题很快又有了:这群“同道中人”平日里各有各的工作,没办法设置专人来管理这些书籍。余国祥、康志斌等人开始思考一个不需要占用太多空间时间,又能实现当初设想的方法,很快一个想法诞生了——数字图书馆。
数万个文档在线“寻古”
余国祥、康志斌等9个人组成了数字图书馆团队的核心成员,他们各司其职,开始把所有的业余时间投入到这些史迹及文献数据的整理工作中。
在团队中,马文沾负责查证整理的广州市各区乡村祠堂(祠、厅、家塾、书室等)名录,包括现存和已湮灭的祠堂,是研究各乡村历史发展脉络、文化景观和宗族文化的参考要素,并且还整理了划时代意义的民国时期马路街巷名录大全,现时已推出了海珠区部分,里面收录了大量的民国建筑地址、类别等信息,对于考证民国时期广州的历史相当有作用;余国祥负责整理的“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名单”电子表格,包括广州市各级各批的文物保护单位、各批历史建筑名单(含未入选的推荐名单);康志斌主要负责硬件维护和民国文献的收集;余国基主要负责当代文献的收集;罗盛裕专攻科举史料的整理;黄景志主要负责数字图书馆的整理和分类等等,还有另外几位管理员则负责广州以外地区文献的收集,为这个数字图书馆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文献来源。
其实,早在2015年1月,这些文化爱好者就成立了一个名为“南国古韵历史文化研究会”的非营利性文化团体,一直保持着与文保人士的密切交流。在这个组织成立四周年的时候,也即2019年1月份,“南国古韵数字图书馆”正式开馆。
在广东地区已有不少收藏地方文献的公共图书馆,那成立“南国古韵数字图书馆”的意义在哪里呢?康志斌说出了其中的独特之处。
首先,相关地方文献仅有广州图书馆等少数公共图书馆可提供借阅服务,而藏有较罕见且史料价值较高文献的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特藏部、广州市国家档案馆等机构,必须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去查阅,对于读者来说查阅方式相对不便;其次,有关广东和广州的地方文献浩如烟海,要在这些典籍中查找信息如同大海捞针,并不是每位读者都能掌握检索的要领;再者,相当一部分文献的实体形式已存在不易寻见或不宜翻阅等情况,而数字形式的文献更便于使用。
因此,这座数字图书馆将相关的地方性资料集中分享,让更多人能投入到本土历史文化的研究当中。
据康志斌介绍,目前主要收录的数字文献包括岭南地区,尤以广府地区为主的一手史料、地方志书、地区文史资料、历史研究著作等文献;此外还收录了广东地区为主的各地各姓族谱、岭南地区重要历史人物的文集、当代本地政府公布的代表性文件资料、广东各地各类文化遗产的文献资料、岭南地区为主的古旧数字地图等。
据初步统计,目前正在这座数字图书馆共享的电子文件总体积已超过3.8TB,文件数量数万个,文件格式均为PDF,全部可在线查看使用。
免费供读者阅读使用
据介绍,该数字图书馆采用NAS数据存储服务器作为载体,运行后相当于网络硬盘。服务器及存储数据所需的实体硬盘,是由图书馆管理员集资购置的私有财产,康志斌负责服务器的选购和日常维护。
几位数字图书馆管理员一直表示,他们只是资料的“搬运工”。管理员余国基说这是通过多年的积累、汇合才形成庞大的资源库。这些共享资料大多数来自网上已公开公布的数据,也有部分是管理员自制的数字化文件,还有管理员自费购买的资源以及热心友人提供的资源。余国基表示,为尊重版权,并保障服务器正常运作,数字图书馆内所有资料暂不提供下载服务,读者可以在线进行查阅。
据悉,该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以“取之社会,用之社会”为原则,坚持免费使用,目的在于促进学术交流、实现资源互助共享。读者只要搜索微信公众号“南国古韵历史文化研究会”,与后台的管理员取得联系,便能免费注册并使用这座数字图书馆。
目前,该图书馆仍在不断完善和上新。由于工作量大,任务繁琐,图书馆管理员呼吁更多有志者参与其中,提供更多数据或协助录入数据,为广州的文化事业奉献力量。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何有贵
图/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