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的观绿路因明朝大学士方献夫而得名,后因谐音更名
图为观绿路晚红新街的历史建筑。广报记者 曹景荣 摄
大洋网讯 春到羊城,满眼翠绿,在广州的繁华闹市人民路附近有一条“观绿路”。这条与诗书路交叉的小路,原名“官禄巷”,看似不起眼的地方曾因明朝首辅大臣——方献夫在此居住而得名,这里也有着广州最早的小区和联排的红楼别墅。
溯源
方献夫府第曾坐落于此
根据《广州市地名志》记载,观绿路在市政府西南,东起海珠中路,西至人民中路,因街内有大学士方献夫的赐书楼和阁老府而得名。这条长约300米的小路几经易名,500多年前,观绿路名为“官禄巷”,1920年,市政府拆官禄巷扩建成官禄路,1965年取谐音更名为“观绿”并沿用至今。
来到位于光塔街的观绿路,映入眼帘的是一条两边种着绿化的窄小街巷,很难想象这里曾是一片繁华之地,还坐落着明朝首辅大臣的府第。
据史料记载,方献夫是南海西樵人,明嘉靖年间(1532年-1533年)任当朝首辅,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总理之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方献夫,在广州城观绿路建起了赐书楼和阁老府,用来收藏《明伦大典》。
据了解,这是一部由大学士杨一清等人奉敕撰修的大典,关系着明代皇室的一宗大公案。1521年,武宗皇帝驾崩,因为无嗣,以遗诏迎朱厚熜继帝位,即世宗皇帝。后来因世宗追封其生父称号问题引发争论,为了从道德上自圆其说,世宗皇帝下旨编订《明伦大典》,刊布天下,以证明“兄终弟及”,合乎人伦,全书共24卷。此事成就了方献夫,也便有了赐书楼和阁老府,其所在的小巷子被称作“官禄巷”。
图为观绿路晚红新街的历史建筑。广报记者 曹景荣 摄
故事
首辅大臣与西樵大饼
在佛山有一道汉族传统小吃——西樵大饼,松软香甜,颇受欢迎。相传,西樵大饼正是由方献夫发明的。据了解,方献夫任吏部尚书时,一天四更起床后准备用早点,岂料仆人迟迟未呈上来。由于时间紧,他就亲自到厨房一看,发现案板上有已发酵好的面团,便急中生智,叫厨子在面团中加入鸡蛋和糖揉匀,做成一个大饼。
待饼烤好后,方献夫用包袱布包好,命轿夫起轿,匆匆上朝去了。在朝房等候的间隙,方献夫拿出大饼就着清茶吃了起来,饼子松软甘香,十分可口。同僚们闻到饼香四溢,都好奇询问是什么饼。方献夫由于故乡情浓,不假思索道:“这是西樵大饼。”
后来,方献夫称病还乡,在西樵山设石泉书院讲学10年,将制饼方法传授给山民。由于西樵山上有好泉水,制出的西樵大饼变得更加可口,又因为大饼形如满月,寓意花好月圆,因此西樵人嫁娶喜庆、探亲都以此作礼品送人,这个传统风俗一直保持到现在。
现状
几步之内便见历史红楼
时过境迁,曾经的“官禄”及故事已经远去,观绿路上已再无赐书楼和阁老府的痕迹,却有成片的广州市历史建筑群。记者从观绿路与诗书路交界处一路往东,几步之内便可见在绿色树木掩映下的近代红楼,分布在观绿路、广华道、晚红新街、观绿新街,让人应接不暇。
据了解,民国初期,广州拆除城墙开辟马路,观绿路随后开始了大量的建筑项目,海外华侨、商人等纷纷沿街投资修建楼房。其中,晚红新街2、4、10、12、14、16、18号民居为民国初期的建筑群,外墙为清水红砖,二三层有阳台。几米之隔的观绿新街,10、12号民居同为中西结合风格的建筑,外墙为上海批荡,传统满洲窗和西方装饰线脚相结合,还有精美栏杆装饰。
“现在晚红新街和观绿新街两侧的房屋保存得最为完好。”光塔街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上世纪30年代,民国政府鼓励市民兴建楼房,并按用途规划调整商业和住宅功能分区,催生出具有岭南建筑特点、引入欧陆式建筑风格设计的洋房,形成多数是二至三层、平均高度约15米、高度差异不大的住宅区域。现在,十多幢历史建筑一部分是民居,一部分外租变成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