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寻沉默的道钉3: “我骄傲我是‘苦力’的后代”

17.05.2014  00:32

点击上图放大查看

 

铁路华工后人赵耀贵66岁起研究这段历史

我骄傲我是‘苦力’的后代

  在美国洛杉矶老中国城,有一幢具有100多年历史的建筑,简朴而雅致。如今,这是美国同源会洛杉矶分会的图书馆。

  2014年4月27日,美国同源会洛杉矶分会会长、祖籍台山的梅宇元(Eugene  Moy)向我们展示了馆内“宝藏”——一系列关于华人华侨的藏书。在一本名为《美华之光》介绍华人杰出人士的书上,我们读到了赵耀贵(William  F  Chew)的故事。

  身为铁路华工后人的赵耀贵,是《横贯大陆铁路的无名建设者》(Nameless  Builders  of  the  Transcontinental  Railroad)的作者。曾为美国宇航局工作的他,在退休后执着于揭开这段尘封的历史。他深入走访,用详实的数据、证据纠正了过去许多对铁路华工的不准确说法。

  同为铁路华工后人的梅宇元感叹,赵耀贵所做的海量研究有抢救性的意义。遗憾的是,赵先生在前不久去世了。不过,我们仍从他的书中获取了许多宝贵史料知识。

  撰文(除署名外):南方日报特派美国记者  曹斯  林亚茗  实习生  白晨晖

 

  工程师花五年写出华工书籍

  广东人称呼在美国出生、只会说英语的华裔子弟为“竹升仔”。而赵耀贵这位“竹升仔”,写出了《横贯大陆铁路的无名建设者》一书,以严谨的数据分析还原了华人先驱者的历史贡献,为加州铁路史和华人移民史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1870年,赵耀贵的祖父赵荣贵从中国来到美国,在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工作。然而,赵耀贵与铁路华工的缘分却是从一次旅行开始。1997年9月,他与妻子环游犹他州,妻子临时建议参观金钉国家历史博物馆。这段本不在行程之内的插曲,给他带来了意外的收获。

  与想象中孤零零的纪念碑不同,展现在赵耀贵眼前的是一座巨大的现代化大楼。他看到了100多年前铁路工人使用过的原始工具、炊具、衣服和珍贵的历史图片。这让赵耀贵想到了祖父及华工对建设太平洋大铁路的伟大贡献。

  而他的亚洲面孔,也引起了金钉国家历史遗址的管理员罗伯特·楚的注意,问他是否认识华工后裔。原来,馆方正为找不到华工后裔参加每年一次的纪念而苦恼。

  这让赵耀贵下定决心,为数量庞大而无名的筑路华工队伍做些什么。“我决定通过寻找中国劳工的后代,找到这些人的名字、照片以及他们的故事,他们将会载入金钉国家历史遗址的永久档案。”书上,赵耀贵如此叙述当时的心情。

  这位有40年航空工程职业生涯的工程师,从此开始了为期5年多的研究,他在加利福尼亚州、内华达州和犹他州的博物馆、图书馆中查找资料,通过多个渠道找到华工后人交谈,最终完成了《横贯大陆铁路的无名建设者》的写作。

  他让铁路华工的泛黄的工资记录“说话”,对一些说法提出质疑,并给出了令人信服的新答案。

  其中一个问题是,有多少华人为修建中央太平洋铁路工作?根据一般报道,铁路公司雇用了1万至2万名华工。而赵耀贵根据1864年至1867年间现存的工资记录建立了完整的数据库,并通过剔除重复名字等操作,计算出了23004人这个惊人的答案。由于从1864年到1867年年底有29个月的工资记录已遗失不见,他认为,约23000名劳工只是一个最保守的估算,但已远超一些报道中估计的约10000人。

   为是“苦力”的后代感到骄傲

  1997年参观金钉国家历史遗址时,赵耀贵已66岁。之后几年,他四处奔波,投入了大量精力完成了《横贯大陆铁路的无名建设者》一书。

  他在一次采访中坦言,“从一开始我就知道这本书不是盈利的书,因为读者不会太多,而成本却很高,但我觉得义不容辞,因为它展示了美国历史的一部分。

  在书的序言中,赵耀贵在表达了从研究中所获得的个人的满足感之外,还提到了两点促使这项研究得以成文的原因:“首先,让大众更多地认识到中国人对于美国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这是我的目的。其次,写这本书是为了纪念我的祖父赵荣贵,我骄傲我是‘苦力’的后代。

  “苦力”,这曾是赵耀贵的祖父赵荣贵身上的标签。和许许多多太平洋大铁路的建设者们相同,他的姓名没有出现在与太平洋铁路有关的记载中。

  由于受到歧视和美国排华,一些在美出生的中国人不愿承认他们是苦力的后代。但赵耀贵却说,作为为了建设这条铁路西线而辛苦劳动的华人后代,我们应感到骄傲。

  他在书中诉说,记录铁路华工的故事是铭记华人吃苦耐劳精神的一种方式,而这种精神遗产至今引领着美籍华人前行。因此,他写下这本还原当年华工筑路历史的书,希望这本书中的事实能唤醒第二代、第三代甚至是第四代华裔美国人,让他们认识到他们的先辈们作出的巨大牺牲。

  “我的祖父、曾祖父辈都参与过修建美国跨州铁路。在过去,除此之外,我对别的一无所知。感谢赵先生,他所做的海量研究有抢救性的意义。”梅宇元说。

 

   ■    纵深

铁路华工后人梅宇元:

赵耀贵解开的六大疑问

  问:中国铁路劳工何时开始修建中央太平洋铁路?

  答:人们普遍认为中国劳工是在1865年春天才开始被雇用的。但赵耀贵发现,中央太平洋铁路第26和34号工资清单就记录有中国铁路工人的名字:黄宏和阿陶,他们手下有23名没有姓名的劳工,这两份清单上记录的时间是1864年1月和2月。

  问:有多少中国人为中央太平洋铁路工作?

  答:据一般报道,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最多的时候雇用了1万至2万名华工。但赵耀贵根据1864年至1867年间现存的19个月工资记录建立了完整的数据库,并通过剔除重复名字等操作,计算出了23004人这个惊人的答案。由于从1864年到1867年年底有29个月的工资记录已遗失不见,赵耀贵认为,23000名劳工只是一个最保守的估算。

  问:华工是否参与开凿布鲁默地区?

  答:此前有研究者提出中国人没有参与挖掘布鲁默深槽。但工资记录显示,1864年1月和2月,中国工人在距离布鲁默8英里内的路段工作,同年4月,他们在离布鲁默5英里内的路段工作。因此,赵耀贵相信,华工参与铺设了整个布鲁默地区的铁轨。

  问:有多少筑路华工死亡?

  答:1870年6月30日的《萨克拉门托联合日报》指出,只有50位华工在建设中身亡。然而,赵耀贵从同日的《萨克拉门托报道者报》中一篇题为《运送骸骨》的新闻报道中发现,从中央太平洋铁路沿线运来的中国人骸骨总重量约为20000磅。他基于这篇报道的数据,根据成人骨头重量约占体重14%这个比例,假设那时中国劳工的平均体重为119磅,算出20000磅可换算成1200具骸骨,远多于50具。

  问:所有建造中央太平洋铁路的华工每天都能够挣到1美元吗?

  答:赵耀贵认为,工资记录对这个说法给出了否定的答案。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是按工付酬的,比如,厨子和佣人每天的工资是66美分。在1864年1月受雇的华工工资也不同,黄宏每天的收入是1.19美元,但他的领班阿陶就是96美分。

  问:华工干的都是纯粹的体力活吗?

  答:工资记录显示,1864年1月至1867年12月间,华工一共从事了16种不同的工作。赵耀贵经研究后提出,有工资记录登记的绝大多数中国人是工头,次于工头的是劳务承包商,此外还有铁匠、厨师、伐木工、机修工这些技术工种。

 

  ■    沿线纪行

寻访布鲁默深槽

华工开山劈石创造铁路奇迹

  布鲁默深槽,是华工参建太平洋铁路后创造的第一个奇迹。

  在加州奥本市郊的一片荒野上,一块石碑上铭刻有这样的文字:“布鲁默深槽,位于布鲁默牧场,因此得名……这个艰巨而又伟大的任务,是由一小部分勤劳的华工完成的。他们用凿子、铁锹和黑火药,一寸一寸地在坚如磐石的粘土和砾岩中掘进。工程完工时,布鲁默深槽被视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这是当地人在1991年为纪念华工参与开凿布鲁默深槽,而特地立的纪念碑。然而,我们反复寻找仍看不到铁路的踪影。

  此行的向导、美国华工研究的志愿者李炬先生告诉我们,他2012年第一次来此寻访华工遗迹的时候,在此地兜兜转转,GPS显示就在附近几百米,但是却花了3个多小时才找到。在他的指引下,我们在深可及腰的荒草中穿行了近10分钟,来到一堵断崖前面。沿着30度的长坡小心翼翼地走下去,布鲁默深槽赫然呈现在眼前。

  尽管此前看到过相关历史照片,当真的看到布鲁默深槽时,我们仍被深深震撼——一座20多米高的山坡从中被劈出了一道巨大的深槽,长300多米、宽4米;两边的断壁与深槽底部路面呈75度往天空极力延伸。站在路轨上往上望,只能看到一条蓝带一样的天空。铁轨由南向北,在深槽外划出一个巨大的弧形,进入深槽后变得笔直。

  因为火车要从此山穿过,必须开凿隧道。可是,这里松散的山石结构,只要一被挖动就会崩塌下来。时至今日,只要列车通过这个深槽,两侧山上的鹅卵石便会滚落下来。我们在深槽内的铁路上看到,铁轨两侧仍散落着鹅卵石。

  于是,当时修建者们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直接在山的中间劈出一个倒梯形,让列车通过。

  最初开凿这个工程的是白人劳工。由于工程艰巨,进度非常缓慢。华工参建后,来自中国南方、看似瘦弱的劳工们,用勤劳和坚韧证明自己能力。

  1866年的冬天,为了抢工期,华工们持续在隧道里生活和工作着,隧道上是厚厚的积雪,他们靠通风井换气,用灯笼或是蜡烛照明。有时,一次塌方会埋掉一个营地的华工。然而,他们用耐力和坚韧迎难而上,突破了一个个难关。

  值得一提的是,工程总监查尔斯·克罗克在关于打通隧道的报告中写道,“我们从峰顶向下打了一条竖井,然后从竖井的底部同时向相反的两个方向推进。我们特意花高价找来一些白人矿工,让他们向一头推进,同时让华工向另一头推进。我们每个周日都测量一下两边的进度,结果中国人毫无例外都比白人矿工推进得快。

  南方日报特派美国记者  金强  赵杨

 

   ■    海外反响

星岛日报(美西版)》头版头条报道本报记者美国行

  日前,南方日报特派美国记者循着当年的太平洋铁路,一路打捞铁路华工的悲歌记忆。这一采访报道在美国,尤其是沿线地区以及美国华文媒体中产生了热烈反响。

  5月初,本报记者一抵达旧金山,便引起了当地华人社团和《星岛日报》的高度关注。美国华商总会办公室主任雷荣畅称,这段尘封的历史,亟待挖掘与宣传报道,南方日报专程来此予以报道可谓恰当其时。《星岛日报》专门派出记者,从旧金山到萨克拉门托再到布鲁默深槽,一路跟拍本报记者的采访活动。其后,又通过连线,多次采访本报记者沿线的采访活动,记录本报记者的采访收获与心得。

  当地时间5月11日,《星岛日报(美西版)》头版头条刊文《华人重走兼凭吊华工血泪路》报道了本报的此次采访活动,并称赞本报的报道具有历史意义。目前,该报记者仍在跟拍本报的后续采访活动,并将继续刊文和制作视频新闻进行报道。

  除了《星岛日报》,本报的报道也引起了美国《东方报》、《美中报导》的关注。当地时间5月15日,半月刊的《东方报》转载了本报5月14日对“美国首条跨州铁路‘竣工145周年纪念活动’”在合龙地举行“的报道。该报总编辑程淑宁称赞本报一行的采访报道具有开拓性。该报会继续跟踪转载本报该主题的其他系列报道。

  除了美国华文媒体,盐湖城当地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盐湖城论坛报》对于本报的采访报道也予以了报道。

 

点击上图放大查看

 

   ■    摘要:   布鲁默深槽,是华工参建太平洋铁路后创造的第一个奇迹。在加州奥本市郊的一片荒野上,一块石碑上铭刻有这样的文字:“布鲁默深槽,位于布鲁默牧场,因此得名……这个艰巨而又伟大的任务,是由一小部分勤劳的华工完成的。他们用凿子、铁锹和黑火药,一寸一寸地在坚如磐石的粘土和砾岩中掘进。

点击上图放大查看

 

温国辉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
优化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 推进共建粤中国广州政府
广州市委部署干部监督工作
完善干部监督制度机制提高干部监督工作水平 日中国广州政府
温国辉主持召开市政府党组会议
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 部署做好元旦春节中国广州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