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田入选全国养老机构标准化建设试点

29.03.2016  19:20

  羊城晚报讯 记者林园、通讯员林鸿坤报道:上周末,全国养老机构标准化建设试点工作会在盐田闭幕。记者在会上获悉,目前国内养老机构人员的配备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其中,一线护工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而服务老人过程繁琐,需要对老人健康状况做及时跟踪、制订护理方案。盐田区福利中心制订了15类160余种表格、引入老人能力评估软件,给护工减负的同时,也极大提高了服务水平。

  2016年1月,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承接了民政部组织的“2016年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项目,在全国选择22家机构作为养老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试点单位。盐田区社会福利中心是试点单位之一。此次会议持续两天,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分享了不少先进经验。

  在国内,虽然护工也需持证上岗,但专业程度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与养老院的床位相比,护理人员的素质及数量更是很难满足市场需要。“很多去应聘养老院护工的人员,本身受教育水平极低,有的根本不识字,自然也不可能通过考试、领证上岗。而由于养老护工行业低廉的收入和较低的社会地位,很多具备一定素质的人也不愿从事这行。

  这种困境同样存在于盐田。盐田福利中心老人平均年龄82.9岁,半失能、失能、失智老人占到入住老人的93%。养老管理与服务任务繁重,而一线护理员大多数来自农村,文化水平普遍较低。记者从福利中心获悉,经过反复研究、不断改进,中心分门别类制订了15类160余种表格。表格涵盖行政管理、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康复保健、业务培训、文化娱乐、精神慰藉、后勤保障、膳食供应、安全管理、老人管理、托养协议、能力评估等。通俗易懂、操作简便的表格,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员工负担,规范了资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