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指连续三周巨震跌近1500点 监管层发13道"金牌"救市

04.07.2015  11:14
沪深两市股指大幅低开 - News.Ycwb.Com
来源: img.ycwb.com

 

沪指连续三周巨震跌了近1500点,监管层连发十三道“金牌”救市

利好不断跌成熊样   

3日,沪深两市股指大幅低开,沪指在3600点上方反复胶着。午后,两市出现大幅度反弹,三线指数一度翻红,但“空军”再度来袭,大盘下挫失守3700点。截至收盘,沪指报3686.92点,跌幅5.77%,沪指近三周的最大跌幅已达到30%,回到今年3月底的水平。

盘面显示,3日跌停个股仍超过1000只。近期监管层连发十三道“金牌”救市,4000点附近基本属于“政策底”,但市场底部仍需要不断震荡夯实,市场负面情绪也需要时间修复。

数据整理/莫谨榕 制图/麦宇恒

羊城晚报记者 莫谨榕

跌得多惨?

股民21天人均赔40万

A股经历了史上最短时间内的最快调整,虽然利好消息频出,但下跌依旧刹不住车。自6月15日以来,深度调整已走过14个交易日,其中仅4个交易日指数翻红。上证指数从5178点高位直线下挫至沪指报3686.92点,跌幅28.8%,深证成指从18211点下跌至12246.06点,跌幅高达32.8%。创业板跌幅更大,自6月5日创出4037.96点的历史高点后,创业板指直线下挫至2605.28点,累计跌幅高达35.5%。传统的技术分析理论认为,跌幅超过20%一般被视为市场进入技术性熊市的标志,但也有机构分析认为,目前市场仍有多张“利好”救市牌在手,进入熊市还为时尚早。

据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截至3日,上三周的时间两市总市值从76.58万亿元下跌至56.08万亿元,共蒸发20.5万亿元,几乎相当于英国去年的GDP,日均蒸发1.46万亿元。平均每家上市公司三周蒸发76.21亿元市值,若以中证登刚刚发布的6月26日当周有效持仓的5076.60万投资者来计算,每个账户在这14日内市值平均账户蒸发40万元。

三周来股市多次上演“千股跌停”的行情,截至3日,共有536只个股惨遭腰斩,股价下跌幅度逾50%,两市个股平均跌幅超过33%,其中跌幅最高的是捷顺科技、东江环保、金莱特,跌幅超过77%。三周以来最抗跌的还是次新股,目前还保持着“不跌战绩”的104只个股大部分都是6月初以来发行的次新股。

救得多急?

连发十三道“金牌

多空双方厉兵秣马,监管层也多次发布利好政策,截至3日,监管层已经发布了十三道救市“金牌”。

除了此前已经发布的券商两融业务管理办法、拓宽券商融资渠道、降低A股交易结算收费、养老金入市意见稿等措施外,3日晚,证监会官方微博发布,中国证监会决定7月3日起,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进行第三次增资扩股,由现有股东进行增资,将现有注册资本从240亿元增资到约1000亿元。增资扩股后,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还将多渠道筹集资金,用于扩大业务规模,维护资本市场稳定。

同时,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在3日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企业通过IPO募集资本金是资本市场的基本功能。考虑到近期市场情况,将相应减少发行家数和筹资金额,7月上旬拟安排10家企业IPO,筹资金额也会较6月份减少。

两道救市“金牌”力度不小,市场期盼的暂缓IPO救市也获得监管层回应。而此前密集发布的十一道救市“金牌”虽然能提振市场信心,但从市场反应上看更像“隔靴搔痒”,跳水导致资金真空引发的连锁反应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市场仍在翘首以盼监管层祭出更“给力”的救市“王牌”。

对于此前的救市政策,申万宏源分析师认为,虽然证监会针对外资做空中国股市的传闻进行了澄清,管理层对股市的稳定高度关注,但是政府缺乏实质性手段抑制股市下跌。总体上看,下调交易费、扩大融资渠道等措施都是针对市场信心的。

市场也有观点认为,券商自主设定两融强平线、养老金入市、降低交易费等利好意义在于传递监管层“力挺股市”的信号,但刺激力度有限。广证恒生副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广文认为,沪、深证券交易所收取的A股交易经手费由成交金额的0.0696%。降低为0.0487%双边收取,交易过户费调整为成交金额的0.02%。双向收取。交易经手费和交易过户费占总交易成本比重较小,降费利好程度不及降印花税,但仍彰显出监管层稳定市场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