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成芬:从流水线普工到社工项目负责人

28.07.2014  10:10

■社工盘成芬 受访者供图

   东莞时间网讯 在东城桑园工业区有一间“蓝衣社区图书室”,今年暑假期间,每天白天都有志愿者带领32名新莞人子女开展夏令营活动。晚上下班后,工友们三五成群来到图书室借书、看书。

  负责“蓝衣社区图书室”管理的是27岁的新莞人社工盘成芬。他18岁就离开家乡湖南,先后在深圳、广州、东莞打工,因为接触了社工和志愿者,渐渐喜欢上志愿服务工作。如今,他已通过社工考试成为一名正式的社工,并成长为社工项目负责人。

   志愿服务梦的萌发

  2004年,中专毕业的盘成芬来到深圳,第一份工作是在电子厂做流水线普工。

  “下班后不知道去哪玩,在宿舍没有人聊天,节假日也没有休息,没有朋友,日子很是无聊。”盘成芬回忆说,很多工友和自己一样,工作机械乏味、业余生活单调。

  2008年9月,因为一次严重的工伤,盘成芬左手被机器碾伤。出院后,他被许多工厂拒之门外,只能勉强找到一份工作维持生活。

  正当盘成芬最苦闷的时候,他接触到一家爱心公益组织的志愿者,志愿者互帮互助的精神让他看到了生活的希望,于是他也加入了志愿者队伍。

  “虽然白天在工厂里上班很累,但晚上下班后去做志愿服务,一天的劳累感全消失了。”盘成芬说,他开始发现当志愿者很快乐。做志愿者帮助受工伤的工友,开始成为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得到中国扶贫基金会资助

  2013年3月,盘成芬到东莞东城桑园工业区一家物流公司打工。在这个大型工业区,外来人口有7万多人,工人大多为外来务工青年,集中在工厂的一线生产岗位。

  盘成芬离开了原来的工作环境,也离开了那些工友。在这里,他希望再找一个公益机构,能有一个让大家在下班后聚一聚的场所。幸运的是,他加入了一个名叫“东莞蓝衣公益服务中心”的草根公益组织。2013年6月,他顺利通过助理社工师的考试,拿到了社工证。

  蓝衣公益服务中心只有两名专业社工,即创办人王福菊和盘成芬两人。刚开始,所有的工作都要事无巨细地去做,盘成芬用“艰难”两字来形容。

  “最初只有一个空荡荡的活动室,我们想在活动室内建一个蓝衣工友图书室,用海报、微博等号召大家捐书。”盘成芬说,工友们开始将闲置的书籍捐出来,与大家分享。

  除了丰富业余生活,蓝衣公益中心还帮工友们排忧解难。去年1月,十来个工友跑过来问,他们是临时工,签的合同是3月结工资,可他们想在2月份回家过年,厂里不批准怎么办?志愿者协助工友们到劳动部门咨询和调解,最后都顺利地拿到工资。

  经过两年的努力,盘成芬已成为社工项目负责人。蓝衣公益服务中心“外来工融入社区”项目得到了中国扶贫基金会的资助,资助金额为10万元,资助时间为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蓝衣公益桑园社区影院”公益活动也得到市文明办“三关爱”专项资金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