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打好皮肤保卫战

10.07.2014  12:07

  进入三伏天,气温一下就蹿到30多度。高温炙烤,紫外线增强,蚊虫大量滋生繁殖,还有阵阵雷雨,空气变得湿热。许多皮肤病又开始龇牙咧嘴,伺机准备行动,让不少人苦恼不已。

  A

  真菌感染成为第一高发皮肤病

  夏季南方天气闷热,空气湿度大,容易滋生各种细菌、病毒引发皮肤病;真菌尤其喜好温暖、潮湿的气候,每到这个季节,真菌感染成为第一高发皮肤病,最常见的包括花斑癣、股癣、体癣、手足癣等,需要全力进行防治。

  汗斑主要是由花斑癣菌感染形成,油性皮肤和容易出汗的人是汗斑的高发人群。汗斑表现为胸口、肩膀或者背部等处,出现一片一片白色或者淡褐色的斑块,上面有一些米糠样的白色皮屑,若是天气较闷热时,甚至整片发红瘙痒。除了季节潮湿闷热等环境因素,情绪容易紧张、工作压力大的人,也容易得汗斑。汗斑症状可以靠药物控制,却无法根治,只有靠彻底的清洁、尽量保持皮肤干燥以及少吃油炸、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来预防。

  足癣是最常见的皮肤真菌感染,刚开始不一定会有症状,尤其只有轻微脱皮时,并不会有任何不适。若没有进行适当治疗,足癣常会使皮肤的完整性被破坏,增加继发性细菌感染的机会,进而还会造成蜂窝组织炎。平时可先用开水将袜子烫过后再清洗,以消灭附着其上的菌丝或孢子。家中拖鞋应避免混穿,以减少家人间交叉感染的机会。

  B

  阳光中隐藏的伤害

  日光性皮炎,又称日晒红斑、日晒伤、日光灼伤、紫外线红斑等,是皮肤被强烈日光照射后,暴露的皮肤局部发生的一种急性光毒性反应,多于日晒后0.5~6小时出现,表现为红斑、水肿甚至大疱的一种急性皮炎,患者会感觉瘙痒、灼痛;严重者可出现全身症状如发热、畏寒、头痛、乏力、恶心等。发病急、病程短、消退快。一般来说,运动、出汗、海水浴等会使皮肤角质层水化,减少紫外线的反射和散射,所以这时皮肤更容易发生日光性皮炎。

  在治疗日光性皮炎时,要就具体病情选择外用或内服药物。如局部无糜烂、渗出,表现为红斑瘙痒者可外用炉甘石洗剂进行治疗,以促进炎症的吸收并止痒。或用3%硼酸溶液、冰牛奶、生理盐水等温和溶液进行湿敷,一天数次。如果出现了红斑、丘疹等情况,就要选用40%氧化锌油、铝锌糊进行外用治疗,严重者应就医。

  C

  青春“痘”夏季更需关心

  夏季天气炎热,汗腺、皮脂腺分泌过旺,容易阻塞毛孔,引起脂溢性皮炎、痤疮、汗疱疹、毛囊炎、疥肿等皮肤病。

  夏季要注意皮肤清洁,特别是痤疮患者要多洗脸,冷热水交替使用,先用热水敷面,将毛囊中的脏物去除,用清热解毒的蒲公英、芦荟或木瓜成分的洗面奶,再用冷水洗脸,有条件的可以将几块小毛巾放入冰箱中冰过后敷面,这样有益毛孔的收缩;之后用一些补水性的护肤品,不要用油性护肤品;同时,避免食用辛辣食物,多吃水果、蔬菜。

  D

  儿童要防蚊虫叮咬

  专家指出,夏天人的皮肤暴露在外的部分增多,而蚊虫、螨虫等活动频繁,孩子的皮肤相对脆弱,免疫力较低,对叮咬反应较为强烈。被蚊虫叮咬后,有些儿童局部会出现肿胀的红斑,痒疼难忍。若反复抓挠伤口处而导致伤口感染,并发脓疱疹,引起发热、疼痛等不适症状。因此,家长一定不要对蚊虫叮咬宝宝掉以轻心,若发现孩子被叮咬后有类似症状,首先可自行进行一些简单缓解,如用冷水湿敷于患处,再及时去医院进行诊治。

  此外,湿疹和痱子是小儿夏季常见的皮肤病,这是因为孩子皮肤发育不健全,最外层表皮的角质层很薄,毛细血管网丰富,因此,很容易发生过敏反应及导致一些相关皮肤病。预防湿疹和痱子,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居室通风、散热,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浴后搽一些扑粉和刺激性较小的婴儿爽身粉,勤换洗衣被,多晒被子;若带孩子去郊外旅游时,最好带上灭蚊器、蚊香等,尽量少去河边、溪边等靠近水源的地方。(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