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盛”轮昨日首航 虎门港至天津实现日均两班

21.03.2015  16:06

昨日,载重4.5万吨的“天盛”轮在虎门港起锚首航。(首席记者 郑琳东 摄)

东莞时间网讯   昨日下午,载重吨达4.5万吨的“天盛”轮装载超过1500标箱货物,在虎门港沙田港区西大坦作业区起锚首航,将途经汕头、泉州最终抵达天津。虎门港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是天津海运投入虎门港天津航线的又一艘船舶,至此虎门港天津航线实现日均两班运作,进一步巩固了虎门港华南地区内贸枢纽港的地位。

记者从首航仪式上了解到,今年1到2月,虎门港集团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4万标箱,同比增长38.6%,增幅居国内沿海前二十港口前茅。其中,完成内贸集装箱吞吐量30.8万标箱,同比增长40.5%。

天津航线再添新运力

据介绍,“天盛”轮船长243米,船宽32米,可装载2700TEU,满载吃水-12米,是天津海运在虎门港-天津线原有运力基础上新投入的4.5万吨级运力,航线从虎门港出发,将经过汕头、泉州抵达天津,再经龙口返回虎门港。

到目前,由天津海运运营的天津线在虎门港5、6号泊位定期挂靠,已投入2艘2700TEU船舶。同时,航线可延伸到佛山、茂名、湛江、肇庆、惠州、梧州等港口。而随着天津海运加大天津线的运力投入,虎门港至天津精品航线班轮也进一步增加。目前,在虎门港开通天津航线的班轮公司达到5家,分别为阳光速航、天津海运、洋浦中良、信风海运、宁波远洋等5家船公司,船舶平均运力4万多吨,虎门港天津“精品航线”基本上实现日均两班运营。

据虎门港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通过虎门港-天津港之间流转的北上货物种类主要有石粉、家电、家具、建材等,南下货物种类主要有钢材、煤炭、粮食等。“北方至华南货物航运运输量的增加,使已进驻虎门港的船公司不断增加新的运力。”上述人士透露,中谷海运、洋浦中良、宁波远洋等船公司近期还将有新的大船下水投入在南北航线上。

天津海运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兼董事长陈雪峰对记者表示,虎门港是天津海运在华南地区开展内贸集装箱业务的首选港口。“虎门港一方面能满足内贸船舶大型化的需求,另一方面货源腹地广阔,随着东莞市内需经济不断增强,在航线货源开拓上更有可为。”  陈雪峰说,不仅如此,虎门港在装卸服务方面也达到国内沿海港口前十名的水平,并通过完善的集疏运体系有效降低了船公司的运营成本,提升了天津海运在内贸航运业的竞争力。

天津市海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是从事集装箱国际海洋运输业的航运企业,也是中国A股(交易代码:600751)、B股(交易代码:900938)同期上市的股份制公众公司。

虎门港船舶签证进入电子化时代

越来越多船公司不断在虎门港开辟航线,得益于虎门港不断优化的通关环境。据海事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减少船舶来回签证路程,东莞沙田海事处推出审单签证绿色通道,进出虎门港的每艘船的签证时间至少可节省1个小时。

据了解,为做好从船舶进出港签证到船舶进出港报告制度的衔接工作,中国海事局发文要求于2015年2月10日起,所有国内航行海船以及珠江内河船舶,将按照《国内航行海船电子签证试运行实施方案》(海船舶〔2013〕872号)的工作要求,开展电子签证的注册、申报,全面实施电子签证,至此虎门港船舶签证正式进入电子化时代。

事实上,船舶电子签证是改变原有人工现场受理船舶签证模式,通过采用电话、网络等远程电子数据传递方式完成数据采集、数据识别、数据审批、数据反馈过程进行海事业务受理的一种新模式。船舶电子签证最大的优势就是快捷便利、省时高效,为船舶公司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降低了企业的成本。

随着通关环境的持续优化、服务能力的不断增强,虎门港资源集聚能力也随之突飞猛进。据了解,目前虎门港多种物资的装卸量在全省名列前茅,对东莞经济的转型升级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中,煤炭装卸量约占全省的20%,粮食装卸量约占全省的10%,化肥装卸量约占全省的13%,集装箱装卸量约占全省的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