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盲信"读书无用"相当于放弃未来的可能
眼下正是大学录取季,有两则与读大学有关的新闻耐人寻味。一是西部某边远村落调查显示,四成农户认为读书无用,有子女读了高中或大学的家庭认为读书无用的比例还略高;二是某媒体报道一名重点大学毕业生“回炉”读技校引发争议,尽管后来查明该学生并非全日制本科毕业生,但围绕此事件的种种争议本身暴露出社会对高等教育的敏感心态。两则新闻,一冷一热,令我们不得不直面一个尴尬的问题:这个时代,读书还有什么用?
读书还有什么用?提出这个问题本身是一种悲哀。在我们这个文明古国,读书的作用,难道还需要回答吗?这个答案写在数千年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中,写在无数普通人家“耕读传家”的匾额上。读书表达着一种愿意明事理的姿态,一种超越自身局限、追求更好生活的心气。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读书也确实是底层改变命运的主要途径,向上流动的唯一通道。
然而,为什么现在连“读书有什么用”都成了一个需要论证的命题呢?应该看到,“读书无用论”有其特定的时代语境。这里所谓的“读书”主要是指接受教育尤其是接受高等教育。一般来说,读书有三用:习得生活常识,取得一纸文凭,学会一技之长。第一个“用”恐怕没人否定,打折扣的是后两个“用”。
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段子,农民工去找工作,对方开出的工资太低,答曰:别逗了,这点钱只够请大学生。段子虽然有戏谑的成分,也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现实。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化迈入大众化,单靠一纸文凭不一定能找到高薪而体面的工作。蓝领技工缺口大,但高职院校在大学招生体系中位列末端,往往被认为“低人一等”。与此同时,和“读书无用论”并存的,还有对读书的畸形崇拜,读书二字被寄予太多难以承受之重:“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高考状元在各地受到追捧。正是高等教育现状与人们的心理期望、社会需求之间出现错位,才导致对“读书之用”认识混乱。重点大学毕业生“回炉”读技校这则新闻,无论其真假,都击中了社会的痛点。
读书当然是有用的,只是可能没有达到急需之“用”。随着教育领域改革持续推进,尤其是职业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假以时日,这种错位会逐步得到纠正。然而,特定语境下的价值判断一旦蔓延为人云亦云的社会心态,会对青年人产生不可逆转的误导。
对于底层家庭的孩子来说,盲信“读书无用”,就相当于放弃了未来的大部分可能。人生的跑道,未曾起跑就已停步,错过的不仅是获胜的机会,还有沿途的风景。一个人在青年时期有没有系统地思考过自我与人生,有没有为前途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直接关系到日后能走多远。而求知的欲望、开阔的眼界、思考的能力,正是读书在一个人内心点燃的火种。信息时代,互联网极大地降低了接受教育和创新创业的门槛,只要内心有这颗火种,即便没有进入重点大学的机会,也不难把自己打造为有用之才。
已经有机会进入大学读书的青年人,与其抱怨“读书无用”,不如想方设法把读书的效用最大程度发挥出来。“一考定终身”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无论就读的是重点名校,还是职业院校,比文凭更重要的,是阳光的心态、奋斗的足迹和健全的人格。用更务实的心态读大学,以参与感换取获得感。如果毕业时可以自信地说“我的兴趣也是我的特长,我获得了做自己擅长事情的机会”,读书之用便受益终身。
《 人民日报 》( 2015年08月18日 1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