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目输液等于玩命
有统计资料表明,我国每年治病输液大约104亿瓶,十三亿人平均每人输液8瓶,远远高于国际2.5~3.3瓶的量。有人形象地把医院中常见的打吊针的场面称作“吊针森林”。在国外90%的病人是口服用药,而在中国却相反,这种过度用药输液严重危害了患者健康!
现象扫描
打吊针成为治病首选 患者有要求 医生更乐意
在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有的座位上都坐满了输液的人。一名只有6岁左右的小姑娘,只是轻微腹泻,配点药口服便能解决问题。但是,家长偏要缠住医生为女儿输液,认为输液比口服药品效果好。在另一家三级甲等医院,这里输液的人更多,除了输液室里坐满了人,连医院的走廊通道上也有躺在病床上接受输液的患者。调查发现,在吃药、打针还是输液的选择上,不少患者和医生达成了默契,首选输液!而多数患者并不清楚,这种选择其实违背了世界卫生组织提倡的用药原则。在门诊,经常能碰到特别迷信“吊瓶”的病人,坚持认为输液比吃药疗效好、见效快。有的患者到医院看病,如果医生诊断后认为不需要输液,患者反而会埋怨医生不负责任。这就是患上了“输液病”。患有“输液病”的患者,错误地认为不输液就治不好病。他们觉得自己忙于学习、工作、赚钱,追求尽快痊愈,不了解疾病痊愈需要一个过程。到医院直接要求医生开出输液的处方,拒绝服用口服药物。于是一些医生干脆顺水推舟,满足了病人的“选择权”。一些医生坦言:“打吊针病人高兴,医院也来钱,自已也有利,何乐不为?”还有些医生,为了私利纵使患者尽量多输液。如患者林先生前不久就遇到了一个“爱开输液”的医生。当时他感冒发烧,去医院求诊,当时医生二话没说直接就让他输液,而且开了三天的量。林先生表示能不能先输一天,如果明天烧没退下去就再说。那位大夫很不乐意,他说自己明天休息,没法再给他开药。最后林先生还是说服医生,只开了当天的输液量,并为此支付了将近200元药费。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6 | 7 | 下一页 |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