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盲目输液险心衰 “通血管”说法不科学

28.07.2014  17:02
今年72岁的李大伯有多年的高血压、心绞痛,他听别人说血管永久了容易“藏污纳垢”,经常输液可以“冲洗”血管。所谓通血管的药液,基本是一些活血化瘀、扩张血管等治疗脑血栓的药物,对于急性期的治疗的确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原标题: 老人盲目输液险心衰 “通血管”说法不科学

  今年72岁的李大伯有多年的高血压、心绞痛,他听别人说血管永久了容易“藏污纳垢”,经常输液可以“冲洗”血管。一连好几天,陈大伯都去家附近的卫生所输液,随后因为头晕、胸闷,心跳过快而被送往医院急救。经过医生的诊断,怀疑陈大伯有心衰的迹象。对此,连家属对此也很不解:不是说输液可以预防心血管病吗?怎么还严重了?

  输液“通血管”不靠谱

  在很多老年人当中,一直流传着“冬夏各输一次液能疏通血管”,医生也经常遇到门诊要主动输液的说预防心血管病的人。对此,心脑血管专家明确表示,靠输液来预防疾病的理论是站不住脚的,输液本是脑血管病发病急性期的一种治疗手段,对于预防是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有效。一旦发现心脑血管疾病的苗头,不住院检查、对症下药,想靠输液“疏通”很可能掩盖病情,给身体埋下很大的健康隐患。

  所谓通血管的药液,基本是一些活血化瘀、扩张血管等治疗脑血栓的药物,对于急性期的治疗的确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如果心血管患者常常输液,不仅不能够疏通血管,可能还会给血管“添堵”。因为输液药物中一些玻璃碎屑微粒、橡胶微粒、药物残渣是人们肉眼看不到的,这些微粒会蓄积在心、肺、肾、肝脏、肌肉等毛细血管中,长此以往将会导致微血管血栓、出血及静脉压增高、肺动脉高压、肺纤维化,甚至致癌。

  预防心血管病先改生活方式

  此前,国家卫生计生委等部门已经明确强调,用药务必遵循“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不多用,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的原则。所以,医疗结构要规范用药,同时患者也应该要科学认识到输液的知识,并不是说输液是“万能”的。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可以通过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实现,譬如日常控制饮食,少盐、少吃含脂肪多的食物。不抽烟、少喝酒,作息要有规律,避免常熬夜。而对于已经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人,要养成自测血压的良好习惯,同时要听从医生指示,坚持服药,如发现不妥应立即到医院进行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