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救护车里上演的“生死时速”

17.07.2014  20:46
无论何时,只要急救车的报警声响起,120急救中心医护人员就会急忙出发,准备与死神展开生死搏斗。

安静的120指挥中心内,接线员正紧张有序的忙碌中。   南方日报记者 王云 摄
急救人员在车厢内给伤者处理伤口。出于对受伤工友伤情的关心,一位建筑工人正向车内观察。南方日报记者 王云 摄
随车护士护理病人的过程中,手臂被擦伤,回来后给伤口涂药。南方日报记者 王云 摄
一位年迈的病患呼吸道堵塞,医生正为其疏通呼吸道然后才能插氧气吸管。南方日报记者 王云 摄
在出勤途中,经常会遇到堵车,如果有其他道路可以转向,救护车甚至会在单行车道上逆向行驶。南方日报记者 王云 摄
在一处工地内,一位建筑工人不慎跌落受伤,急救人员帮其处理伤口后,运往医院。南方日报记者 王云 摄
在一些老旧城区,由于巷道狭窄,救护车开不进去,医护人员需徒步到病患家中。南方日报记者 王云 摄
在一些老旧居民楼内,急救人员需要将病患从狭窄的楼道上抬下来。南方日报记者 王云 摄
让一让,有病人要进抢救室抢救!”6月30日早上11点,一辆救护车呼啸着驶向市人民医院的急诊大楼门口,看着挡在救护车前不动的小车流,司机老蔡一把抓起车上的话筒,大喊了一句。

当小车徐徐蠕动让出一条道后,救护车迅速停靠在抢救室门前。里面跳下三名医护人员,拉开救护车的后门,迅速将病人抬出来,朝抢救室推去。这是一名从手脚架上掉下来的工人,送往医院前,急救医生已经在救护车上帮患者止血了。到院后,患者的情况稳定。

在市内每一家医院的急诊里都有这样一群人,无论是睡梦中的午夜,还是朦胧中的凌晨,只要急救车的报警声响起,他们就会伴随着那闪烁的灯光向着目的地出发,准备与死神展开一场又一场的生死搏斗,在他们心中,生命的呼唤容不得他们有半点迟缓。他们就是24小时守护中山市民生命健康的120急救中心医护人员。

日前,记者跟随120救护车出诊,用文字记录这些流动抢救室上的医护人员点点滴滴。

2分钟内必须出车

时间:6月25日 上午8:50分

清晨的静谧散尽,白天的急诊科里,人潮慢慢鼎沸,这里马上迎来新一轮的繁忙。

这是一个寻常的周三,一个身穿白色工作服的女性走进了抢救室。她脚上那双白色平底鞋和她的发型一样朴素,室内的护士和医生们点头冲她打招呼。一名男护士开玩笑地说:“今儿是她值班,咱们又得忙死了。

她叫王春梅。和其他传统的中国女人一样,下班以后她也要照顾家人。但是在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抢救室,她和拍档胡永毅以及十几名男护士,每天都做着同样的事情:把一个个快要被死神拖走的生命用救护车接回来抢救。

9点刚过,王春梅已带着她的急救团队——男护士王睿和运送员邓叔前往民众医院接一位转诊病人。另一名救护车当值医生胡永毅笑称,王春梅这趟车是去做“搬运工”,并不是遇上什么紧急情况。“事实上,120救护车也担当转诊的角色,许多镇区医院接诊后难以处理病人都要往市级医院送,这时救护车就会出发把病人接回来。”胡永毅介绍。

话音刚落,一阵尖锐的警报响起,嘟嘟嘟嘟……链接120急救系统的打印机上送出了一张出车单,这次的地点是黄圃医院,“又是去做搬运工。”胡永毅边打趣道,边迅速地收拾好手头上的病历和检查单,离座,与男护士胡峰和一名运送员跑到抢救室门外,等救护车前来,整个过程仅1分钟。

此时,一声炸雷,天空下起了瓢泼大雨,三人顾不上身上被雨水打湿,疾步走上救护车,随着警报的拉响,救护车驶离了医院。

胡永毅告诉记者,120指挥中心把任务调派下来后,医护人员必须在2分钟之内随救护车出发,并且通过车载电话及时与报警人联系,明确现场地址,全速赶往。

出车三趟两次被“放鸽子

时间:6月25日 上午10:15分

刚从民众回来不久的王春梅又被一阵警报打断了手头上的工作,这一次她的目的地是离医院不远的7天连锁酒店。

到达现场后,一名中年男子被工作人员搀扶出来,王春梅和王睿跳下车后迅步迎上,将男子稳住,而另一面,运送员邓叔已从车上卸下滑轮担架,做好病人转移的准备。

你叫什么名字?你感觉哪里不舒服?”经过一番询问后,男子说不清自己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口中却不停地说:“头痛头晕。

估计是看世界杯喝多了,现在还没酒醒。”初步判断男子的情况不十分危急后,王春梅松了一口气。而在王春梅返回的途中,胡永毅正出发赶往石岐区厅亭子下街,同样地,这一趟车接回来的也是一名醉酒的老汉。

每天几乎都会碰上好几躺接醉汉的活儿,而一些喝醉的病人在救护车上,对医护辱骂甚至动手也是常有的事。”胡永毅表示。

尽管醉汉难缠,但对于救护车上医护人员来说,总比被病人“放鸽子”要好。6月25日下午,记者共跟随救护车出车3次,而其中2次救护车都是“空驶”。

16时10分,120指挥中心接到电话,“在松苑海涛阁,发生了一起坠楼事件,有人员受伤。”当医护人员快速冲上救护车,正往着急地朝目的地飞驰时,120指挥中心却再次来电告知,伤者已由家人送往医院。救护车只好返回。

16时40分许,在电子科大一教学楼内,一名女生在考试期间因癫痫发作而抽搐。当救护车赶到事发现场时,女生情况基本稳定,且当事人坚决不愿前往医院检查,救护车再一次“空驶”。

王春梅说:“救护车‘空驶’这是一种严重的急救资源浪费,因为很有可能在这个时间,别人需要急救,但救护车不能照常出车。

on call 72小时后新岗位再奋战

时间:6月30日,上午11:07分

对于30岁的王春梅来说,每天她都必须准备好应对所有的情况:各种情况紧急的病人,许多的悲欢离合。但此时的她也无需任何准备,在过去半年里,她也经历了作为一位救护车医生所能经历的一切。

6月30日,这天是王春梅和胡永毅留在抢救室里的最后一天,第二天他们将分别换岗到急诊ICU以及外科IUC。此前,他们已经on call 72小时了。

上午11:02分,刚刚从电子科大东门工地接回一名高处坠落的工人后,王春梅马上又出发前往石岐区狮子街四方井,此时她满眼疲惫。

一名85岁的老太太因高烧不退,家人打120求救。到达现场后,王春梅抖擞了一下精神,马上查看了一下老人的生命体征,发现老人除了发烧外,腹部还鼓鼓的。家人告诉她,这是肿瘤引起的腹胀。

王春梅立即组织医护人员对病人行输液、吸氧、气管插管,继而转床、搬运上车等抢救措施。一切抢救工作都有条不紊的进行,整个过程所有医务人员都在各司其职。王春梅很伤感地表示,老人的情况很不乐观,送往医院抢救也只能勉强将她的死亡日期推迟一点。

每天巨大的工作量以及患者的不理解不可怕,最可怕是不能及时赶到患者的身边提供帮助,虽然我自己尽最大的努力加快动作,但有时候却也显得无能为力……”说到这里,王春梅不免有些伤感。

她觉得,作为一名救护车上医生,对工作最大的肯定就是把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来,这半年来,她和胡永毅已经记不清自己挽救过多少生命,但是,每当看到生命的离去,他们总会感觉非常无助和痛心。

7月1日,刚在抢救室值完班的他们,立马又投身到新的工作岗位上,而每天在救护车上的各式各样声音:病人痛苦的呻吟声、家属的哭叫声、醉酒的谩骂声、肇事的吵嚷声、和着急救仪器的滴答、护士轻快的脚步声,这些声音都将回荡在他们的心中。

每天都在与死神较量

时间:7月14日,晚上9:43分

这是一个24小时不眠不休上演着各种故事的地方,充斥着流血,昏厥,呕吐和歇斯底里……但这里的医护人员却始终坚守在这里。

半个月前,张非、赵旭东刚从外科ICU调到急诊科,他们接替了王春梅和胡永毅的工作。白天的喧嚣散尽,夜间,医院的病人逐渐进入梦乡。但在抢救室内却光如白昼,监护仪发出了让人紧张的急促的“滴滴”声,急救床周围白色的帘子“”的一声被拉上,从帘子下的空隙,医生们急促的脚步和各种急救指令让空气变得异常紧张,过了不久,帘子拉开了。

刚刚把病人从三角镇接回来的张非心情有点低落,因为这名病人已进入弥留阶段,他的生命就靠一台呼吸机维持着,活过来的机会微乎其微。强忍着内心的悲伤,张非冷静地把这一消息向门外守候的亲属公布。

一时间,痛哭声响彻整个走廊。随着抢救室的门缓缓关上,亲属的哭泣声也随之隔绝在门外,室内只清晰地听到监护仪器发出“嘀嘀嘀”刺耳的响声。

与此同时,赵旭东已准备好出车,这一趟他要到西区长洲。救护车在蜿蜒狭窄的小巷中穿行,最后因巷子太窄无法通过才停下。赵旭东和护士胡峰立马跳下车,朝病人家中奔去。

踏入病人家门,一阵垃圾的恶臭迎面袭来,走过一条阴暗潮湿的走廊,才见到病人坐在堆满杂物的大厅里,腿不自觉地颤动着。赵旭东上前为其检查,并向病人和亲属询问病情,而周围恶劣的环境没有对他产生任何影响。为病人进行一些简单处理,稳定其生命体征后,赵旭东将病人接回医院作进一步检查。

尽管张非和赵旭东是抢救室里的“新手”,但他们的专业足以令所有人动容。

【配稿】

每天约400个求救电话仅一半有效

找不到地址打120问路

喂,您好,120急救指挥中心……”调度员黎春梅戴着耳麦,只见她迅速接电话、查找位置、调度车辆、填写120急救单,整个过程快速高效准确,持续时间不到一分钟。当在大屏幕上看到救护车第一时间派出后,她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如果说救护车是守护生命先锋,的那么120急救指挥中心便是这名先锋的“大脑”。 当确定求救人的地点后,调度员会根据位置安排最近的医疗机构出车抢救,在中心的电脑上课清晰地看到救护车的出车情况、时速以及路况等。

在该中心工作了多年的调度员黎春梅、姚剑林、邱芬都是新中山人,从最初不认识中山道路到现在成为“活地图”,她们尽最大可能的为救护车引路。

120急救电话也被群众亲切地誉为“救命线”、“连心线”。但是,120急救指挥中心的调度员们除了接听日常的急救电话外,还经常接听到打120急救电话查询电话、问事、报假警或恶意骚扰的电话,这样不但会对急救资源造成浪费,严重的还可能耽误对真正需要急救的病人的救治。

6月25日上午,短短3分钟内,邱芬就接到了好几个滋扰电话,其中一个打来竟然是询问铺位的位置。黎春梅告诉记者,现在平均每天出车200多趟,但每天能接听约400个电话。这其中,包括真正需要急救的患者家属几次询问救护车调度情况的电话,但更多的骚扰电话。

姚剑林说:“当我们在接到每一个求救电话后,救护车能在我的调度下以最短的时间准确无误的到达现场,并反馈给我病人已得到及时救治的信息时,这是我感到最快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