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联制”的生命力
几名镇干部忙碌十来天,为一个村民集体“挣”来了百万元收入。这是发生在我们身边鲜活的事例。里水镇河村社区,在驻班联系该社区的镇领导鼎力支持之下,盘活了一块闲置已久的土地,预计盖好厂房后可为集体增加收入百万元。读罢令人振奋又惊叹。看来直接联系群众制度(以下简称直联制)带来的经济效益不错。
直联制的“四大任务”中有一项是“办好民生实事”。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保障股东村民经济利益、为公共服务提供经济支撑则为民生工作的基础性、首要性事务。直联制的“刚性”任务确保了其将以扶持壮大集体经济、改善民生为重要目标。
南海近些年来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遇到了不少难题。靠以往出租土地、厂房、宿舍的模式已难以为继,中低端制造业特别是外向型加工行业持续疲软,做一个日进斗金的“包租公”成为难事。想引入好一点的项目,无奈一缺信息二缺培育能力。从村居层面看,何以眺望远方,捕捉商机?连专业的招商团队都没有,如何吸引凤凰落户?即使有优质的项目想落地生根,培育能力能否跟上:各种审批能否如期办妥?能否为合作方打造出相对完整的产业链?
直联制盘活的区、镇、村三级行政资源可以做到“篮子装容,随取随用;链条相通,按需启动。”联系对象需要什么,团队就提供什么,经贸信息当然有份。在与直联团队的高频互动之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以获得比以往多得多的经贸信息。俗话说,站得高,看得远。区委领导、区直部门、镇街领导站在更高的层面,将更广阔视野内捕获的信息源源不断地传输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为其“健脑”、“充电”。在这个信息时代,信息就是黄金。谁掌握得早、掌握得多、掌握得真,谁就赢得先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对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县域经济态势、内外贸局面、经贸合作意愿、产业转型方向和升级途径、招商引资方向和重点等的研判和解读显得十分重要。
看到凤凰在哪棵树了,能否引来?考验的是筑巢的能力。筑一个美观、坚固的巢,有了帮手比单打独斗强。直联制拥有强大的资源动员能力,将为集体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项目扶持力和推动力。以往,土地“三通一平”即可,投资者拿着票子抢着来。如今,无论投资者还是消费者,要求可都不低。办一家上规模的厂,老板必定要问清楚厂区离高速有多远,附近有无超市、医院、学校,即使自己不在乎,员工也会在意这些配套。市民吃饭找餐厅起码看“三看”:看门面看卫生还看是否“就脚”。因此,扶持一个项目落地生根,必须将优化内部设计、提升外部环境和完善配套设施三样并举。越是优质的项目往往对项目审批是否便捷、配套政策是否完善、环境设施是否齐备、基础服务是否优良等内外部条件有着更严苛的要求。做好这些,单靠村居干部恐怕远远不够。可以设想一下,如果一个村或社区有足够的土地可以容纳一汽大众南方工厂,单靠自己去引进这样的一个超级项目现实吗?答案显而易见。
为一些优质项目,特地修一条高等级公路,办几所学校,甚至是调整已有的规划……这些在区域经济竞合中屡见不鲜,折射出经济竞争的激烈程度和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迫切。笔者相信,只要直联制不摒弃传输经济信息和扶持重大项目的这部分初衷,就可以在发展集体经济、改善基层民生、构建乡村和谐上焕发愈来愈强大的生命力,为基层群众绵绵不绝“联”来百万千万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