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生活美学,是种怎样的体验?

27.11.2015  21:06
套用一句老话:“生活不缺乏美,只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新快报记者采访了几位茶道、花道、香道的学习者,她们不是大师,但她们的直观感受告诉我们:生活美学可以是很具体的。

原标题: 直面生活美学,是种怎样的体验?

生活美学

  套用一句老话:“生活不缺乏美,只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当你不再用粗糙而犷大的眼光去看待生活,就会惊喜地发现生活细节处的点点滴滴,都存在美。能真正地做到换个角度思考问题,就会发现嚼过千百遍的言语瞬间变得充满睿智和明慧。台湾美学大师蒋勋说过这样的一句话:“生活的美学,旨在抵抗一个字——忙。”静下心来,生活的美自然浮现。

  ■新快报记者 林恒华

  生活美学,说起来似乎挺玄的。当你直面生活美学时,是种怎样的体验?

  新快报记者采访了几位茶道、花道、香道的学习者,她们不是大师,但她们的直观感受告诉我们:生活美学可以是很具体的。

  @CISSY:每天回到家看到自己的插花,感觉很治愈

  学插花已经学了一年多。一开始是在朋友的介绍下去学的,只是当成一门兴趣,没想到对生活的影响还是蛮大的。学插花之后,现在基本上每周六都要在家里插一次花,每次都会买不同的花,思考不同的插花方式,整个过程是愉悦而放松的。所以,现在每周一次的插花成为备受期待的事,有了期待,好像辛苦的工作时间也过得更快了(笑)。

  每天忙碌工作后到家,美美的插花总让我更有“回家”的真切感,那种感觉很治愈。作品晒朋友圈之后,朋友们的点赞也让我很鼓舞。并且学插花之后,不仅我自己的心态会变平缓,身边的朋友受到感染,越来越多人变得更注重自己的生活。

  @黄小姐:看着烟丝袅袅升起,整个人都放松下来

  要算正式学习香道的时间其实并不久,也就三个月左右。不过,我在三年前就开始关注香了。最初的时候,朋友去日本玩带回来的伴手礼是一盒香。记得是沉香的味道,闻起来很沉稳。静静地点一根香,发发呆,看着烟丝袅袅升起,那种感觉相当放松,心境也不自觉地安静下来,那感觉挺神奇的。自此之后点香竟然成为一种习惯了。

  开始关注香道之后,才知道原来中国的香文化源远流长,想更深入地钻研,于是报了个香道班。香文化不仅仅是香道,更是跟生活息息相关,学习的过程也让我学会重新审视生活。

  @一只喵:一套美的茶器就能让生活更有感觉

  我没有专门去学习茶道,只能说是茶道爱好者。身为一个潮汕人,从小就有喝茶的习惯,对茶还是相对比较敏感的。不过以前家里都是喝功夫茶,一个盖碗两个杯子,对于器物不是太讲究。两年前搬家要买新的茶具,网上逛了一圈之后,才发现原来讲究的喝茶方式,茶器、品杯、各种配件很多,而且很多都挺美貌。慢慢地自己陆续“”了许多美器,无论是招待朋友还是自己独饮,摆个美美茶席,喝起茶来更有感觉,越来越享受喝着茶度过的点滴时光。没想到只是换了不同的茶器、喝茶的方式更讲究了,感受会有如此大的不同。

  寄语

  是时候,回归生活寻找美

  继“生活家”系列报道之后,本月,新快报《家居周刊》又策划了“生活美学”系列报道。之所以要反复强调“生活”这件事,因为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不少人已经察觉到,当下社会的生活方式正在急速走向转型。

  经济富余了,生活空闲了,自然会想着怎样才能过好每一天的日子。然后,习惯了程式化的日复一日之后,好像我们已经丧失了对“”生活的味觉,不懂得怎样让自己过得更好。

  生活家们,就是一群提早觉醒者。他们比其他人更早地意识到认真生活的重要性,他们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不随波逐流的生活节奏。怎样才能让自己成为一名懂得生活的生活家?于是乎,生活美学就成了一道灵丹妙药。

  首先,你得重新培养对生活美的嗅觉。当你可以毫不费力地捕捉到日常之美时,即使在微不足道的生活中,也能获得极大的满足感和幸福感。这样的微不足道,并非无关紧要。

  茶道、花道、香道,近几年来北上广深等大都市里十分流行。传统中国人日常不可或缺的生活雅事在当下复兴,并非偶然。这种现象正说明了,社会大众对于生活美的渴求正盛。

  对传统文化的再学习,并非为了获得一门“技艺”,而是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帮助我们重新建构对生活美的敏感。茶、花、香,无非是通过物之道,让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观照生活本身。它们并非生活美学的全部,但为我们的生活美学开启了一点灵光。如果你还在迷惑如何才能过上更好的生活,不妨试着从它们身上,寻找答案。

  ——新快报家居周刊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