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残疾儿都能接受合适教育

26.11.2014  12:20

  ■ 辛 平

  本报24日报道,17日本报“民生”栏目报道了一离家少女在屋檐下过夜,后在民警的帮助下返家的消息。近日,有市民向记者反映,该少女是一名智障女,目前因家庭原因没有上学,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妥善解决其读书问题。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我市智障儿童有望两年后就读特殊学校。

  为切实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教育部、发展改革委、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计生委和中国残联等部门,已就特殊教育制定了专门提升计划。目前我市正加快推进智障少年儿童的教育工作,专门对智障儿童的教育进行立项,完善相关配套设施,争取两年后招收智障儿童,这无疑是我市广大残疾儿童及家长的福音,令人欣慰。

  特殊教育解决的不仅是特殊儿童的个人问题,更是家庭问题和社会问题。我市智障儿童有望两年后就读特殊学校,将为这些“折翼天使”重新飞翔,插上梦想的翅膀。而要实现梦想的腾飞,还需要政府、学校和全社会给力,特别是需要特教工作者付出艰辛的努力。展开来说,一是应建立相关制度,确保逐年扩大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规模,尤其是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受到家庭条件制约的大部分农村残疾儿童接受特殊教育。二是要加大特殊教育投入力度,进一步提高残疾学生资助水平,各级财政支持的残疾人康复项目应优先资助特殊教育。三是要让师资先行。我国目前特殊学校师资不足是“特殊教育”中最突出的薄弱环节。我市推进特殊学校进一步发展之前,应从加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着手,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确保特殊教育工作健康发展。

  特殊教育是一项温暖社会弱势群体的事业,无疑也是阳光下伟大的行业。让全市智障儿童就读特殊学校,是一件利国、利民、利社会的好事,期盼每一个残疾孩子都能接受合适的教育,助推他们实现梦想。